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杨梅的采前技术措施、采收、挑选分级、预冷、贮藏保鲜、包装运输六个环节综述了目前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塑料箱式气调和真空充气包装法贮藏杨梅的新技术,提出了今后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鼠尾藻为原料提取多酚,研究海藻多酚处理对采后草莓腐烂的控制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鼠尾藻海藻多酚单体组成主要为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酚、阿魏酸和芦丁,其质量浓度分别为1.95,9.60,43.98,0.63,0.23 mg/mL。总酚质量浓度为16 mg/mL的鼠尾藻提取物可100%抑制草莓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新鲜草莓经质量浓度10 mg/mL的海藻多酚处理并于(2±1)℃,90%~95%RH贮藏12 d后,其腐烂率和腐烂指数分别比对照低61.6%和52.5%,草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在常温刺伤接种和冷藏不接种Botrytis cinerea 2种条件下,海藻多酚处理的草莓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果表明,海藻多酚不但具有直接抗菌活性,可控制草莓的采后腐烂,而且能诱导草莓的采后抗病性,提高抗病相关酶活性,从而降低草莓果实的腐烂,保持草莓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市黔江区脆红李鲜果为研究对象,以果实腐烂指数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热空气结合乙醇处理的时间、温度和熏蒸乙醇体积分数进行筛选,然后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热空气结合乙醇熏蒸处理脆红李的保鲜工艺,并分析处理后脆红李果实的贮藏品质。结果表明,热空气结合乙醇熏蒸处理脆红李的较优条件为热空气处理时间3.9 h、温度39℃、乙醇体积分数288μL/L。果实经常温贮藏15 d后,对照组果实腐烂指数为58.36%,而处理后果实的腐烂指数为20.48%,与对照相比保鲜效果显著。此外,与对照组相比,优化后的处理工艺还能显著提高脆红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总酸和VC含量,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速率。  相似文献   

4.
以二氧化硫和臭氧为杀菌剂,比较低浓度长时间处理和较高浓度短时间处理对链格孢菌的生长抑制能力,并比较气体处理后贮藏温度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长时间二氧化硫处理组的抑菌率显著高于臭氧处理组,当气体浓度均为20μL/L时,二氧化硫处理对链格孢菌的抑菌率为95%,比臭氧处理组的抑菌率提高了79%;而较高浓度短时间二氧化硫处理组对链格孢菌的抑菌率要低于臭氧处理组,当气体浓度均为400μL/L,二氧化硫处理组的抑菌率为7.56%,臭氧处理组的抑菌率为26.2%。而且,相同气体较低浓度长时间处理组的抑菌率均高于高浓度短时间处理组。在使用二氧化硫或臭氧较高浓度短时间处理后,25℃环境贮藏均有利于抑制链格孢菌的生长,在相同气体浓度条件下,臭氧处理组的抑菌率高于二氧化硫处理组。因此,采用较低浓度长时间二氧化硫(20μL/L处理5 d)处理可以有效抑制链格孢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脱乙烯法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生理和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开展该项研究,旨在消除杨梅自身产生的乙烯(即内源乙烯)的致熟作用,减缓杨梅腐烂变质进程,延长保鲜期,为杨梅保鲜提供新方法;【方法】将长32cm、宽16cm、厚1cm的海绵(作为载体),置于KMnO4饱和溶液中浸泡,晾干后置于装有杨梅的塑料筐上面,密封;【结果】在0℃贮藏条件下,处理果实可保鲜13d,对照果实可保鲜11d;20℃贮藏条件下,处理和对照果实能保鲜4d。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乙烯法处理,对0℃下贮藏后期的果实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和MDA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果实的腐烂率降低;而对20℃下贮藏的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和MDA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在0℃贮藏条件下,对杨梅果实进行脱乙烯处理,果实可以保鲜13d。此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以获得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加热与季也蒙毕赤酵母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采后樱桃番茄进行处理.研究对其采后腐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8℃加热处理能够显著地抑制3种不同的有害真菌(灰葡萄孢菌、链格孢菌和黑根霉菌)菌丝体的生长,说明加热处理和季也蒙毕赤酵母处理均能够减少由上述3种有害真菌导致的腐烂。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的施药技术对提高药效与减少用药量至关重要。2009年,氯虫·噻虫嗪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能有效防控以上2种虫害且持效性好。同一剂量下,药后7 d的防效受喷头与用水量的影响较大,药后14 d喷雾器、用水量显著制约药效,药后21 d各因素对防效影响无规律性。同一药械(喷雾器类型、喷头型号)下,用水量、剂量和助剂对该药剂防治上述水稻螟虫的作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杨梅果实在减压条件下的贮藏效果,以“安海变”杨梅为试材,对其进行减压(0.05 MPa)处理,并于2~4℃下贮藏,定期观察杨梅果实采后品质的变化,同时对果实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可滴定酸、pH、失重率、好果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减压处理能有效抑制杨梅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延缓其TSS、总糖、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采后杨梅贮藏效果,使其在贮藏第16天时好果率仍保持在90%以上。这说明减压贮藏能较好地保持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延长其贮藏期、供应期。  相似文献   

