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估MEAM1烟粉虱隐种[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对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风险,预测交互抗性发展速率,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群体汰选法获得抗性品系,采用数量遗传学的域性状分析法估算交互抗性现实遗传力( h2) ,并预测不同选择压下交互抗性发展速率。【结果】 在50%~70%药剂选择压力下,MEAM1烟粉虱隐种连续汰选9代后,吡虫啉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和啶虫脒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8.72和19.21倍,分别达到低等和中等交互抗性水平,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98 1和0.285 4;啶虫脒抗性汰选品系对吡虫啉和噻虫嗪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10.08和9.83倍,表现出中等和低等交互抗性水平,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242 3和0.128 1;噻虫嗪抗性汰选品系对吡虫啉和啶虫脒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3.12和3.11倍,均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42 1和0.068 0。【结论】 吡虫啉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啶虫脒的交互抗性风险;啶虫脒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吡虫啉的交互抗性风险;噻虫嗪抗性汰选品系对啶虫脒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吡虫啉的交互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对新疆MEAM1烟粉虱隐种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杀虫剂,预防和控制烟粉虱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危害,为安全防治烟粉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烟粉虱发生期,采用喷雾施药法,5种环境友好杀虫剂对设施番茄MEAM1烟粉虱隐种的田间药效并进行评价.[结果]施药后7d,供试的5种杀虫剂对MEAM1烟粉虱隐种效果最佳,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效依次为96;、94;、93;、93;、92;;至施药后14 d,药效降低显著,仅达50;左右.[结论]5种杀虫剂对MEAM1烟粉虱隐种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对番茄安全,可以作为防治设施番茄MEAM1烟粉虱隐种的推荐药剂;从各药剂的毒性、速效性比较,在设施番茄生产上优先推荐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交替使用,每个生长季使用不超过2次,以延缓烟粉虱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选用几种新型高效低毒农药:20%啶虫脒、10%阿克泰、3%啶虫脒对十字花科蔬菜烟粉虱进行药效筛选,药后7d田间防治结果显示20%啶虫脒、10%阿克泰、3%啶虫脒对烟粉虱的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啶虫脒、噻虫嗪和螺虫乙酯防治茶黑刺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06-10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6%啶虫脒WG、25%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是药后7~15d的防治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脂EC900mL/hm2。根据害虫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36%啶虫脒WG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剂量为45ga.i./hm2,防治适期掌握在茶树黑刺粉虱卵孵化盛末期效果好。25%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均表现为药效较慢,持效性长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低剂量使用为宜,同时,考虑茶叶采摘时期和农药农残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有机硅、混合橙精油、青皮桔油、激健4种助剂对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的增效作用及有机硅3 000倍液对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的减量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喷雾法,有机硅3 000倍液、混合橙精油1 000倍液、青皮桔油1 000倍液、激健3 000倍液分别与5%啶虫脒乳油推荐用量混用,测定药液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对烟粉虱防效及有机硅3 000倍液对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的减量效果。【结果】在5%啶虫脒乳油推荐用量药液中添加助剂可提高药液的雾滴密度,但不同助剂与5%啶虫脒乳油推荐用量混用对烟粉虱的防效不同,其中有机硅对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的增效明显,持效期长,青皮桔油次之,而混合橙精油与啶虫脒的混合液对烟粉虱的防效与清水对照无显著差异。在5%啶虫脒乳油中加入农用有机硅,能提高啶虫脒对烟粉虱的防效并减少5%啶虫脒乳油10%~40%的施用量。【结论】生产上建议使用农用有机硅3 000倍液与5%啶虫脒乳油混用防治烟粉虱。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吡虫啉汰选法,对烟粉虱种群进行了连续14代的抗性筛选。结果显示:在筛选初期(1~6代),吡虫啉抗性增长较为缓慢,从第8代起抗性增长速度加快,到第14代时抗性达到8.64倍,且毒力回归方程中的斜率由1.772降低为0.838。此外测定了烟粉虱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结果显示:抗性种群的CarE和MFO活性分别是敏感种群的2.35和1.20倍,表明CarE和MFO活性增强是烟粉虱对吡虫啉抗性增加的重要原因;而两个种群间GSTs活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吡虫啉汰选法,对烟粉虱种群进行了连续14代的抗性筛选。结果显示:在筛选初期(16代),吡虫啉抗性增长较为缓慢,从第8代起抗性增长速度加快,到第14代时抗性达到8.64倍,且毒力回归方程中的斜率由1.772降低为0.838。此外测定了烟粉虱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结果显示:抗性种群的CarE和MFO活性分别是敏感种群的2.35和1.20倍,表明CarE和MFO活性增强是烟粉虱对吡虫啉抗性增加的重要原因;而两个种群间GSTs活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褐飞虱对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3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水平,筛选田间抗药性治理桶混配方,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对贵州3个地区(桐梓、黄平、开阳)褐飞虱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并研究了3种药剂相互混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对贵州3地稻飞虱的LD50范围分别为0.005 67~0.007 29、0.018 38~0.026 17、0.003 47~0.004 83μg/头;与敏感品系相比,褐飞虱对异丙威表现出低水平抗性(6.6~9.3倍),而对啶虫脒仍表现出敏感性。研究筛选出2个田间抗药性治理桶混优选配方:噻虫胺与异丙威1∶6和噻虫胺与啶虫脒4∶1(有效成分),它们对3地褐飞虱种群均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达198.42%~228.80%和182.91%~308.51%,田间防效分别达87.55%和89.28%。该研究结果可为褐飞虱的抗药性治理、药剂汰选以及混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 22%联苯?噻虫嗪悬乳剂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在132 g/hm2剂量下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7和14 d对烟粉虱防效分别为85.58%、80.41%和81.36%,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效分别为89.85%、87.97%和83.24%,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乳油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为明确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复配对褐飞虱的联合作用,筛选出对褐飞虱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及其复配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并采用田间喷雾法在贵州惠水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与敏感基线相比,贵州3地(黄平、湄潭、惠水)褐飞虱种群对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的抗性处于敏感至低水...  相似文献   

