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春成 《新农业》2001,(11):57-58
初识《新农业》在十多年前,那时刚上初中的我是通过父亲认识她的.高中毕业后从事农业,便再也离不开《新农业》了.  相似文献   

2.
书,是知识的海洋,传播文化的工具,能使人了解外面精彩的大千世界。一本好书能使我们得到无价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新农业》杂志对于我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来说,就是一本最好的农业实用科普之书、进入市场经济之书、知法懂法学法用法之书,使我们及时知道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强国富民好政策、好信息之书。  提起我与《新农业》,确有着不解的情缘,那是发生在 1994年 6月份的事情。一天,我在家里闲着无事,便去老姨家串亲戚。到了老姨家里,待了一会儿,也觉得无事可做,就跟老姨夫说: “找几本书看一看。 “我在一大堆书中找来找去,忽然,一本 1994年第 5期《新农业》杂志映入了我的眼帘,还是看这本吧 !开始看时是抱着消磨一下时间的想法,可看后真有点爱不释手,书中介绍的内容很好,如 27页 “西瓜增甜增产二十法 “就很适合我们瓜农生产增收;编读对话 ——金桥细语唱千家,架起了《新农业》与农民的连心桥。就在我离开老姨家时,顺手牵羊把这本《新农业》要到手里,而且还跟老姨夫说: “到年底给我代订一套 1995年《新农业》。 “老姨夫说: “可以 (当时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怎样订阅;二是我认为把书寄到老姨夫那里比较保险,...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的前身是《科学种田》,我与她的相识在1971年。那年我17岁.《科学种田》发到各个生产队,队长是我的远方叔叔,又是隔壁邻居,于是我看到了她。初次相识,我便喜欢上了她。她从此与我相伴,一读就是10几年。1984年,《科学种田》更名为《当代农业》,我开始自费订阅,一订又是10几年。1998年.《农家致富》创刊,两本杂志比翼齐飞,各有千秋.我同时订阅,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术。2002年,两本杂志合刊,沿用《当代农业》的名称,2004年,正式更名为《农家致富》,成为如今我们看到的刊物。她内容丰富,融政策性、理论性、知识性于一体,富有可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很适合农民朋友口味。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农家致富》一直陪伴着我,给我和我周围的人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马晓玲 《新农业》2001,(6):52-52
走进《新农业》,缘于我的夫君许维家。原本我生在一个吃着国库供应粮的家庭,每每看着庄稼生长、收割的过程,从来就没想走近过。读完书回乡就拿起了教鞭,以为自己将一生距离农业很远。但与夫君的相识、相爱,却一下子将我拉进了农业的怀抱。丈夫学的是农专。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谈恋爱时,他跟我谈论的是农业,给我的书是《新农业》:结婚后,谈论的仍然是农业,书橱中摆满《新农业》。天长地久,我才猛醒:原来我嫁了一个非农业户口的老农,而再看此时的自己,竟也不可阻挠地沾满土农昧儿了。对别人询问的般农业知识,竟也能作答了。  相似文献   

5.
我,一位年龄不满20周岁的农村青年,但我与《湖南农业》这位朋友从认识到深深爱上她却足有六七年之久了。虽然她没有武侠小说或言情小说之类抢手,但那些书刊始终不能代替《湖南农业》这位朋友在我心中所处的地位。1996年夏天发生的一件难忘的事情,便使我从结识您过渡到从内心深处深深喜欢上您,甚至痴迷到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6.
王志文 《新农业》2001,(5):53-53
我早已年过半百,读的书虽不算多,但从小说、散文到戏剧、诗歌,从杂文论坛到科普读物,也一知半解地读了几本。然而这些书真正给我带来哪些实惠,我却一时说不出其中的一二来.而《新农业》里有“黄金”,却是我订刊16年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7.
读刊用刊     
致富不忘引路“人”——青年民兵廖东军利用《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致富小记   湖南隆回县横板桥镇青年民兵廖东军于2000年出售一批中药材,获得纯收入6600多元。邻里乡亲向他取经时,他指着堆放在书柜上的《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说:“她们就是我致富的引路人!”   廖东军于1993年高中毕业,回乡后苦苦探索致富之路,曾因找不到致富门路而一度消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湖南农业科学》,从此走上了靠科技致富的自学成才之路。他自费订阅了《湖南农业科学》、《湖南科技报》等刊物和报纸,从中学习科技知识,并把学到的科学技术用于自己的生产实践,使粮食连年增产。   1997年,廖东军利用《湖南农业科学》提供的信息,从外地引进一些中药材,摸索着种植,当年获利2000多元。为此,廖东军大受鼓舞,于是扩大生产面积,增加种类,每年仅药材一项就获利1万多元,再加上其他各项收入,每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他被镇政府树为科技致富典型,优秀青年民兵。   廖东军致富不忘引路人。几年来,他积极把《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介绍给乡邻,引导他们走共同致富之路。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有23位青年民兵自费订阅《湖南农业科学》,其中有11人年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 罗斌 李旭博(422200 湖南隆回第十中学) 《湖南农业科学》给我带来了财富   我是河南省灵宝市汇丰采供部的普通职工王芳。多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湖南农业科学》,并每期必读。我从《湖南农业科学》中学到了很多科技致富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读刊用刊而发财致富。   我从《湖南农业科学》上看到香椿无土芽苗菜速育技术后,精心按其介绍的操作步骤进行生产实践,很快获得成功,芽苗菜销售收入达6万余元,相当于我十多年的工资收入。为感谢贵刊对我的帮助,2000年我自费多订5五份《湖南农业科学》,送给我的好友阅读,并愿向《湖南农业科学》的新老读者长期免费赠送香椿芽苗8天速育生产技术简介。让《湖南农业科学》的读者与我共同致富。   读报读刊知天下,用报用刊富勤人。 王芳(472500 河南省灵宝市贵妃园汇丰采供部)  相似文献   

