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卵泡刺激素(FSH)33-53肽可以与FSH受体(FSHR)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被作为FSH功能肽。然而其在受体上的具体结合位置还不清楚。阐明FSH33-53肽在FSHR上的结合区域,为基于FSH的疫苗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重组的FSHR胞外区(ECD)和富含亮氨酸区(LRR)及合成的FSHR9-30区分析这些FSHR的功能区域与FSH33-53的结合作用。PCR扩增得到h FSHR ECD和h FSHR LRR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ET22b-FSHR-ECD和p ET22b-FSHR-LRR,表达纯化获得蛋白FSHR-ECD和FSHR-LRR。采用多肽合成法获得FSHR9-30-KLH。通过ELISA方法检测受体片段与FSH33-53肽的结合和亲和力。【结果】获得FSHR-ECD和FSHR-LRR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43和32k Da。在受体为0.5μgm L,配体为2.5μgm L时,三种蛋白均与FSH33-53肽结合。ELISA检测受体与配体的亲和力分别为0.21×10~(-6)、0.45×10~(-6)和0.056×10~(-6)mol/L。【结论】FSHR 9-30片段与FSH33-53肽的结合较其它两个片段结合力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卵泡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剂(FRBI)对绵羊卵母细胞中K-Ras、c-Myc及FSHR 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阐明FRBI是否通过IP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将卵母细胞置于10 IU/mL的FSH和不同质量浓度FRBI (0、10、20、30和40μg/mL)的体外成熟培养基中培养24 h。应用ELISA检测IVM培养液中K-Ras、c-Myc、c AMP、FSH和IP3的含量。q 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卵母细胞中FSHR mRNA和蛋白质的水平。【结果】至24 h时,随着FRBI剂量增加,COM-1组至COM-3组c-Myc质量浓度逐渐降低,COM-3显著低于FSH组(P0.05),COM-4组24 h的K-Ras质量浓度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CG)和FSH组(P0.05);COM组中,FSH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着FRBI剂量的增加而下降,高剂量组(COM-4) 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FSH组(P0.05)。cAMP和IP3含量随FRBI剂量增加而递减,COM-4组IP3显著低于CG组(P0.05)。【结论】在FSH存在下,FRBI可减少K-Ras和c-Myc的产生,抑制卵母细胞的FSHR水平,FRBI可能通过IP3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乙烯应答基因HLS1多克隆抗体,在过表达植物中检测HLS1的积累,为深入研究HLS1响应乙烯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ET28a-HLS1c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重组蛋白HLS1c-His;镍柱亲和纯化重组蛋白后免疫家兔获得抗HLS1血清,利用抗原亲和纯化抗血清获得高纯度的HLS1多克隆抗体;用HLS1抗体和GFP抗体,检测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中GFP-HLS1c融合蛋白的表达;用农杆菌蘸花法获得过表达GFP-HLS1g的转基因植物,用HLS1抗体和GFP抗体检测GFP-HLS1g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LS1c,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诱导获得重组蛋白HLS1c-His,且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的HLS1c-His多克隆抗体,能清晰检测到约80 ng原核表达的HLS1抗原。纯化的HLS1抗体不仅能检测到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的GFP-HLS1c融合蛋白,也能检测到过表达转基因植物株系中的GFP-HLS1g融合蛋白,并且与标签蛋白GFP对应抗体所检测到的特异性条带大小一致。【结论】成功制备了拟南芥HLS1蛋白多克隆抗体,为HLS1蛋白在植物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嗜热脱铁去硫弧菌(Deferribacter desulfuricans)解旋酶DePif1,并对其结合与解旋DNA的活性进行分析,为Pif1家族解旋酶结构和功能的阐明奠定基础。【方法】将促溶标签SUMO编码序列和人工合成的DePif1解旋酶编码序列依次连入pET15b载体,获得重组融合表达载体pET15b-SUMO-DePif1,然后将其导入E.coli BL21(DE3)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柱获得融合蛋白,SUMO蛋白酶酶切去除融合标签,再经Heparin和Ni-NTA柱分离获得无标签的纯化重组DePif1蛋白;采用荧光各向异性分析,研究pH和NaCl浓度对DePif1与DNA结合的影响及DePif1与不同底物(单链DNA、双链DNA和G4-DNA)的结合特性;使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stopped-flow技术,分析DePif1对不同底物(G4-DNA with 5′26nt tail和dsDNA with 5′26nt tail)的解旋活性。【结果】每升菌液可获得9 mg纯度大于95%的DePif1解旋酶。DePif1结合不同DNA底物的强度依次为G4-DNA单链DNA双链DNA,其对G4-DNA的解旋活力大于双链DNA。【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嗜热脱铁去硫弧菌Pif1解旋酶,并证明其具有特异的G4-DNA结合和解旋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纳米抗体、HCAbs与常规抗体之间在温度稳定性方面的差异,为研究HCAb的功能特性和骆驼适应极端环境的免疫特点提供参考。【方法】 从溶菌酶、蒜氨酸酶和丹毒丝菌表面抗原A 3种抗原免疫的新疆双峰驼血清中,采用Protein A和Protein G亲和色谱纯化IgG1、IgG2和IgG3 3种亚型抗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中表达和纯化3种纳米抗体。采用ELISA方法,测定经过22~90℃一系列热处理后、平衡至室温的各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结合活性,以剩余抗原结合活性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抗体温度稳定性的参数。【结果】 3种抗原免疫后均能在骆驼激发明显的抗体反应。采用Protein A/G亲和色谱,从血清中纯化获得分子量分别为50 KD+25 KD、 46 KD和43 KD的IgG1、IgG2和IgG3亚型抗体。骆驼IgG2和IgG3重链抗体比IgG1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其中IgG3表现出比IgG2对温度更高耐受的趋势。从细菌表达纯化的3种纳米抗体都表现出比重链抗体和常规抗体更高的温度稳定性。