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11月8日上午,随日本与南通友好代表团来南通访问的日本丸一水产株式会社社长石原一、涉外部部长本多光好,在江苏省、南通市外事办及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外事,科技人员的陪同下,抵达如东县,把日本从南朝鲜引进的39公斤杂色蛤苗种投放入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东海海水试验场的贝类养殖池暂养,待检疫合格后将投放如东县北渔乡滨海村滩涂养殖,放养杂色蛤在南通市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2.
邓纯 《河北渔业》2007,(9):32-32
漳浦县丰盛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杂色蛤贝类加工企业,公司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远离污染源漳浦海岸线上建立333 hm2杂色蛤无公害养殖基地,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进一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水产品出口,带动农民奔小康,使产品质量稳定,客户网络遍及欧美、日、韩.杂色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100 g鲜肉中含蛋白质12.1 g,脂肪1.6 g,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品种之一.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尽管辽宁省杂色蛤养殖业已成为优势产业,但在杂色蛤养殖生产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杂色蛤 ,俗称花蛤 ,是福建省的四大贝类之一。近几年 ,南方虾塘混养花蛤和北方海区底播花蛤的发展促进了花蛤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和完善。虽然北方现已突破花蛤室内人工育苗高产技术 ,但目前花蛤苗主要产量还是南方土池培育的 ,且由于市场需求导致南方花蛤的育苗时间已提前至 9月份。现将成功培育花蛤苗的经验介绍如下。1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 2 .67hm2 ,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大、小潮均能进水 ,水源利用自然纳潮进水 ,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塘内最大蓄水深度 2 .0m ,最小深度处 1 .0m ,虾塘底质为沙泥质底。配有 4个方形单胞藻培养池 ,共 2…  相似文献   

5.
为了恢复和增殖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资源,2006-2007年江苏省海门市盛洋渔业者限公司组织实施了20hm^2(300亩)杂色蛤滩涂高效养殖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市推广滩涂杂色蛤800hm^2(12000亩)。在推广平涂杂色蛤养殖技术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了养殖场地的选择、苗种运输技术、蛏苗的播放和密度控制、  相似文献   

6.
日本牡蛎养殖中,广岛占养殖总产量的60-70%,近几年由于养殖周期延长死亡增多,赤潮频发,底层低氧状态,采肉人员不足,贝毒发生等因素,产量连年下降,海水养殖的主要鱼种鱼由于饵料鱼沙丁鱼的价格高涨,养殖户无利可图,陷入困境,贝类养殖中扇贝产量有所增加,藻类养殖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7.
银鲑的人工养殖,在日本也是七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养殖地点集中在本州的东北部,现已初具规模。银鲑淡水养殖区、主要是在枥木县、和歌山县、新泻县、岩手县、宫城县、北海道更别村和静冈县富士宫,1980年全国产量300多吨。  相似文献   

8.
养殖条件 高涂蓄水池塘位于海堤外侧滩涂,底质为泥沙质,水源以自然纳潮为主,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盐度16~33,pH值8.0左右。池塘面积约30亩,堤坝高1.5米,顶宽5~6米,底宽8~10米。池塘四周为进排水沟,中央为养殖埕面。  相似文献   

9.
日本大麻哈鱼养殖产量占世界第二位。日本养殖太平洋大麻哈鱼的主要方法是海洋网箱养殖。1973年,日本从美国引进1百万尾银大麻哈鱼和鳗鱼苗,开始进行大麻哈鱼淡水养殖。1975年转向海水养殖,其主要原因是大麻哈鱼在海洋里生长速硬快。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学》2007,26(4):248-248
大连科洋水产有限公司根据普兰店海域岸线实际,进行杂色蛤由滩涂潮间带养殖移至潮下带2~3m深水域养殖试验,经几年研究获得成功,并积累了实践经验。从2005年开始,多家企业推广了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总开发面积约150hm^2,投苗量2000余吨。2006年养成收获,采捕杂色蛤1.2×10^4t,最高产量达30t/hm^2,总产值达7000余万元,纯效益达到4000余万元。目前,这一养殖模式已在当地全面推广,养殖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将有助渔民大幅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1.
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浮游幼虫与稚贝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颜锋 《齐鲁渔业》2004,21(6):41-41
福建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了杂色蛤仔(Venerupis variegata)土池育苗的技术工艺,此后,逐步向大面积的垦区育苗发展,并在生产实践巾不断完善育苗工艺,苗种产量亦随之提高。本文根据笔者l998~2002年在福建省福清、平潭两地蛤苗生产中积累的经验,介绍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浮游幼虫与稚贝培育各主要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国辽宁和山东沿海,先后开展了日本虾夷扇贝的引进移殖试验,已取得了可喜进展。1980年6月,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的协助下,引进了少量贝苗,生长良好,并于1982年4月正常产卵繁殖。1982年2月,又以日本引进了一定数量种贝,通过人工育苗,成功地培育出数百万个附着稚贝。经海上中间育成幼贝100余万个。1981年8月以来,大连市水产养殖公司,也先后几次成功地引进了近百万贝苗,  相似文献   

13.
一、养殖场地选择根据杂色蛤的生态习性和养殖特点,对于场地选择主要从四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一是养殖区风浪不能太大、潮流畅通,天然生物饵料丰富。二是滩涂地势平坦,无工业污染,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  相似文献   

14.
1 杂色蛤的生物学特性 杂色蛤,因贝壳外表布满杂色纹图,故名.杂色蛤又名:花蛤、麻蚶子、蛤子、蚬子.杂色蛤肉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杂色蛤,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品种之一.近几年,通过杂色蛤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养殖场的选择杂色蛤成蛤的养殖场,应选择风浪较为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砂多泥少(含砂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海水盐度为14~32,最为理想的盐度为16~26;流速为150~250厘米/秒。  相似文献   

16.
杂色蛤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辽宁曾因“小贝类,大产业”而闻名,江苏沿海区域则很少见。近10多年来,江苏科研机构及沿海渔业技术推广部门对杂色蛤进行了研究和引进试验,使杂色蛤养殖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发展前景应客观分析,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17.
日本养殖白色珠母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日本利用陆上深层海水试验设施,在试验培养微藻和海藻的同时,也进行了利用深层海水饲养鱼虾贝类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生物饵料的生产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善成 《海洋渔业》1987,9(5):238-240
<正> 作者在日本研修期间,曾经到东北地区的仙台市、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等地进行考察、参观了不少增养殖中心及养殖试验场,从而搜集了一些资料,导师藤田矢郎教授又赠送给一部分资料,现将日本海水鱼类苗种生产中使用的生物饵料的生产现状与未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冲绳县的海洋与栽培公司利用久米岛的深海水开始养殖鲍鱼。据说利用海洋深层水的鲍鱼养殖在日本为首次尝试。公司下属的鲍鱼养殖场坐落于冲绳久米岛町利用海洋深层水相关企业用地。公司负责人认为,在日本养殖鲍鱼当属冲绳为最佳的地方,将来同样可以实现日本对虾的完全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