8.
崔茂青 《农家致富》2007,(24):58-58
从《科学种田》到《当代农业》,从《当代农业》到《农家致富》,贵刊伴随我从农村青年变成了农技干部。刊中的大部分精粹使我获益匪浅;大部分信息,又成了当地农技墙报、农技简报和黑板报的主要脚本。近30年的订阅、整理,又集合成我的《农民家庭科技档案》。  相似文献   

9.
王芳 《新农业》2001,(2):50-50
我是《新农业》几十年的老读者,杂志上说的都是庄稼院的话,其中的新思想、新信息、新技术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我叫田原,初中毕业后便拿起锄头在大地上书写人生的新诗篇。并对农业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表哥家看到了《农村新技术》杂志,我便被她那通俗易懂、实用详尽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从此。我坚持订阅直到现在。通过《农村新技术》杂志我学会了养鸡(1993年参加了贵刊举办的快速养鸡法函授班学习)、养兔、种植反季节草莓、果树育苗、嫁接、栽培等技术。2004年春季,我根据贵刊的介绍引种了1334平方米(2亩)金太阳、红荷包杏,通过3年多精心栽培管理。科学修剪与施肥等。如今已果实累累,去年总收入8000多元。2005年我引进品质更好的早红杏和大棚王共100株,现已挂果。这些年来,我每年都能培育出近千株的优质果树苗出售,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村的经济条件差,每年订阅的报刊杂志一压再压,但从1991年开始,村干部人手1份《湖南农业》从有少过。有些年还订阅到了组、户。通过近10年对《湖南农业》的阅读,我发自内心的感叹:《湖南农业》是村干部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2.
邓文龙 《新农业》2001,(3):48-48
作为一名专职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乡镇农科站技术人员,我每年都自费订阅20多种农业科技期刊报纸。1999年10月,在细细翻阅报刊目录准备订阅时,我发现了《新农业》。虽然她生在遥远的辽宁,我在云贵高原,就冲她充满活力的刊名,我毫不犹豫地订下了她。  相似文献   

13.
吕秀 《新农业》2001,(4):50-50
我是黑龙江省依兰县愚公乡雄伟村的一位农民技术员。今天,我讲的是《新农业》救了我村530公顷大豆田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4.
1983年9月,我初中毕业考入一所市属职业技术学校。入学后,从小喜爱农业科技刊物的我便从学校图书室发现了《农村百事通》,从那一天起,我就再也离不开《农村百事通》了。24年来,我与《农村百事通》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现仅将我如何学习、利用和向农民朋友推荐《农村百事通》的一些故事介绍给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5.
润物细无声     
鲁凤祥 《新农业》2001,(8):53-53
我是一名乡镇广播站的编辑。说来,我和《新农业》这本杂志有着不解之缘。她不仅是指导农民朋友发财致富的宝书,也是我们这些农村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潘铁安 《新农业》2001,(10):46-47
在《新农业》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我首先要对贵刊全体工作人员问候一声:"你们辛苦了."代表广大读者说一声:"《新农业》杂志是我们农民致富路上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17.
王琦 《新农业》2007,(1):1-1
《新农业》到2007年已经年满35岁了。1971年,沈阳农业大学下迁到北镇,18位无书可教的教授创办了这本“综合性农业科学普及刊物”,到今天,已经出版664期,累计发行量述7436多万份。35年里,《新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办刊宗旨始终不变。新年伊始,请接受杂志社全体采编人员对您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和祝福!  相似文献   

18.
张凤山 《新农业》2001,(5):54-54
《新农业》是一本很好的科普知识读物,也是一个好老师。她内容非常丰富。给咱农民送来新科技、新信息,是在咱致富路上架起的一座金桥。我是果树专业户,最爱看果园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受益太多了。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与农业逐渐紧密结合起来,从对农业的深度改造开始,到颠覆农业的传统营销模式,再到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一场轰轰烈烈的互联网农业盛宴正在上演。今年两会上,总理报告中的"互联网+"一亮相便引起热议,各个行业都在讨论互联网加了自己会怎么样。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我也凑个热闹,说说我眼中的"互联网+农业"。刚好这两天在读《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讲人类将迎  相似文献   

20.
上小学时,我见到过《新农业》,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高中毕业当了个真正的农民,真想好好种地,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订阅了盼望已久的《新农业》杂志,从此我就有了一位好向导、好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