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云铭 《新农村》2008,(10):38-39
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中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部分,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对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品牌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人们习惯于谈学校文化就是做假山、贴浮雕、搞绿化,往往缺乏对学校文化的整体认识,缺乏系统性思考,常常急功近利,严重影响了学校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以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本文以甘肃省合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文中简称"合水职专")为例就快乐教育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实践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少数名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体育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学校体育作为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突破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课题探讨新晃县侗族传统体育走进当地学校校园与学校体育教学结合与发展的可行性,调查分析新晃县侗族传统体育进入当地学校的优势,及在当地学校开设侗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对侗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当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增进学生健康、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取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这一宝贵经验源于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确立了新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理论武器;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化方位,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稳定发展的保障;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指明了可行性道路,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时俱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有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学习的重要意义。针对学校对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不足、课余体育训练经费不足、课外体育的招生标准不统一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课外体育的实施和有效发展、规划教学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或有效途径提高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班主任担任的角色是多重的,既是学校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教育者;既要做有实践经验的心理学家,又要做学生心灵发展的塑造者。高职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等多方面潜移默化、多管齐下,同时作为班主任也要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班级,提高素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校风是一个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技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思想认识、道德观念和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学校的一面旗帜、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学校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向上和共同奉行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种群体意识,可以形成群体合力,是学校发展、改革和进步的支柱和动力。 校风是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党政领导及其工作系统的政风和管理服务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的总汇。优良的校风可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净化人的灵魂,陶  相似文献   

8.
分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有效途径:(1)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促进学生社团良性发展。(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支持,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3)增强学生社团自身的凝聚力,促使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它在学校的长期发展历史中积淀而成,集中体现了学校师生的思想素质、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是高校师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如何有针对性地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1]。以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系统总结归纳"金字塔模型"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工作思路、目标、实施方法和过程,以及从中所获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班级工作的灵魂,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文章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形成班级凝聚力和协调关系等方面入手,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新的阐述,以便帮助班主任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实现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问卷调查和实践观察发现,高校凝聚力一般,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不高,导致这一现状有学校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学校的内部原因是:没有共同目标和工作缺乏吸引力,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协调,管理制度不科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管理者魅力不高和管理方式不当,人际关系不融洽。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班级工作的灵魂,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文章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形成班级凝聚力和协调关系等方面入手。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新的阐述,以便帮助班主任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实现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校风、教风、学风的重要标志,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它是学校德育工作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树立以培养师生的职业道德为中心,强化职业技能为目的,突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特色,加强学校管理,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以集体的凝聚力感染学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好坏,决定着高校党组织是否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主要为驻沈阳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状况的调查分析,阐述了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关心、热爱自己所在的班集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集体主义精神是团结的纽带、进步的保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仙游县华侨中学是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省"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年来,学校秉承着"以德立校,以爱育人"的办学理念和"团结、求是、勤奋、育英"的校训,激励教师终生学习、不断探索,鼓励每一位教师在侨中都能获得成功。作为一名校长,我始终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农业高职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服务"三农"中肩负着文化创新的社会责任。文化认同是农业高职学院文化建设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制度、精神三维度中必须坚持"以农为本",充分体现"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理念。农业高职学院的文化建设必须致力于学校文化凝聚力的建设并采用相应的策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促进文化认同;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学院制度文化;搭建实现文化创新和文化增殖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高校凝聚力指高校对教师的吸引力,教师对高校的满意程度与向心力,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其他学校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或接纳程度, 影响高校凝聚力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前者是:社会生活方式和对人才的重视度、教师的社会地位、高校的知名度以及高校的外部压力,后者为:工作目标、工作特性、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管理者以及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气质、文化传统、优良作风和办学理念的综合体.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行为规范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校园文化作为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起着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高等农业院校基层党组织始终处在学校改革发展实践的第一线,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培育农业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二个平台",实现农业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三个转化",才能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