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应用RT-PCR获取新城疫病毒F48E8株的部分囊膜糖蛋白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长为926bp,与预期结果相符;将该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质粒载体PUC19只,得到重组质粒P926,酶切分析结果与已发表的NDV毒株酶切位点一致。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应用RT/PCR—SSCP法分析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变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cDNA序列,在病毒VP2区域设计1对引物,应用RT/PCR-SSCP方法对4个不同时间及不同地域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的IBDV分离物进行了分析,发现4个IBDV分离物的SSCP图谱均存在明显差异,本试验表明,IBDV变异在我国普遍存在,SSCP方法可用于IBDV的变异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1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本地分离株GZ902中扩增到编码IBDV主要免疫蛋白VP2的cDNA片断,大小约为1350bp。将该cDNA片断插入pBsK质粒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成功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对重组质粒DNA进行酶切鉴定,证明插入的DNA片断与PCR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相符。对GZ902高可变区进行了序列分析。其核苷酸序列与3株IB-DV变异株A、GLS、E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9%,96.2%和95.5%。而与其他Ⅰ型毒株的同源性较低。比较从DNA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发现GZ902高可变区的两个亲水区均发生了一个氨基酸的变化,而在249和254位上的氨基酸分别为K和S,与以上3个变异株相同,但与所有标准Ⅰ型毒株不同。这两个氨基酸可以作为IBDV变异株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采用蛋白酶 K 消化,酚、氯仿抽提的方法提取法氏囊匀浆和细胞培养液中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 B D V)基因组 R N A,用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对其 V P2 高变区进行反转录套式 P C R 扩增。应用该方法从一个法氏囊匀浆中即可特异地检出 I B D V R N A,得到的扩增产物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进一步分析,而从感染材料的处理到扩增结果的电泳检测,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可轻松完成。本实验为法氏囊病病毒的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