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OsRRK1(Rop-interacting receptor-like kinase 1)蛋白是水稻中第一个被研究的类胞质受体激酶RLCKⅥ家族蛋白。在调控水稻叶片的卷曲和对褐飞虱的防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调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究OsRRK1基因抗褐飞虱的机理。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分析OsRRK1蛋白与OsLecRK(lectin-like receptor kinase)、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互作关系,OsLecRK是抗褐飞虱基因BPH15区间的候选基因,是水稻先天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成员,既参与水稻先天免疫反应,包括对褐飞虱、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又参与水稻的发育过程。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基因簇组成抗褐飞虱基因BPH3,含BPH3基因的水稻具有广谱、持久的抗虫性。同时利用DNAMAN软件分析OsLecRK蛋白与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同源性。结果 DNAMAN的分析结果显示OsLecRK与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同源性都很高,蛋白一致性在50%以上;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OsRRK1与OsLecRK、OsLecRK2和OsLecRK3互作。结论 OsRRK1通过与抗褐飞虱基因BPH15BPH3候选基因的相互作用参与水稻抗褐飞虱过程。  相似文献   

2.
水稻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资源的鉴定及其分布特点、水稻抗褐飞虱主基因定位和QTL分析、水稻抗褐飞虱遗传的“基因对基因”关系以及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虫机制与褐飞虱对抗虫品种的适应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述了抗褐飞虱基因的育种利用现状,并对今后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利用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BPH) is one ofthe most damaging rice insect pests. Recent studies showedthat lectin (GNA), coded by the gna gene from snowdrop(Galanthus nivalis ) was toxic to BPH in artificial diet as-say (Powell et al, 1993, 1995). Here we report the des de-velopment of homozygous transgenic rice lines contained the gna gene and the BPH bioassay test of the homozygous lines.Mature seed-derived callus of japonica rice Fyi 105was bombarded with 2 plasmids, pWRG15…  相似文献   

4.
对某些水稻品种进行抗褐飞虱遗传研究,发现了以往尚未鉴定过的抗性基因。等位性测验表明,泰国品种‘Col 5’和‘Col 11’以及缅甸品种‘Chin‘Saba’的抗性是由一对和隐性基因控制,定名为bph8(t),斯里兰卡品种‘Balamawee’,Kaharamana’和‘Pokkali’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定名为Bph9(t)。  相似文献   

5.
Ninebrownplanthopper(BPH)resistancegeneshavebeenregisteredsofar,butofthemonly Bph1,bph2,Bph3,bph4,Bph9,andotherthreeunregisteredgenesBph10(t),Bph(t),bph(t)werelocatedonchromosome3,4,10,and12,respectively,byusingtraditionalandmolecularmappingmethods.T…  相似文献   

