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化县双林乡石坑村地处海拔1200余米的高山,气温冷凉、相对湿度高而稳定,十分适宜于规模性山地开发种植木本、草本、藤本等药材。该村党支部书记邹联信1989年开始试种天麻0.5亩,第2年便获纯利3000多元。村支部会上作出决定;“全村从1991年起的尔后4年,人平必须种植1亩木本或草木药材,力争4年内实现全村脱贫致富”。在村支部带动下,全村当年便种植了天麻、杜仲、白术、白芍、川莲、金银花等木本、草本、藤本药材24个品种计300余亩,纯收入11万余元;1992年山地开发扩大发展到45O亩,纯收入14.5万元;1993年山地开发扩大发展到650…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粤西山区怀集县璃玻村,是个有252户、1358人的村子,靠种植竹子,使山变绿、村变貌、民变富。宜林山地18500亩全部种上茶杆竹,绿化率达到93%,到处竹林叠翠,竹影摇动。该村1994年10项指标经验收均达到小康标准,村集体纯收入393万元,人平纯收入2910元。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的称号 璃玻村座落在怀集县绥江河河畔,“八成山地一成  相似文献   

3.
粤东革命老区大埔县平原镇大王坑村农民赖居正,1984生引种成活53株岭头单丛茶,至今已发展到20亩,年收入超过5万元。在赖居正的带动和帮助下,大王坑村家家户户垦山种茶。目前,全村已建起2600亩单丛茶基地。去年,全村茶叶总产量5.2万公斤,纯收入151万元,户平收入16778元。大王坑村过去由于封闭,山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该村人均收入还不足200元。村民赖居正获悉绕平县的“岭头单丛”茶是优质、高产、高值的名茶,市场畅销,而大王坑村山地广阔,土质和气候都适宜发展单丛茶生产。于是,赖居正引种成活“岭头单丛”茶苗53袜…  相似文献   

4.
在人均年纯收入仅780元的贫困山乡,一位基层林业站长13年间将穷得“叮吐”响的林业站搞得富甲一方。他的治站高招是:一学、二千、三带头。湘西保靖,国家级贫困县,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80元。然而,在它的西北部.与龙山县交界处的隆头乡林业站,经济实力却在湘西自治州基层林业工作站中首屈一指,1996年全站员工平均收入居然达到4500元,跃入了“全国先进林业站”的行列。因为,这里有个好站长——彭昌富。现年51岁的彭昌富是土家族人,初中毕业后相继任隆头乡亚鱼村村委主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以农民身份主持乡林业站工作.1995年…  相似文献   

5.
手头有这样一串数字:1995年总收入58.9万元,年纯收入达399万元,实现利税9万元,上交乡、村8.82万元,人均年收入三35万元。这是资兴市青腰镇党史、政府和镇办林场现有17名场员所创下的佳绩。成绩源于努力,希望来自青山。立马潮头亩稻浪60年代末,在“群众运动挖山整地,专业队伍栽树抚育”大办杉木林基地的口号声中,资兴市青腰镇镇办林场(时称青市乡林场)应运而生。当时林场仅有山林109二7公顷,来源于花塘、坪田、毫元、扬优等4个村的山林,属永久性借山造林办场,林场年产值可达5万多元。80年代开始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山林…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腹部有个王畈村.那里常年青山恋绿水.瓜果四季香.2005年人均纯收入3800多元.村集体公共积累50多万元.盖起了650平方米的村部大楼.4099平方米的村康居点。是“全省明小康村”、“全国生态示范村”。这巨大的变化是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启带领群众沿着“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养山富山.富山富民”的循环经济路子走出来的。王光肩先后获市、省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手头有这样一串数字;1994年总收入58.9万元,年纯收入达39.9万元,实现利税9万元,上交乡、村8.82万元,人均年收入2.35万元。这是资兴市青腰镇林场现有17石场员所创下的佳绩。成绩源于努力,希望来自青山──立马潮头勇踏浪60年代末,在“群众运动挖山整地,专业队伍栽树抚育’“大办杉木林基地的口号声中,资兴市青腰镇镇办林场(时称青市乡林场)应运而生。当时林场仅有山林面积1645亩,其中村竹林145亩,来源于花塘、外田、毫无、扬桃等4个村的山林,属永久性措山造林办场,林场年产值可达5万多元。80年代开始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  相似文献   

8.
位于平均海拔700米以上、佛子岭水库上游深山区的霍山县东西溪乡蒲家山村,767人口,人均耕地0.9亩,山场9亩。1992年之前,人均收入不足500元,被列为全县491、重点贫困村一;然而,近年来,通过县林业局“1 1”扶贫攻坚工程的全面实施,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开发性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人均纯收入一举突破1338元,其中林业收人占人均纯收入的七成以上.甩掉了贫困帽子,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文明村”;县林业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帮贫致富先进单位”;村支部书记韩中华同志也因此被六安地委、行署表彰为“经济建设有功人员”,记二等功一次,被安徽省委组织部授予“农村好村支部书记”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9.
安化县平口镇新坪村位于七溪库区境内,用移民安置村。1974年以来,该村坚持走兴果致富之路,充分利用荒山坡地发展小水果、茶叶等种植为主的多种经营。到1993年,全村总收入243万元,人平纯收入1581元,率先跃入了小康的行列。在寻求发展致富的道路上,新坪人走过了一段弯路。70年代初期,他们在岩山坡地上种粮,派劳力外出搞副业抓钱,可年复一年,还是穷得叮当响。针对这种状况,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总结单打一抓粮的教训,引导村民把眼光投向市场。他们根据本村紧靠坪口镇,毗邻淑浦、新化两县的地理位置和水、陆交通方便的有利条…  相似文献   

