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数字化天气雷达wrdps(x21)处理系统的"三维时变"识别雹云技术,结合第七师气象局局域网搭载平台的三维分析系统,共享数字化雷达wrdps(x21)系统处理的强对流天气产品,并结合第七师气象台的卫星影像资料,分析在时间尺度上的强对流天气演变过程,研究强对流天气发生及特征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增强对雹云天气的预判能力,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提高防雹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统计七师垦区雷暴天气个例,筛选出有降雹现象的强雷暴云个例,对个例进行分类研究.根据3条主要雷暴云移动路径上各类雷暴天气的生成发展和云物理变化特征,研究分析各路径雹云生成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布局流动火箭作业火力网,形成精准化防雹催化作业,达到消雹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CINRAD新一代天气雷达对第七师垦区对流作业天气条件进行连续监测,对雷达产品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提高雷达识别冰雹的准确率,同时,针对七师垦区对流单体、弱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和超级单体的弱回波区(BWER)、垂直风切变、液态含水量等雷达回波的特征,研究冰雹的发生期、酝酿期、跃增期、降雹期和消亡期的各个时期的特点。根据雹云不同时期,利用GPS车辆智能监控系统合理指挥作业车辆,合理布局地面作业催化网络,以云顶高度、负温区厚度以及风向、风速、云内温度分布等云内物理条件,选择作业高度、作业部位和作业时机,将雹灾带来的灾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应用WRDPS-Dopler自动遥测定位系统数据处理技术,将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雹暴天气资料进行同化,深入分析回波流场和雹暴发展成因,研究提高第七师在天气导变中对较强对流天气云水含量自动遥测定位的准确率,为联防区前沿防雹作业站(点)有效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人工影响天气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为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云、消雾等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因此,分析了解农七师周边局部区域夏季易形成强对流天气的地理特性,是我们做好夏季防雹作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析奎屯河流域不同区域、不同时间雹暴的生成过程及演变特性,是提高第七师人影防雹减灾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利用2016年5月17日奎屯河流域出现的一次较强雹暴天气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回波资料,以及当日相关场(镇)受灾情况的统计资料,综合分析了雹暴天气雷达回波平显(PPI)和高显(RHI)的演变规律和回波特性,为奎屯河流域防雹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奎玛流域北五岔镇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防雹增雨作业效果进行了检验评估。进入夏季,玛纳斯县高温少雨,加上2021年冬季降雪量偏少、后山积雪覆盖率比历年同期偏少、河道来水锐减,大部分中小型水库“、湿地”蓄水量较历年同期普遍减少,全县部分地区旱情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造成玛纳斯县部分乡镇村庄出现严重旱灾。玛纳斯县人工影响天气雷达站抓住有利时机,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冰雹形成,人工防雹原理、火箭和高炮人工防雹作业原理方法的介绍,探讨了目前如何使用火箭和高炮有效配合开展人工防雹作业。为提高人工防雹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03~2008年,乌苏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开展"三七"高炮防雹效果试验对比分析以来,"三七"高炮共作业400余次,耗弹万余发,积累了大量的"三七"高炮防雹作业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广大气象工作者参考。1雹云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冰雹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目前大多采用高炮作业,火箭发射等人工影响天气手段来抑制冰雹对农作物的侵害。农七师通过多年的高炮防雹作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战经验,在每次强冰雹天气形成时,能根据雹云走向、强度、高度等设计作业方案,及时准确地对雹云有效部位实施催化作业,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七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气象台地面观测资料对2015年7月2日七师垦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天气资料分析显示,当日该地区处于不稳定层结状态,为风向弱辐合区;雷达回波资料分析显示,初期对流单体为一南北带状体,左侧不断降水减弱,右侧合并发展加强,成为较强单体降水回波一次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XDR-X"型711数字化天气雷达1991—2014年24年的雷达回波资料、Tlog-p图和Y模式分析研究第七师垦区冰雹云路径分布变化,结果显示,冰雹天气在不同月份发生的概率统计、雹云变化情况和K、SI指数指标与降雹相关性较好,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夏季冰雹防灾减灾效果,是提高区域防雹减灾能力,最大程度避免或减轻冰雹灾害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应用WR08X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技术,分析雹暴个例和第七师区域内云体径向速度、垂直剖面、二维风场及三维风场(VVP)等,实现通用实时系统(FPGA)高性能的信号处理,研究雹暴回波与天气实况、环流形式、饱和状况、稳定度等要素,选取预报因子得出客观精准的WR08X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测报数据,为第七师人影防雹指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15年7月4日、5日的高空环流形势图、卫星云图、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探测等资料,对比分析发生在北屯市一八五团二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研究该区域强对流天气的气象预报指标和特殊地形物理量值,为今后及时准确预警强对流天气提供重要的气象数值。  相似文献   

15.
GIS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以焦作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为实例,分析了气象探测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的综合处理应用,介绍了组件式GIS技术在人影作业指挥系统中应用的总体思路,并阐述了该系统中GIS应用的主要方面,包括离散点探测资料的分析处理、雷达资料处理显示、各类探测资料的融合叠加、精细化预报产品的图形化显示及火箭安全射击范围管理、区域协作区管理等。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气象探测数据、预报预警信息、火箭射击区域等数据的空间管理,基于GIS可以对作业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麦收期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分析产品和卫星雷达资料,对新乡市2016年麦收期2次强对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月4日的强对流是由地面辐合线触发的;6月5日的强对流是地面冷空气触发的;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结构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有利条件;三体散射和悬垂结构预示有冰雹和雷雨大风;中尺度辐合线、辐合区、逆风区的出现和维持是产生局地强降水的一个比较有用的预报依据;维持较大的垂直液态含水量可产生比较大的降水。由此提炼出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指标,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山东潍坊地区的一次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萌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231-238
为了更好地研究潍坊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特点,减少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危害,为日后的春夏季节强对流天气预报工作提取可利用的预报指标,提高预报准确率,特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剖面和探空分析,同时结合雷达和卫星云图等短时临近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成因分析,得出此种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特点和类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的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东北冷涡东移过程中分列出的高空槽。冰雹发生在2日的下午,此时低层升温明显,能量充足。前倾结构的高空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出现,从而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4~2006年5~8月,乌苏市在古尔图镇、车排子镇使用辽宁锦西台联电器厂生产的SD型闪电计数仪对71次风暴天气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闪电频数区分雷雨云同雷达识别指标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远离雷达的地区或雷达出现故障时,可根据闪电计数观测结合宏观观测识别雹云,指挥防雹作业。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麦收期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分析产品和卫星雷达资料,对新乡市2016年麦收期2次强对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月4日的强对流是由地面辐合线触发的;6月5日的强对流是地面冷空气触发的;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结构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有利条件;三体散射和悬垂结构预示有冰雹和雷雨大风;中尺度辐合线、辐合区、逆风区的出现和维持是产生局地强降水的一个比较有用的预报依据;维持较大的垂直液态含水量可产生比较大的降水。由此提炼出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指标,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资料、FY-2C卫星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13年6月10~14日石河子垦区傍晚时分的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境背景、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这次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在西伯利亚冷涡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从冷涡底部不断分裂短波,是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2)对流层低层850 h Pa有逆温层和强垂直风切变形成,有利于对流活动的发生。(3)石河子处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区。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通过探讨造成石河子垦区强对流天气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可提高对此类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认识水平,为今后此类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