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对兰旗北部五个不同沙地类型封育区的封育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沙地封育的生态经济效益较为明显,流动沙地经过五年的围栏封育,植被盖度增加近26倍,生物量提高18倍左右,固定平缓沙地通过5年的封育,植物盖度增长14%,生物量增加2.6倍,丘间低地经过1年的封育,植物盖度增长20%,生物量增加4倍以上。沙地生长的灌木树种通过保护,生长量及株丛数量大量增加。沙地封育不但能够起到防护效益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而且见效快,便于经营,因此围栏封育是浑善达克沙地生产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促进沙埋是提高流动沙地沙柳固沙林的关键,为此,按照沙丘高度和坡度的差异,并采取分区造林模式,适度恢复沙地植被。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库布齐沙漠立地类型与沙柳造林效果的关系,探讨了流动沙丘部位、插条长度对沙柳造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沙柳大透翅蛾是沙柳根部一种钻蛀性害虫,危害极大,近年在定边县不少沙柳林地已蔓延成灾,造成一定损失。鉴于此虫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我们从1981~1983年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整理如下。一、名称、危害及分布沙柳大透翅蛾(Aegeria sp.)属鳞翅目(Lepidoptera)透翅蛾科(Aegeriidae)。其种名待定。该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部,对平滩沙地的沙柳为害最为严重,缓坡沙地的沙柳次之,沙丘上的沙柳则很少见到为害。被害沙柳无木屑和虫粪排出,初期从外部看不到任何痕迹,仅在后期受害轻的沙柳丛呈现枯黄,重者整丛干枯死亡,用手摇动常从地面以下根基处断  相似文献   

4.
选择了呼伦贝尔不同年份的10个草原沙化治理封育工程进行实证研究,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运用生态效益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1999-2005年封育工程生态效益优,2006年封育工程生态效益良,2007、2008年封育工程生态效益一般。工程实施后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草层高度、植物种数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明显增加,一年生植物比例减少。流动沙地比例大幅降低,固定沙地比例大幅度增加。工程区内的植被盖度、生物量、草层高度和植物种数均高于工程区外,一年生植物比例较区外低。工程区内的流动沙地基本被固定,植被盖度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流动沙丘沙柳分区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促进沙埋是提高流动沙地沙柳固沙林的关键.为此,按照沙丘高度和坡度的差异,并采取分区造林模式,适度恢复沙地植被.并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库布齐沙漠立地类型与沙柳造林效果的关系,探讨了流动沙丘部位、插条长度对沙柳造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复合沙障治理流沙技术是在综合机械沙障和生物沙障治沙原理的基础上,利用黄柳、踏郎、沙柳、柠条等具有再生能力的特性,通过采取截梢、浸泡、深埋、踩实、加填充料等技术措施在沙丘迎风坡埋设沙障,促使灌木成活,达到植物周定沙地的目的。沙丘背风坡和丘问低地采取封育技术,恢复和保护植被.达到一次治理、一次成型、一次固定的治沙效果,是一项防治速度快、效果好、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的治理流动、半流动沙地的治沙技术。  相似文献   

7.
风蚀沙埋对沙柳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沙柳作为一种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在沙漠及沙地都有广泛的分布。从科学工作者及各地几十年治沙经验的总结来看,风蚀与沙埋是对沙生植物影响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本文对伊金霍洛旗神府东胜矿区的沙柳进行采样研究,主要分析了风蚀沙埋对沙柳形态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京杨和沙柳是库布齐沙漠的主要造林树种。北京杨在库布齐沙漠最佳宜林地为中、厚度覆沙滩地和缓起伏流动沙地,在沼泽滩地生长不良。沙柳最适宜生长的宜林地为高含水的沙丘迎风坡基部或裸露丘间低地,在固定半固定沙地和沙丘迎风坡中部生长一般,在草甸滩地生长孱弱。  相似文献   

9.
沙柳和柠条是广泛生长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地的两种沙生植物,均具有耐寒、耐热和速生的特点。成片的沙柳和柠条林以及防护林带已成为沙区防风固沙和保  相似文献   