10.
高昆是敖汉旗新惠乡扎赛营子村苗圃负责人。十年来,他带领十几名女青年,培育优质杨树等苗木近一千万株,获纯收入近16万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把他看作是育苗功臣。他多次受到旗、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表彰。早在1971年,扎赛营子村就办起了苗圃。当时,二十五名棒劳力育了五亩苗木,由于吃  相似文献   

11.
青青山林展英姿──湖南省资兴市青腰镇林场发展纪实 黄常彬,李郁芳手头有这样一串数字:1994年总收入58.9万元,年纯收入39.9万元,实现利税9万元,上交乡、村8.82万元,人均年收入2.35万元。这是资兴市青腰镇林场17名场员创下的佳绩。成绩源于...  相似文献   

12.
滕头村位于有着“蒋氏故里、弥勒圣地”美称的浙江省奉化市,村行政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343户家庭,844人。2011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55.37亿元,利税6.04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6000元,人均居住面积8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罗田山绿富民文/林永迪张振1996年,湖北省罗田县农村人均林果特纯收入1090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0%;林业创造的财政收入3200万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40%。这是县委、县政府依靠科技发展大林业,实现“山绿”变“山富”带来的显著效果。罗田县委、县...  相似文献   

14.
正深秋,阳光明媚,隆林县岩茶乡龙台村贫困户王乾坤,用后驱动车拉了1000斤烤烟到村收购站,12元1斤,收入1.2万元。2016年,他已卖了烤烟5000斤,纯收入6万元。另外,陆续销售大黑猪10头、清水鸭300只,纯收入2万元。他说,全年已收入8万元,明年两个女儿学费不用愁了。2016年,林业厅扶贫工作队借给他1万元本钱,种植烤烟25亩,还借他2000元买猪苗和鸭苗。  相似文献   

15.
新化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加速山水资源开发的“决定”以来,各级领导从旧的习惯中解脱出来,加大开发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县几年来共营造各种名、优、特、新板栗、枣子、柑桔、水蜜桃、杨梅、杜仲、厚朴、川莲、金银花等干果、小水果、中药材16.2万亩,目前,有30%左右的果树已经开始挂果,累计总产值突破SOO万元。特别是出现了一批“千元山”、“万元庭”的高效林业开发大户。吉庆镇吉庆村第四村民小组组长张光良高标准栽植的8亩红心李,去年创产值812O元。曹家镇天竺村党支部书记袁富仁,从1993年开始,充分利用自留地…  相似文献   

16.
柳家乡凤岭村,是富川瑶族自治县有名的贫困村,多年来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统销。直到1985年,全村的农副业总产值不过3万元,人均年收入仅有78元。 怎样走出困境摆脱贫困?该村所属的柳家乡山上,有几万亩松树,有松树就有松脂可采,就可以生产松香致富。于是,在党支部书记李有全的带领下,凤岭村人打起了生产松香的主意。1986年1月,在乡政府的支持下,自筹3.5万元资金,办起了“柳家松香厂”由于选准了项目,当年就生产松香500吨,实现产值110万元,创税利达6.3万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凤岭村当年的农副业总产值。这使他们坚定了走发展村办企业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1996年竹园村“双喜”临门。一喜是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二喜是被达川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 竹园村地处川东北的大竹县朝阳乡。平均海拔900米以上。全村950余人,有竹林13000亩,耕地499亩,林木覆盖率70%以上。这个村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育林护林,开发竹资源,发展绿色产业,逐步摆脱贫困,跨上致富路的。199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6万元,人均纯收入2445元。竹园村先后被林业部表彰命名为“全国护林先进单位”、“全国先进乡村林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红旗村社组织”、“省级卫生村”。竹园村象一颗熠熠生辉的绿宝石,镶嵌在大巴山折皱带的铜锣山中。  相似文献   

18.
李贤伟 《国土绿化》2009,(11):26-26
享有全国“黄金桃之乡”美誉的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霞峰村,是个有桃园1570亩、1044口人的小村,可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却高达5000元以上,这都归功于霞峰村妇代会主任张爱香。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她勤奋苦学,带领乡亲们依靠科技,脱了贫,致了富。她的故事,在霞峰村传为佳话。谈起张爱香,村民张庆才发自肺腑地说,“我们卖桃挣得的每分钱都带着张爱香的汗水。”  相似文献   

19.
带领村民建设家乡,经过十个春秋的艰苦创业,把一个落后的特困村变成先进致富的“千佳村”,他就是辽宁省朝阳县胜利乡孙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冷怀玉同志(见图1)。 孙家店村位于县西南部大柏山域,很偏僻。全村土地总面积3.1万亩,其中宜林荒山2.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70年代,亩均产粮100公斤,年人均收入40元,非常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洪治村女青年张凤英,在宜昌市食 用菌专家的指导下,成功的摸索出“整草免浸泡栽培鸡腿 菇”高产技术,在200多平方米庭院里生料栽培鸡腿菇鲜销 于市场,走上了科学致富路,1998年纯收入达6万元,年终 被镇政府授予“多种经营带头户”。 在成功的背后,张凤英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创业、历经坎 坷的路。信用社给张凤英优先贷款5000元养鸡,由于不懂鸡 病防治,不到半年,2000只鸡只剩下20只。原来想以此来改变一家人命运,谁知血本无归。张凤英没有灰心。1986年4 月,她在村主任担保下贷款2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