【结论】 抗体结构形式和分子大小可能显著影响了双峰驼抗体对温度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小鼠抗Luman-N端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方法】将GST-Luman-N端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电泳,用电洗脱的方法纯化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利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孔,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筛选具有抗体分泌活性的单克隆细胞株;应用Western Blot、间接ELISA等方法进行克隆株稳定性、抗体特性的鉴定。【结果】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Luman-N端融合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C8),其腹水ELISA单抗效价为1∶1×107。亚型鉴定和亲和力常数分析表明,2C8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2b型,其亲和力常数约为1×107。Western Blot分析证明,该株单抗能与原核表达的Luman-N端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与GST-LRF-N端融合蛋白没有特异性结合。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2C8细胞株染色体数目为(53±2)对。【结论】获得了抗Luman-N端融合蛋白的抗体,该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结合活性,可用于对Luman-N端蛋白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亲和力的农药克百威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高亲和力农药克百威单克隆抗体,建立克百威残留免疫检测方法,控制克百威残留,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保护环境。【方法】合成克百威半抗原BFNB,用人工抗原BFNB-BSA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在PEG4000作用下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及显微克隆法亚克隆,分离出阳性细胞株,腹水诱导法及辛酸-硫酸铵沉淀法大量制备及纯化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滴度及亲和力,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抗体特异性。【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克百威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D3,其培养上清和腹水抗体滴度分别为1﹕2.048×103和1﹕1.024×106,其抗体亚类为IgG1,亲和力常数为2.54×109 L•mol-1,IC50为1.18 ng•ml-1,最低检测限为0.01 ng•ml-1。与克百威降解产物呋喃酚的交叉反应率为4.59×10-4%,另外几种结构类似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3.0×10-4%。【结论】此抗克百威的单克隆抗体亲合力高、特异性强,为建立克百威简便、快速、特异的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K205R蛋白的特异性纳米抗体。【方法】将原核表达、纯化的ASFV K205R蛋白免疫双峰驼,采集全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巢式PCR扩增VHH基因,构建VHH噬菌体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K205R特异性纳米抗体。【结果】成功构建库容量为5×108的VHH噬菌体文库,然后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经过3轮淘选,特异性VHH噬菌体得到明显富集,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共筛选出5株K205R蛋白的特异性纳米抗体,分别为ASFV-K205R-Nb1、ASFV-K205R-Nb14、ASFV-K205R-Nb35、ASFV-K205R-Nb64和ASFV-K205R-Nb82。【结论】筛选的5株纳米抗体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中ASFV-K205R-Nb1、ASFV-K205R-Nb35和ASFV-K205R-Nb82具有更好的亲和力,为以纳米抗体作为灵敏探针建立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的新型ASFV血清学诊断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数排卵效果不同绵羊卵巢卵泡促卵泡素受体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具有不同超数排卵效果的绵羊品种中,进行超排处理后其卵巢上促卵泡素受体(FSH receptor,FSHR)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及据此改进超排效果奠定基础。【方法】根据超数排卵效果优劣依次选择3个中国地方品种的绵羊:小尾寒羊、白滩羊和乌珠穆沁羊。在常规超排最后一次注射FSH后的8、16和24 h分别各取3只绵羊的卵巢,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3种绵羊卵巢上FSHR的分布情况。【结果】FSHR主要分布于3个品种绵羊卵巢的颗粒细胞上;小尾寒羊最后一次注射FSH后8、16和24 h的各时期卵泡中FSHR的表达都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品种绵羊(P<0.05),在早期卵泡和中期卵泡中,白滩羊的FSHR表达量也高于乌珠穆沁羊;3个品种绵羊在最后一次注射FSH后第8、16、24小时,其晚期卵泡FSHR表达阳性率都显著高于各自相应的早期和中期卵泡(P<0.05)。【结论】推测出3个不同地方品种绵羊的卵巢对FSH处理的敏感性应该依次为:小尾寒羊>白滩羊>乌珠穆沁羊,表明绵羊超数排卵效果与其卵巢上FSH受体分布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能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单链抗体(scFv)的原核阳性克隆,并分析scFv抗原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变化。【方法】采用RT-PCR,从IBV疫苗免疫的鸡脾脏RNA中扩增出抗体编码基因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利用重组链延伸反应(SOE-PCR),将linker与VH和VL基因相连构建鸡scFv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OPE101-XP中,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间接ELISA筛选原核表达的抗IBVscFv的阳性克隆,对其测序后进行Clustal.W多序列比较,分析scFv骨架区(FR)和互补决定区(CDR)氨基酸序列差异。【结果】筛选到表达IBVscFv的阳性克隆ZL.10和ZL.80;将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与鸡胚系Gemline进行多序列比较,结果显示,ZL.10、ZL.80在CDR中易变异氨基酸占各区氨基酸的比率均在40%以上,其中VH的CDR3达90%,VL的CDR3达60%。此外,ZL.10、ZL.80在VH的CDR3区分别增加5个和7个氨基酸。FR氨基酸变异率较少,且大多均在12%以下,而FR4未发生突变。【结论】通过体外筛选原核表达产物的方法,获得了表达IBVscFv的阳性克隆ZL.10和ZL.80,其VH、VL氨基酸序列中的变异主要发生在各自的CDR,二者VH的CDR3氨基酸序列差异很大,提示这2个scFv阳性克隆针对的是IBV不同的抗原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