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业重点工程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重点工程为农民增收贡献多多应该说,启动我国林业重点工程的初衷,还是为治理我国大江大河、改善我国生态恶化的严峻局面,而农民增收,则是大自然对我们生态治理的一个馈赠,是一个意料内的收获,而且,这一收获还会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而日益增长,累加起来,会给我们一个特别大的惊喜。这一规律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追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先后实施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没有哪一项工程没有这样额外回报的:林业生态建设壮举,“三北”一期工程历时22年,规划造林1801.68万公顷,实际完成2430.63万公顷,为本阶段规划任务的122.31%。工程不仅使重点治理地…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林业生态治理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水土流失面积408.32万hm2,年均侵蚀量17 284万t.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分析了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防治和治理方向的规划思路.其对策措施有: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力度;积极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健全公益林建设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入推动农村能源建设;预防监督与监测;推广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态林业,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合理开发国土空间格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过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推进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扩大湿地面积,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加大野生动物、植物特别是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努力推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美丽绿洲、美丽林区;通过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增强林业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努力使各族人民生活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克旗林业部门为了保证今年春季造林和夏季造林整地任务的顺利完成 ,从1月份便开始组织人力、物国和进行西拉沐沦河流域百万亩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和高寒漫甸百万亩农田牧场防护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启动实施两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 ,是克旗林业生态建设史上的一个大思路 ,大手笔 ,大动作 ,同旗林业局主要领导牵头协调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实施。为把两个百万亩工程建成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 ,服务全旗、面和旗外 ,出经验、出模式的一流精品工程 ,旗委、旗政府领导对工程的规划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提出了规划思路和具体要求 ,旗政府主要…  相似文献   

5.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甘肃省正宁县按照"全社会办绿,科技兴绿,多方活绿,依法治绿"的指导思想,突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乡运动,使全县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统计显示,全县启动实施"三北"、天保、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10多个,累计完成各类荒山工程造林53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8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平方公里,使全县有林地面积累计达到34.9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价值视角下的城市河流绿道宽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河流绿道作为河流廊道在城市生态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设置合理的绿道宽度能使河流绿道的生态价值更加凸显,是城市河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文章从保土控污、生物保护和改善微气候3方面就绿道宽度对河流生态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总结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城市河流绿道在城市生态环境层面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汉源县生态环境问题及林业工程建设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分析了汉源县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困境,阐述了该县林业工程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在林业工程建设方面,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在森林资源及生态保护方面,加强天然林资源管护,强化产业同步发展,助农增收,依托林区群众参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增强了群众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业务技能,确保了森林资源增长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持续发挥。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德宏州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推进德宏州林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回顾德宏州林业"十二五"发展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以加大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加快推进国土山川绿化和生态修复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为重点的规划思路,以切实推动德宏林业走出一条以生态保护优先、绿色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为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美丽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十大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的生态防护网络和经济发展的绿色屏障,正在中华大地上逐步形成。“九五”第一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前一年进入三期工程;长江中长游防护林体系工程全年完成造林1000万亩。防海防护林工程实现1.8万公里海岸基干林带基本合龙,新增78个县实现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工程造林900万亩,全国防治荒漠化工程治理开发荒漠1300万亩,新启动的淮河、珠江、辽河、黄河中上游四大防护林工程取得明显进展。十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使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的防护功能日趋显著,产生了巨大的生…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重庆市龙溪河流域的快速发展,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以梁平区龙溪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污染物行业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梁平区龙溪河流域城乡空间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及长江大保护对城镇水环境的治理要求,提出了"一核、两带、四区、多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格局,为梁平区龙溪河流域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体顺 《河南林业》2000,(2):21-21,62
(一)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建立覆盖全省的林业生态体系,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抓好十项林业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一是黄河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二是长江和淮河防护林工程,三是太行山绿化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关系到三峡工程的百年大计。本文从建设生态林业工程的设想出发,根据区域性社会,经济诸方面因素,提出三峡人应从封闭的“峡谷”意识中摆脱出来,更新观念,开展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与开发,重点建成一批保护三峡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工业项目,以实现减轻水土流失,延缓工程使用寿命,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石家庄市始终把林业事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石家庄市林业工作取得了多个历史性突破,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坚持工程带动,国土绿化成效显著。40年来,石家庄市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四荒"治理和第一轮农村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张家口市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治理项目、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草原保护和建设项目,草原"三化"得到了有效治理,林草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全市草原面积达到1595.35万亩,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为加快全市草原生态建设步伐,张家口市、县(区)  相似文献   

15.
<正>浦江林业以建设"山水生态城市"为主题,以建设发达的生态和产业两大林业体系为目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发展工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县共实施人工造林10万余亩,实施了林业四大产业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8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面向海内外已经筹集资金近5.65亿元人民币,在母亲河流域建设2018个示范工程,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增强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河南淮河之源文化节”的主题是“绿色和谐,你我同行”。1999年初,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6月,宁夏开展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主要任务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整合住建、国土、环保、交通、林业、农牧、水利等规划,合理划定"三区三线","三区"即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三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统筹安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发展、公共服务、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布局,形成管控全域的"一本规划"和"一张蓝图",提高全区空间治理  相似文献   

18.
正海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先行区、生态环境质量标杆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两山"转化实践试验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海南样板。规划提出,到2025年,海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森林、河湖、湿地、海洋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由欧盟援助100万元欧洲货币的云南省红河流域生态恢复工程先导项目,经中外专家先后两次实地踏勘现已敲定。 红河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是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九五”环保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一项恢复生态与扶贫兼而有之的庞大工程,涉及红河、元阳、金平3个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房县林业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房县"的战略目标,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等重点工程和自然资源禀赋,全力推进"绿色城区"工程建设,5年间,每年以1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