6.
信息集锦     
《中国稻米》2012,(4):84-84
关键功能基因GW8让水稻高产好吃 日前,英国《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称,他们发现了一个可以同时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基因GW8,若将它应用到新品种水稻的培育中,有望让稻米好吃又高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测定了1999 ~2002年国家和浙江省水稻育种攻关项目的769个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769个品种中筛选出抗级为0~5级的品种93个,其中长持抗期(LD)、中持抗期(MD)和短持抗期(SD)级的品种分别有3、13、77个。同时对1999~2000年和部分2001年苗期抗级为0~5级的47个水稻品种进行成株期持抗期鉴定,发现苗期与成株期LD、MD、SD相一致的品种分别有3、3、15个;苗期为SD、成株期为MD的品种有3个,成株期无持抗期的品种有21个;苗期为MD、成株期为SD的品种有3个。试验进一步表明,利用水稻苗期和成株期的受害级别(5级)和持抗期长短(MD~LD)来评价耐褐飞虱水稻品种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We studied the genetic mode in transferring BPH-resistance genes from indica varieties to japonica varieties January 1988 to December 1989 in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Indica varieties selected on a basis of BPH-resistance genes, i.e., Yankeng 2 (japonica), 02428 (japonica), 40316 (indica-japonica progeny),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6,(4):1-5
褐飞虱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抗虫品种的培育和种植是控制该虫害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的关键是抗虫基因的发掘和合理利用。目前至少报道了34个褐飞虱抗性位点,其中28个主效抗性基因已被定位,显性基因Bph3、Bph14和Bph26已被成功克隆。介绍了水稻褐飞虱的生物型及抗性机理、褐飞虱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及抗虫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并对水稻褐飞虱抗性育种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褐飞虱是我国在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虫害。20世纪60年代后,水稻褐飞虱在我国猖獗频繁.常暴发成灾。近10年来发生地区逐渐向北方扩展.为害程度加重,其损失超过螟虫。对水稻褐飞虱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造成害虫再猖獗、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增强和杀虫剂的残留问题。因此.选育和推广抗虫品种在确保高产稳产的同时.还具有减少投入、简便操作、不伤害天敌、对环境无污染、能与其他技术协调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不同褐飞虱寄主种群类酵母共生菌形态和数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别在不同水稻品种TN1(感虫品种)、Mudgo(含Bph1抗虫基因)、ASD7(含bph2抗虫基因)上连续饲养了117代以上的3个褐飞虱寄主种群(分别称为TN1种群、Mudgo种群、ASD7种群)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形态和数量进行了比较。各褐飞虱种群类酵母共生菌的长和宽差异显著,且ASD7种群>TN1种群>Mudgo种群;长宽比无明显差异。种群间类酵母共生菌数量的差异因试虫性别而异,不同种群的褐飞虱雌虫含菌量无明显差异,雄虫则表现出TN1种群>ASD7种群>Mudgo种群的趋势,其中TN1种群与后两者差异显著,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各褐飞虱种群转移到不同水稻品种上饲养1代,雌虫含菌量变化大多不明显,但雄虫较明显。感虫品种TN1上雄虫转移到两个抗性品种Mudgo和ASD7上饲养含菌量显著降低,抗虫品种上的雄虫转移到TN1上则含菌量显著增加,抗虫品种间的转移含菌量则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 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水稻品种上的为害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均为国内各稻区的主要害虫。国内外有关稻飞虱为害发生的报道大多以单种飞虱为对象,然而这两种飞虱常年混合发生,且在水稻品种上的为害差异较大;因此,弄清这两种飞虱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为害特性及差异,对预测预报和合理防治稻飞虱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作者于1988~1989年在浙江省农科院养虫室及萧山和桐庐病虫观察圃对两种飞虱在一些已推广和即将推广的水稻品种上的为害和发生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水稻品种RP1976-18-6-4-2进行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评价及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抗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及稻瘿蚊中国Ⅱ型和中国Ⅳ型,它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对稻瘿蚊中国Ⅱ型和中国Ⅳ型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8(t)的STS标记开发及有效性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携有Bph18(t)基因抗褐飞虱材料与感虫材料之间在抗虫位点上的单核苷酸差异,成功开发出1个STS标记KC1。该标记可以准确区分含或不含抗虫基因Bph18(t)的基因型。进一步构建扬稻6号(9311)[不含Bph18(t)基因,感褐飞虱]/C4064[携有Bph18(t)基因]的F2群体进行抗虫鉴定,同时使用KC1标记检测F2群体单株的基因型。根据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抗虫表现之间的符合程度推算出标记的选择效果达到了82.6%。研究结果表明,KC1标记有较高的目的基因选择效率,可以应用于扬稻6号遗传背景下Bph18(t)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7.
淹水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稻株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淹水对褐飞虱种群的直接影响,以及淹水导致的稻株营养成分变化和褐飞虱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使褐飞虱的卵的孵化率明显下降,尤其是淹水和高温的互作可杀死稻株内绝大部分褐飞虱卵。淹水能使褐飞虱的取食量、产卵量和生存率都明显下降。同时,淹水使稻株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而总糖含量明显增加,从而对褐飞虱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于2007年和2008年应用苗期集团筛选法(SSST)在杭州地区的自然条件下测定了抗性水稻品种IR26和IR36对田间褐飞虱的抗性,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22℃、25℃、28℃、31℃和34℃)下IR26和IR36对褐飞虱的抗性、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的变化。自然条件下,IR26已完全失去对杭州种群褐飞虱的抗性,而IR36仍具中等抗性。在25℃到34℃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IR26对褐飞虱抗性减弱,但22℃条件下抗性比25℃更弱。IR36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对褐飞虱的抗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在31℃和34℃下也已完全失去对褐飞虱的抗性。在22~25℃条件下,IR26和IR36的持抗期均在25℃下最长,分别为9 d和11 d。3个品种稻株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草酸含量则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在25℃时为最大值。不同温度下及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稻株内可溶性糖和草酸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水稻褐飞虱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褐飞虱在浦城县迁飞量大,繁殖速度快,发生严重,危害损失10%~20%,严重危害损失超过50%,甚至绝收。通过对褐飞虱生活习性、造成的危害及大发生预警等方面分析,提出稻褐飞虱的防控对策,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25%吡蚜酮WP等农药防治水稻褐飞虱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25 g/667 m2为宜,持效期达30 d,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