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明确引起宁夏地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以宁夏中卫市和吴忠市感染细菌性斑点病的番茄病叶为材料,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菌株,对其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致病性进行鉴定,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筛选室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结果表明:菌株1(分离自宁夏中卫市的病原菌)、菌株2(分离自宁夏吴忠市的病原菌)的菌落形态均呈乳白色,全缘,不透明,表面光滑,产生绿色荧光,菌体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菌株1、菌株2的16S rDNA序列与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KT783475.1的相似度为99.93%;回接后叶片产生褐色病斑,伴有黄色晕圈,与自然发病植株的症状一致。因此,确定引起宁夏地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在接种苗期为四叶期、菌悬液浓度为1.00×107 CFU/mL、接种方法为茎秆接种法、保湿时间为96 h的条件下,病情指数为72.2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是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室内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最佳方法。本研究为宁夏地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在福建省闽清县种植的反季节番茄上发现一种细菌病害,从病叶和茎杆上共分离到15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证明均能在番茄上引起相同症状病害,而且从接种病株上又重新分离到了相同细菌.这15个菌株致病力均无明显差异.经革兰氏染色、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等鉴定,确认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寄主范围测定的结果表明,该病菌除侵染番茄外,人工接种尚能侵染茄子. 相似文献
3.
4.
5.
为明确安徽省淮南市地区酥瓜果实斑点病的病原菌,采用常规平板划线法从酥瓜果实病组织分离细菌,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分子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病果中获得36株菌落形态特征相似的细菌分离物,测试菌株均能诱导烟草叶片产生过敏性坏死.采用牙签刺伤法将测试菌株接种健康酥瓜果实,可导致接种点处产生水浸状病斑.BLAST结果表明,2株菌株的16S rRNA序列分别与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 GR-8(CP009108),ATCC 7061(ABRX01000003)的同源性为99.93%和99.58%,2株菌株的 gyrB 基因序列与 B.pumilus C4(CP011109)的同源性达99.39%.基于gyrB基因的聚类分析证实2株菌株与B.pumilus(C4和GR-8)紧密的聚在一个分支.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进一步显示,该细菌与文献报道的短小芽胞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相吻合.结合细菌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和gyrB基因的序列分析,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引起酥瓜果实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为B.pumilus. 相似文献
6.
[目的]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加工番茄品种更新换代很快,搞清目前加工番茄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当前收集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温室育苗,7~8片真叶期进行喷雾接种,利用分级调查法进行病情调查,根据病情指数划分反应型,确定供试品种的抗感类型.[结果]在供试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抗病品种,其中H5503、石番19、H8504、T737、石番28、石番33、石番29和石红401为耐病品种;屯河26、石番15、H9205、石番18和石番36为感病品种,其余为高感品种.[结论]在供试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抗病品种,只有8个耐病品种,其它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7.
8.
从新疆昌吉及吐鲁番甜瓜地采集发病甜瓜、植株及叶片等样品22份,对甜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经过致病性测定得到甜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一株.根据形态观察、培养性状并结合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及该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属于燕麦噬酸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鉴定2018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辣椒种植区内新发现一种辣椒细菌性果实条斑病病原,为该病田间病害规律研究和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回接证病、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分子鉴定等方法,鉴定该病病原菌,运用针刺接种法对辣椒果面进行致病性回接测定。【结果】从田间采集的发病辣椒果面上分离、纯化共获得30个单菌落;获得了4个致病性强的菌株,4个菌株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一致。4个致病菌株均与已报道的阿根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rgentinensis聚在一个进化发育分支中,并且与模式菌株P. argentinensis CH01T (登录号:AY691188)的相似性达到99.2%。【结论】新疆和硕县辣椒细菌性果实条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P. argentinensi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引起新疆伊犁橡胶草锈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柯赫氏法则,分离田间橡胶草锈病病原并接种健康橡胶草以验证其致病性,采用显微镜观察橡胶草锈菌夏孢子形态,应用真菌通用引物NL1/NL4和锈菌通用引物ITS5-u/ITS4rust分别对锈菌的28S rDNA和ITS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种属地位。【结果】田间病样分离获得的锈菌可侵染健康株并且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橡胶草锈菌夏孢子近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4~32 × 21~26) μm,淡黄色至栗褐色,有刺,单胞,壁厚为1~2.5 μm。新疆伊犁橡胶草锈菌与山柳菊柄锈菌最为接近,其序列同源性达到了99.06%。【结论】引起新疆伊犁橡胶草锈病的病原菌为山柳菊柄锈菌。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业科学》2017,(11)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棉花苗期叶斑病病原菌种类。【方法】棉花苗期,采集石河子地区典型叶斑病样120个,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共得到105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菌株,选取其中15个代表性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常规形态学鉴定及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结果】供试15个代表性菌株均具有致病性。形态学测定,可将其鉴定为A.alternata和A.tenuissima两类;基于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前一类与A.alternata(AF404620、KF997067和KR866858)相似性达99%,后一类与A.tenuissima(KT384348)相似性达99%以上。【结论】2016年引起石河子地区棉花苗期叶斑病的病原菌为A.alternata和A.tenuissima。 相似文献
13.