10.
柠条、沙柳人工林水分特性及其在固沙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柠条、沙柳是重要的固沙灌木树种,对生长在斜坡沙地上的人工柠条、沙柳等的叶水势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测试,并研究了土壤水分与叶水势和蒸腾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半固定沙地中白刺群落开展围栏封育试验,结果表明:半固定沙地白刺群落围栏封育3年后,白刺群落中植物种类数与对照区相比灌木种类增加了2种,草本种类增加了6种;群落总盖度比对照区增加了126.7%,且第3年灌木盖度比草本盖度增加幅度较大;灌木高生长和冠幅生长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68.7%和62.6%.实施围栏封育后,有利于白刺群落中植物种类的增加和群落的生长及退化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沙柳属杨柳科、柳属,别名筐柳,是落叶丛生直立灌木或小乔木。沙柳形如火炬,是荒漠中的主要植被类型和沙地上建立人工植被的首选物种,也是一个极少数可以生长于盐碱地的物种。  相似文献   

13.
沙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日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柳是一种生长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及沙丘间低地的灌木,常以极稀疏的方式分布于沙丘中下部(尤其是背风坡),或者是以较大的密度分布于滩地覆沙区,常与乌柳组成柳湾林,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沙柳为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环境,是鄂尔多斯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种之一。沙柳较耐旱,抗沙埋,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近几年来已成为毛乌素沙区防风固沙的首要物种之一。在毛乌素沙地,由于以灌木为主体的植被层的多样性,沙地的干旱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沙生植物的水生理生态及沙地水分平衡,是沙地灌丛生态…  相似文献   

14.
恩格贝沙地环境中沙柳生理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柳是恩格贝旅游区沙地中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重要固沙植物。沙柳叶片光合速率呈现出不规则的日动态变化,在11:00~14:0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呈现出单峰型的日动态变化,蒸腾在午后13:00达到最大值。沙柳在春末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是夏末的79.38%和71.56%,表明水分亏缺是影响沙柳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人工灌木林平茬年龄、平茬高度及平茬周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地沙柳造林后3~6a内应进行首次平茬复壮,进入丰产期后平茬周期以3~4a为宜,此时生物量收获最高;沙柳人工林平茬留茬高度应控制在5cm左右,平茬后生物量积累最快。  相似文献   

16.
一、沙柳造林的意义 沙柳,为杨柳科灌木,一般高达3—4米,最高可达6米。沙柳抗性强,喜湿、耐寒且耐热,能忍耐-30℃-60℃的气温,耐盐碱、抗风沙、耐沙压,容易繁殖,生长快,萌芽力强,固沙保土作用大,是沙地造林的优良树种。沙柳枝叶是牛羊的饲料并可做燃料,枝条可编制建筑用柳笆,编制各种防护设施,编织筐篮、箱、帽等各种工艺品。沙柳在插条造林初期生长较快,当年一般高可达60—80厘米,2—4年后高可达3—5米,可以迅速起到固沙作用。4年生沙柳每亩一般可割条3000公斤,1万亩沙柳林即可建一个年产2000吨的纤维板厂。沙柳造林在固沙的同时也可推动以沙柳为原料的沙产业的发展,为沙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封沙培育沙地樟子松是恢复、扩大樟子松森林面积的积极可行的方法。呼盟此项科技推广工作已取得可喜成效。本文就如何对沙地樟子松封育成果验收评估测定进行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树种固沙效益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了解不同树种的固沙效益,对选择固沙树种、提高固沙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榆林地区红石峡沙地6个主要树种:花棒、踏郎、紫穗槐、柠条、酸刺和沙柳的固沙林地有机质含量和沙地颗粒组成的变化,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飞播林地封育后5a来的植被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及养分(N、P、K)含量等的调查研究,得出流动沙地经飞播造林种草封育5a后,使沙地得到了固定和半固定,地表风蚀减弱,沙物质得到固定,结皮层形成,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提高,小气候得到了改善,但土壤水分含量有所下降,各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沙柳是一种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大面积生长于沙漠、沙地之中。近几年,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沙柳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有沙柳林的衰退日益严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主要探讨了达拉特旗七里沙现有沙柳林的衰退原因及复壮更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