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不同草莓品种在广西设施栽培中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中国南方设施栽培、观光采摘且品质优良、高产的草莓品种,对引进的7个草莓新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综合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京桃香’、‘京泉香’、‘太空2008’这3个草莓品种表现性状好、品质优,适合南方设施栽培,可进一步扩大示范,其他品种表现相对较差,有待于进一步种植观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丰香草莓的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丰香草莓在贵阳市、安顺市、麻江、荔波、息烽、龙里等县市栽培.均表现其早熟、优质、大果、丰产的品种特性,说明丰香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进行大棚促成或半促成栽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丰香草莓的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丰香草莓在贵阳市、安顺市、麻江、荔波、息烽、龙里等县市栽培。均表现其早熟、优质、大果、丰产的品种特性,说明丰香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进行大棚促成或半促成栽培。  相似文献   

4.
从果实经济性状、生长习性、物候期、适应性和抗病性等方面总结宁德地区红颜草莓的主要品种特征,阐述高架草莓栽培设施结构,总结草莓苗定植、花果管理、温湿度控制、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红颜99、圣诞红、章姬、点雪、桃熏等草莓品种为试验对象,从果实外观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上对5个苹莓品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红颜99和圣诞红草莓果实大,呈圆锥形,着色一致,外形美观,富有光泽,果实硬度高,耐贮运性好,且在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方面与其他3个品种差异不大,果实酸甜适口,口感好,品质佳,可推荐为第九师设施草莓栽培中较为理想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在浙江台州各地逐渐兴起一种新的草莓种植方式,搭起架子,让草莓住上"空中楼阁",干干净净,轻轻松松就能把草莓摘了。不用土壤气雾也能栽培草莓2016年,浙江临海市黑皮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金礼平,在专家指导下,建了两亩草莓立架栽培实验田,以营养基质代替土壤。尽管第一年种植时,没掌握好技术,一波寒潮带来的零下低温让"空中草莓"全部坏掉,但管理跟上之后,"空中草莓"还是带来诸多好处,让他非常看好这种种植方式。在台州市,"空中草莓"除了基质替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草莓的引进栽培与果实感官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草莓生产第一大国,产量和栽培面积均居世界首位,草莓品种资源丰富。通过引进不同品种草莓在当地进行栽培种植,并进行果实的感官评价,以期为当地草莓种植发展提供参考,并为草莓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旨在评价草莓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为品种改良和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份草莓种质资源的2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浙江省主要草莓品种包括自育品种5个、国内品种8个以及进口品种7个,各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421~1.497之间,对于不同群体而言,群体间描述性状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分析发现,大部分数值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性状聚类结果是植株伸展相关性状和果实伸展性状均聚类成簇,而其他综合性性状均单独成簇。聚类分析将20份资源划分为五个类群,大部分材料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同的表型特征,可以作为草莓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优异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探索草莓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叶面积以及SPAD值和产量的变化,分析不同栽培密度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栽培密度,为温室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草莓栽培株距为13~15 cm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日光温室内栽培草莓,宜选择耐弱光、不徒长、休眠期短、早熟高产、鲜食口味好的品种进行栽植.如明宝、宝交早生、丰香等品种皆适宜温室栽培.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草莓的优质高产,最好选用这些品种的脱毒苗进行栽培.脱毒草莓苗生长快,长势旺,抗病性强,结果期延长,果大色红,畸形果少,其产量和品质比同品种的普通草莓苗都有显著的提高,一般 667m2增产草莓 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大棚草莓适宜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荣  钟霈霖  王天文 《种子》2003,(1):77-79
不加温的塑料大棚栽植草莓因其采果期长、经济效益高 ,被广泛采用 ,近年来也在我省兴起 ,从而带来了草莓生产的热潮。草莓品种间的差异性极大 ,因气候条件 ,栽培目的及栽培方式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品种。为了克服盲目引种给生产上带来危害 ,挫伤果农的生产积极性 ,我所从 1998年开始 ,不断引进国内外草莓新品种进行大棚草莓栽培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998年至 2 0 0 0年先后从北京、上海、浙江、昆明等地引入了中国品种、日本品种及欧美品种 9个 ,它们是丰香、鬼恕甘、章姬、申旭二号、露沙、常乐、喜事多…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棚进行草莓促成栽培 ,在贵阳市可使鲜果在 11月中下旬开始上市直到次年 5月底、6月初采果结束 ,采果期长达 5~ 6个月之久。而且鲜果可在元旦、春节两节前上市。价格好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是一项适宜推广的技术 ,通过几年大棚草莓生产实践 ,将大棚草莓促成栽培几项关键技术概括如下 ,以供草莓生产参考。1 品种选择促成栽培的草莓要选择休眠浅、优质、大果的品种。适宜的品种有 :丰香、鬼怒甘、章姬、丽红、宝交早生、全明星等 ,这些品种休眠期短 ,花芽分化早 ,浆果成熟时间早 ,品质优良 ,具有丰产性 ,勘以丰香…  相似文献   