通过白灵菇菌丝在含臭阿魏和香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探讨了两种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性,及两种阿魏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WTHZ]含两种阿魏提取物的培养基对白灵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均优于常规PDA培养基,臭阿魏促进菌丝生长的适宜提取物浓度为24 g/L,菌丝平均长速为0.55 cm/d,香阿魏为18 g/L,日平均生长量达到0.65 cm,常规PDA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量只有0.21 cm,香阿魏比臭阿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WTBZ]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引起甜叶菊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分析MeJA在甜叶菊响应链格孢菌过程中的作用,为甜叶菊褐斑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对取自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甜叶菊生产基地的发病甜叶菊植株的叶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培养,观察菌落及分生孢子的形态、大小和病原菌的致病性。采用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7个致病菌株ST1-ST7的r DNA-ITS区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和测序,并利用MEGA 7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基于病原菌的r DNA-ITS序列和Gen Bank中相关链格孢菌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利用台盼蓝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链格孢菌分生孢子在甜叶菊叶片上的萌发状态及侵入叶片的方式。通过向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外源添加MeJA分析其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甜叶菊离体叶片饲喂MeJA并接种链格孢菌,观察叶片对链格孢菌的抗性;采用q PCR方法分析JA通路相关基因在甜叶菊叶片接种链格孢菌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从甜叶菊发病叶片上共分离到7个菌株,所有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呈近圆形等径辐射生长,气生菌丝较为发达,初期为白色,后期逐渐变为不同程度的灰黑色,分生孢子单生或成链,多为近球形、倒棒状或倒梨形,大小为(20.5—45.5)×(6.5—16.0)μm。将所分离得到的菌株接种于甜叶菊离体叶片上,发现7个菌株对甜叶菊叶片致病程度存在一定差异,ST2、ST3和ST7 3个菌株侵染叶片后病斑扩展速度快,致病力较强。3个致病力较强的菌株的r DNA-ITS序列长度分别为569、570和570 bp,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ST2、ST3与菌株KY814634.1、DQ491089.1等(Alternaria alternata、Alternaria sp.,链格孢)的相似度达到99%—100%,ST7与菌株HQ402558.1(Alternaria tenuissima,细极链格孢)的相似度达到99%。对接种细极链格孢ST7分生孢子的甜叶菊叶片台盼蓝染色后的观察结果发现,分生孢子可以从孢子的头部、侧面、尾部多个位置萌发,从叶片的气孔和表皮细胞间隙侵入叶片表皮细胞内。外源施加浓度高于200μmol·L~(-1)的MeJA能有效抑制细极链格孢菌丝的生长;甜叶菊离体叶片饲喂100μmol·L~(-1)的MeJA后接种细极链格孢,病斑面积明显小于对照,表明MeJA可增强甜叶菊对细极链格孢的抗性;JA通路相关基因LOX3和JAR1在甜叶菊接种细极链格孢后上调表达,JAZ1和JAZ4反之下调表达,表明JA通路参与甜叶菊对细极链格孢的响应。【结论】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甜叶菊生产基地甜叶菊褐斑病的致病菌为链格孢菌。细极链格孢菌丝可以从叶片的气孔以及表皮细胞间隙侵入表皮细胞。外源施加MeJA能够有效增强甜叶菊叶片对细极链格孢的抗性,在甜叶菊褐斑病的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红枣枣果黑斑病近几年已成为新疆南疆红枣产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为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以及明确该病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病果上分离纯化得到了24个真菌菌株,其中链格孢菌15株,所占比例为分离菌株总数的62.5;;其次是青霉3株,占12.5;;镰刀菌2株,占8.3;;根霉2株,占8.3;;其它2株,8.3;.经致病性测定,只有15株链格孢菌株接种后的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一致,并从接种的发病株上又分离到此菌.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培养性状、菌体形态的观察和测定,同时利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2)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获得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结论]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将其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16.
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中国北方地区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病原菌。【方法】应用菌落特征、油菜黄单胞菌菜豆变种诊断试剂检测、致病性测定、16S rDNA和16S-23S rDNA ITS序列分析、特异PCR检测、脂肪酸分析及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对病原菌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从病害样品和菜豆种子样品中均分离到类似黄单胞杆菌的细菌分离物,选取25个代表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有24个分离物在菜豆品种“英国红”上导致典型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症状。结合16S rDNA及16S-23S rDNA ITS序列比对分析、特异性PCR检测及生理生化反应的结果,24个分离物中7株被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菜豆变种,17株为褐色黄单胞菌褐色亚种。【结论】中国北方地区发生的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由地毯草黄单胞菌菜豆变种或(和)褐色黄单胞菌褐色亚种引起;褐色黄单胞菌褐色亚种在中国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湖北枣阳烟区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种类,给产区综合防治烟草赤星病提供依据。从枣阳烟区采集典型烟草赤星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菌株ZY-1为烟草赤星病病原菌,其分生孢子卵形或椭圆形,褐色,具有3~6个横隔膜和1~4个纵隔膜,分生孢子链较短呈树状,多分枝,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ZY-1与链格孢(A.alternata)同源性最高,达100%。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为链格孢(A.alternata),这是首次在湖北枣阳烟区发现由链格孢(A.alternata)引起的烟草赤星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引起喀什地区核桃叶斑病的病原,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为病害的进一步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喀什叶城和莎车两个县的8个核桃园中采集典型的核桃叶斑病标本,经分离培养纯化及接种试验,确定了喀什地区核桃生产园叶斑病的病原.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培养观察和测定,并采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F-ITS4)进行PCR扩增并测序,获得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确定引起核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喀什地区核桃叶斑病主要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19.
万寿菊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与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次报道了万寿菊细菌性叶斑病在我国的发生,从吉林省敦化市不同地点、不同部位发病的万寿菊上分离出有致病性的4个菌株,通过对其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性状及生态学的测定,并根据其引起病害的症状特点,将其确定为丁香假单胞菌万寿菊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getis (Hellmers 1955) Young et al 197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