12.
啶虫脒、吡虫啉是我国近期开发的两种高效、低毒的吡啶类杀虫剂〔1,2〕。为了明确这两种药剂对麦蚜(RhopalosiphumpadiL.)的毒力及药效,进行了有关的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3%吡虫啉乳油(扬州农药厂),3%啶虫脒乳油(扬州农药厂),25%抗蚜威水分散性粒剂(英国捷利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2 试验方法1)室内毒力与速效性测定:采用浸渍法〔3〕,虫源采自田间麦蚜自然种群,待测农药用水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把有30~50头麦蚜的叶片浸入药液10s,然后用吸水纸吸干多余药液…  相似文献   

13.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吡虫啉、噻虫嗪、醚菊酯及其混配对贵州3个县(黄平、开阳、桐梓)褐飞虱三龄若虫的毒力,并通过交互测定法筛选出对褐飞虱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优选配方.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和醚菊酯对3县稻飞虱的LD50范围分别为0.00125~0.00175、0.00135~0.00169、0.01739~0.01850 μg/头;与敏感品系相比,褐飞虱对吡虫啉表现出中等水平抗性(19.9~24.9倍),而对醚菊酯仍表现出敏感性.吡虫啉与醚菊酯和噻虫嗪与醚菊酯有效成分分别以1∶5和1∶7混配时对褐飞虱具有较高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66.93~198.23和174.29~188.74,其结果可为防治褐飞虱药剂汰选、混配用药及制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啶虫脒,吡虫啉对麦蚜的毒力及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汰选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药液浸渍法,研究了室内饲养的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产生规律及抗性机制,评价了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风险。结果表明:3%啶虫脒连续汰选9代以前,棉蚜对其抗性没有明显变化,但从12代以后敏感性明显降低,至20代时,LC50和LC90抗性倍数分别上升至4.3397倍和6.4177倍,证明已产生抗性基因,但处于低抗水平。结果说明棉蚜对啶虫脒也存在一定的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金银花在干制和冲泡过程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行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吡虫啉和啶虫脒在金银花和茶汤2种基质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0.8%~94.5%,变异系数为0.5%~6.7%。晒干、阴干和烘干3种干制方法对金银花中的两种农药均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消解百分数分别为30.9%~78.3%和25.1%~78.0%,其中,晒干和高温烘干处理具有更高的消解百分数。在不同农药浓度、冲泡次数、茶水比和浸泡时间以及加不加盖子等冲泡条件下,金银花中的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分别有7.7%~26.3%和6.5%~39.4%转移至茶汤。可见合理的干制方法和冲泡条件可以减少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向人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烯啶虫胺对烟粉虱的作用方式与机制,室内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下烟粉虱的死亡率及解毒酶活性。结果显示,烯啶虫胺对烟粉虱有较强的内吸活性和触杀作用,处理72 h后,2种方式的若虫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60%、84.89%及79.90%、73.27%。半数致死浓度(LC50)剂量处理的烟粉虱成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表现为可逆性抑制,处理24 h后羧酸酯酶活性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处理48 h后羧酸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处理后持续下降,36 h后达稳定状态,活力比值下降19.59%左右(P0.05);谷光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处理48 h后,活力比值下降6.84%左右(P0.05),表明烯啶虫胺毒杀烟粉虱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其乙酰胆碱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21.6%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防治番茄田烟粉虱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番茄田烟粉虱一龄若虫发生盛期用21.6%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对水喷雾,对番茄安全,对烟粉虱若虫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667m2用30mL、40mL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达77.7%、92.9%,持效期超过28d。其防效相当或好于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亩旺特)的防效,远优于生产上常规药剂35%吡虫啉悬浮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滤纸药膜法测定了螺虫乙酯与噻虫嗪混配对菊花烟粉虱的联合毒力,测定共毒系数CTC为122.97~167.43,表现增效作用。据此确定最佳配比,配制成增效混剂40%SC,并研究了其对菊花烟粉虱的毒力和防效及其对观赏菊花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推荐有效成分剂量90g a.i.·hm-2、二倍量180g a.i.·hm-2及四倍量360g a.i.·hm-2下对金盏菊、翠菊、万寿菊等3种观赏菊花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田间药效良好,其用量60~90g a.i.·hm-2的效果达75.60%~90.67%,优于22.4%螺虫乙酯SC和25%噻虫嗪WG。该增效混剂防治菊花烟粉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皆佳。  相似文献   

20.
吡虫啉和啶虫脒是茶叶上使用较多的杀虫剂,为探索同时检测两种杀虫剂在茶叶中的残留方法,采用PSA作吸附剂净化提取液,对PSA用量进行优化,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20mg/mL PSA对提取液进行2次净化即可除去影响色谱分析的杂质,提取液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各项效能指标结果均达试验要求,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该方法具有简便、容易操作和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日常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