13.
1引进新品种 大量引进草莓新品种,通过日光温室栽培及露地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承德本地气候条件的温室栽培及适应不同条件下露地栽培的草莓品种,调查品种特征特性,建立品种档案。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地区栽培较多的12个草莓品种为试材,分别测定其外观指标、品质指标和营养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综合果实品质优良的草莓品种,为草莓栽培、育种、加工及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枥乙女"和"春星"综合品质最佳,适宜在山西晋中地区推广;而"温塔娜"和"甜查理"综合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宗静  马欣  王琼  王俊英 《作物杂志》2012,28(3):16-19
本文针对京郊草莓种植面积、栽培模式、主栽品种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京郊草莓面积和技术稳步提高,日光温室土培模式占主导地位,主栽品种为日系品种红颜和章姬,种苗繁育以露地繁苗为主。同时查找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京郊草莓产业健康发展对策,包括建立优良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优质种苗繁育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发展景观栽培等。  相似文献   

16.
孟娟 《种子科技》2023,(11):71-73
草莓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人们对草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设施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文章结合巢湖地区草莓栽培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设施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如品种选择及壮苗培育、选择栽植地及整地、适时定植、定植后期管理等,为当地草莓优质丰产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日本草莓育种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霈霖 《种子》2005,24(12):98-100
日本是草莓生产和消费大国,无论是早熟品种的选育、促成栽培技术手段还是栽培作型、成花、休眠理论的研究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生产普及程度高,鲜食消费量大.笔者2003年受贵州省政府的派遣在日本佐贺县进行草莓栽培育种研修,对日本草莓育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莓夏秋反季节栽培品种鉴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荣  钟霈霖  王天文 《种子》2007,26(2):91-92
草莓属浆果,极不耐贮运,以鲜食消费为主。一直以来,草莓的销售是在头年11月中旬至次年的5月。6-10月未有草莓上市,全国市场出现空缺,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弥补6—10月夏秋季节草莓的市场空缺,实现草莓的周年供应,进行了夏秋反季节草莓栽培技术研究,引进大量的品种对夏秋草莓栽培的适宜品种进行鉴选,以便从中选出在我省自然条件下,6-10月能开花结果,产量较高、口感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品种草莓制汁特性的比较发现,不同品种草莓出汁率无明显差异,但其营养成分、外观品质及VC保存率差异很大。试验结果表明,以晚熟品种达思罗综合性状最佳,粉红女士次之,而早熟品种制汁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20.
草莓属新品种 DUS测试指南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从测试性状的选择上,将2012年《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草莓》送审稿与2005版的试用稿进行了比较,发现新版指南的修订总体上在性状的划分、选择和描述上更具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并围绕接下来可能存在部分性状的使用有待验证、标准品种的确定与保存、近似品种的合理性选择、测试新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今后草莓DUS测试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