9.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重组几丁质酶对接种灰霉菌的葡萄果实进行处理,研究重组几丁质酶对葡萄果实腐烂的抑制及其诱导抗病作用。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重组几丁质酶处理能诱导采后葡萄的抗病性,不仅增加了葡萄果实中POD、PPO和PAL的酶活性,而且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诱导了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的积累;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葡萄的发病时间,降低了发病指数,贮藏至第6天时,对照的发病指数已达到100%,而重组几丁质酶处理的发病指数仅为47.8%。总的来看,重组几丁质酶处理可以提高葡萄采后抗病性,在贮藏初期抑制由灰霉引起的葡萄腐烂。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引起黄晶果采后腐烂的主要致病菌,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法从采后贮藏期自然发病的黄晶果果实上分离病原菌,利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联合基因(ITS和TUB2)系统进化树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从黄晶果果实上分离得到的5株疑似病原菌,回接发病症状与自然贮藏发病症状一致,确定其为黄晶果的病原菌;5株病原菌分别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蔷薇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rosae)、间座壳真菌(Diaporthe pseudo-mangiferae)、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inus).该研究通过对黄晶果采后贮藏期间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为黄晶果采后病害的有效防控及延长其采后贮藏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龙眼采后腐烂相关细菌与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龙眼腐烂果实中分离细菌和真菌,并结合菌落形态观察以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对所分离的细菌和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龙眼腐烂果实中分离得到11株细菌和7株真菌。菌落形态观察以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主要鉴定为奥斯陆莫拉菌、短小芽胞杆菌、柠檬明串珠菌、肠膜状明串珠菌和东方醋酸菌。所分离的真菌主要鉴定为淡色生赤壳菌、葡萄座腔菌科真菌、间座壳菌、疖葡萄座腔菌和木贼镰孢菌。从龙眼腐烂果实中分离到的细菌和真菌目前在龙眼采后病害中未见相关报道,对于其致病性检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回接验证,以明确导致采后龙眼果实腐烂的主导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有选择性地应用于果蔬采后防腐剂的合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9种可食性野生草药(Borago officinalis,Orobanche crenata,Plantago coronopus,P.lanceolata,Sanguisorba minor,Silene vulgaris,Sonchus asper,Sonchus oleraceus和Taraxacum officinale)提取物对于一些重要的果蔬采后病原菌,如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laxa)、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扩展青梅菌(P.expansum)、意大利青霉菌(P.italicum)、碳黑曲霉菌(Aspergillus carbonarius)及黑曲霉菌(A.niger)在离体培养和生物体中的抑制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对所有草药提取物中的酚类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得到其主要成分包括一些咖啡酸衍生物、黄酮衍生物芹黄素和木犀草素、黄酮醇衍生物山奈酚和槲皮素。在所有草药提取物中,以S.minor(小地榆)和O.crenata(锯齿列当)两种草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特别是S.minor的提取物在离体培养中完全抑制了核果类褐腐病菌、指状青霉及黑曲霉菌的孢子萌发,并且显著降低了灰霉菌的孢子萌发率;O.crenata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虽小于S.minor,但仍然显著降低了所有供试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率。此外,这两种草药提取物在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初期就能有效抑制孢子芽管的伸长。在很多情况下,草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表现出剂量效应,随着提取物中酚类物质浓度的升高,其抑菌活性增强。在受损伤的活体果实上进行抑菌试验的结果表明,S.minor提取物完全抑制了杏和油桃褐腐病的发生;O.crenata提取物分别有效降低了鲜食葡萄灰霉病、杏及油桃褐腐病、柑橘绿霉病的发病率。可食性草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来自于其中的一些咖啡酸衍生物和/或黄酮类物质。本研究对提取物中酚类成分的HPLC分析为提取物中有效抑菌成分的鉴定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芥末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芥末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菌灰霉菌、链格孢、青霉菌和炭疽病菌的抑制效应,以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研究结果表明,芥末精油对供试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当芥末精油空间浓度达到2μL/L时,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均达到100%。相同浓度的芥末精油对不同的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不同。  相似文献   

14.
