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高校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高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以科学发展为前提;第三,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动力;第四,搞好校园内外的和谐,促进高校稳定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官僚文化色彩浓厚、思想认识片面、功利意识突出、娱乐化倾向明显。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是:校园文化建设要养成学术自由的风气,要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要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文化品位,不单纯指它的高雅品质,更是一种包含思想在内的文化形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优劣。从如何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论述了高校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把握好校园文化的定位、努力继承和弘扬高雅文化、注重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功能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提升高校校园文化战斗力的努力方向、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现状与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强调校园文化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方向性、全面性、经常性、隐蔽性和长效性的影响。因此,该文在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阐述和对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校园绿化改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整洁、文明、绿化、美化的校园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科研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 ,独具特色的校园体现着一种校园文化 ,代表着一所大学的风格和历史。作为校园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绿化、美化 ,是一所大学风格面貌的体现。本文就老大学校园绿化改造的必要和原则问题谈点个人体会。一、回顾历史 ,高校老校园绿化中存在的不足我国现有大学上千所 ,其中一半以上具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建国前设立的高校 ,由于办学规模及校园面积较小 ,真正的校园建设也是在五十年代开始的。我们常说的老校园 ,一般指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也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三个代表”其中之一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教育当代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高等教育造就道德品质高尚、智能结构合理、个性鲜明、富有创新精神人才的目标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进一步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呢?本文试结合我校实际,就这个问题作一初…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高校办学的自主化已显现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趋势正在加速高校建设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体系的进程。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教育与发展的软实力和熔铸师生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平台,已普遍引起高校的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活动因此十分活跃。但是,校园文化的创新能否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超前于社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具有人格塑造功能、约束规范功能和航标导向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与时俱进;其次要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要注重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传播、发展、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和谐校园则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人才的摇篮。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和谐校园的精髓,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灵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集中体现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的大学办学理念,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领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纵观人类发展史,不难看出,凡是蓬勃发展的时期都充满了人文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反之,死气沉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基于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敏捷的创新思维、能将自身的创新性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并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从校园文化以及吴越文化的内容与本质出发,以重点阐述如何建设浙江林学院校园文化为基点,该文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吴越和钱氏这一地方历史文化,发展浙江林学院富有地域特色的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格局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先进文化要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了全面、准确、深入的阐述。这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从先进文化的要求讲,高校本身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连接的桥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中孕育产生着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及其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在社会上起着传播和辐射先进文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深对校园文化功能的理解,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领会先进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更加充分地发挥高校在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中的基地和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对广州市6所高校校园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园林植物的种类、数量、应用频率、植物文化等。结果表明:6所高校共记录了314种(含种下单位)园林植物,隶属于87科215属。其中乔木:灌木:草本种类之比为2.8:1.2:1,乔木种类应用相对较多。用生态学方法进行研究,确定基调树种4种,骨干树种25种。物种丰富,树种具有强烈的热带性质。各高校应加大灌木及藤本种类的应用,更加注重校园植物文化的建设。本研究为华南地区高校建设植物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并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朗  王献 《绿色大世界》2014,(6):326-327
指出了民族高校综合化学实验开展的重要性,给出了实验设计的思路及在实践环节用到的实验教学模式:分别为“循序渐进”教学模式和“开放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未来综合化学实验发展的建议,应加大综合实验的比例和投入,对实验成绩实行评价制度以及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不难看出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至关重要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不仅担负着教育培养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文化传播的责任,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过程中,高校应该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本文结合十七大学习体会,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并指出林业院校要发挥优势,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认为,在生态科学理论已由环境科学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时代,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不仅存在着与社会环境、教育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且其本身作为一个自足系统,也存在着内部协调一致的关系。因此,现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生态学、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绿化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晓 《林业科技情报》2007,39(1):103-104
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校园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从科学管理和规划设计两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铭 《中国林业教育》2008,(Z1):151-152
视频媒体作为当今的强势传媒体之一,在文化建设和宣传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主要论述了校园视频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校园视频媒体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软实力,研究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校园文化的需求和产生的作用都会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在阐述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生群体的特性及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指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服务于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宗旨、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服务于校园文化的主体形态和服务于研究生成长需求的基本原则,提出应把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充分发挥研究生骨干队伍的作用作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作者依据在本馆图书采购工作中的体会,论述了图书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购进适合民族特色的朝鲜族图书,以充实自己馆藏特色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