葡萄采后致腐病原菌鉴定及侵染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地球,巨峰,玫瑰香,马奶葡萄为试材,对鲜食葡萄采后腐烂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致病力测定和鉴定及其侵染规律的研究.研究表明,引起葡萄采后腐烂的病原茵主要有灰霉,黑曲霉,青霉,根霉,链格胞和拟茎点霉属6个属.其中黑曲霉和根霉为高温致腐菌,灰霉菌和链格胞为低温致腐菌,根霉和黑曲霉只有在有伤时才可以侵入,在不同品种上或同一品种上的不同部位主要致腐菌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三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肉火龙果为材料,研究丙环唑、咪酰胺、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火龙果腐烂和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处理显著降低了火龙果贮藏期间的腐烂(P0.05),提高了SOD和POD(贮藏6 d除外)活性,极显著抑制了H_2O_2积累和贮藏前4天的O-2·含量及贮藏6 d的APX活性(P0.01),减缓了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并对CAT活性、TSS和总As A含量无显著影响;丙环唑处理显著降低了火龙果贮藏期间的腐烂(P0.05),但加速了H_2O_2和O-2·的积累;苯醚甲环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SOD活性和POD活性(P0.05),抑制了H_2O_2和O-2·的积累,但加速了果实的腐烂。  相似文献   

16.
龙眼果实成熟于高温季节,采后易失水腐烂和被病原菌侵染,限制了龙眼鲜果的长期贮藏和远距离运销。对国内外关于龙眼果实采后生理和采后病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龙眼果实采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切花采后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芹  王保民  任萌圃 《种子》2006,25(7):63-66
分析总结了影响切花采后品质的因素;对切花采后所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切花采后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全面归纳和分析。提出切花的保鲜应从整体出发,探求各环节、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剂量(0、1.8、3.6、7.2g)的乙醇缓释剂处理新鲜草莓,用聚乙烯保鲜袋(180mm×280mm,厚度0.03mm)包装后。分别于室温(20±2)℃下避光贮藏7d,研究乙醇缓释气体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乙醇缓释气体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草莓的腐烂,延缓果实硬度、水分、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乙烯产量及呼吸强度在贮藏期内均显著小于对照。与传统的使用乙醇浸泡处理或乙醇熏蒸处理方法相比.采用缓释技术能够使极低剂量的乙醇气体持续缓慢地释放到贮藏空间内.在延长果实货架期的同时.能够避免传统方法处理时果实产生的类似酒精发酵的异味。使草莓保持正常的口感与风味。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减压处理对梨枣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梨枣为试材,研究了减压处理对梨枣果实呼吸强度、CAT活性、MDA含量、果肉组织相对电导率、VC含量和果肉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梨枣的呼吸强度,有效地保持了CAT活性,减少了MDA的积累,显著降低了果肉组织相对电导率,有效地保持了果肉硬度和VC含量,从而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剂量(1.5、3.0、6.0 m L/kg)的乙醇缓释保鲜剂处理鲜食葡萄(品种:户太八号),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分别于室温(25±1)℃及低温(0.5±1)℃条件下避光贮藏7 d和60 d,分析鲜食葡萄在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指数等主要品质指标以及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剂量的乙醇气体缓释处理能够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对葡萄果实的侵染(室温贮藏7 d各处理组果实的腐烂指数均低于0.15,低温贮藏60 d三种剂量处理的腐烂指数均低于0.05),延缓葡萄果实失水、褐变及因果梗老化引起的落粒,同时可大大降低贮藏期果实VC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抑制果实在贮藏期内的呼吸代谢,其保鲜效果与乙醇缓释剂的处理剂量呈正相关。该方法安全无害,成本低廉,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果蔬保鲜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