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带系统现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阻隔网络密度低、阻隔带分布不均、防火树种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阻隔网络密度,以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重点的对策。同时对林区道路规格、防火林带网络等级、防火树种选择、防火林带结构与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将林区道路分为3级,生物防火林带分为2级来建设,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后新增林区道路383.67 km,生物防火林带664.93 km,新增后林火阻隔系统总长达2 292.60 km,密度达18.32 m/hm2,与之前9.90 m/hm2的密度相比,得到明显提高,阻隔网络分布更均匀,真正达到提高晋宁县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带系统现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阻隔网络密度低、阻隔带分布不均、防火树种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阻隔网络密度,以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重点的对策。同时对林区道路规格、防火林带网络等级、防火树种选择、防火林带结构与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将林区道路分为3级,生物防火林带分为2级来建设,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后新增林区道路383.67 km,生物防火林带664.93 km,新增后林火阻隔系统总长达2 292.60 km,密度达18.32 m/hm2,与之前9.90 m/hm2的密度相比,得到明显提高,阻隔网络分布更均匀,真正达到提高晋宁县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首先利用相关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叠置分析与缓冲区分析对攀枝花市一般森林火灾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AHP方法对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划分,研究了攀枝花市一般森林火灾影响因子不同的重要性。结果表明:不同因子对一般森林火灾影响区别较大。人为因素总的权重为0.5987,是攀枝花市一般森林火灾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总的权重为0.4013,是其一般森林火灾的次要影响因素。权重居于前三位的影响因子是道路因子、人口因子和居民地因子,权重最小的影响因子为气象因子,仅为0.0369。森林防火部门可将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提高林区人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加强主要道路和居民地附近的森林防火设施建设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森林防火科学管理水平和防控水平的对策,即提高预警监测水平、提升通信水平、加强森林队伍建设、加大装备投入、推进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加强应急道路建设、加强宣传教育等,以期提升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科学管理水平和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首先在森林火险等级的基础上,将道路网络作为关键要素,以时间作为道路的代价,确定每个消防供水设施点的服务范围,分析防火水资源空间分布现状。然后应用DEM模型,对不能满足森林防火需求的区域,提出改进方案,采用面积占优网格模型,以最大覆盖高火险森林区域面积为目标,建立评价模型,对广州市白云区森林防火水资源分布进行整体优化。实践表明在投入很小,仅新增几个供水设施点的情况下就能极大满足森林防火需求,提高森林防火水资源合理配置水平,对预防森林火灾及森林火灾的有效扑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农业电力巡检系统的路径分析算法,并在eSupermap环境下,以某区级农电局电道网数据为例,利用eVC及eSupermap二次开发类库实现了其最短路径和最佳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7.
宋佐海  刘冬彬  张莹 《乡村科技》2023,(11):102-10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大主体,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纽带。森林资源一旦遭到火灾的破坏,将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稳定、富足。因此,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尤为重要。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五岔沟林区为例,分析当地火灾多发的原因和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营林技术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完善防火机制、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资金统筹应用、提高森林防火监测预警能力等5个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旨在不断提高林区防火水平,更好地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森林防火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从福建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与规律分析入手,按照地域分异原则,进行森林防火分区.并在区内以县(市)级为总体,划分森林火险等级,提出不同的森林防火方向、防火设施布局和防范战略对策措施,科学地进行森林防火决策和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9.
朱健 《乡村科技》2023,(12):135-137
森林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森林火灾是对森林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的灾害之一,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安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此,以广东省乳阳林场为例,重点分析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野外火源控制难度较大、森林防火工作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缺乏完善的立体化防火体系、森林管护中防火权责不明确、森林防火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控、推动防火工作信息化建设及部署、建立立体化森林火灾巡查体系、进一步明确森林防火责任、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等对策,以期科学建构现代化的森林防火体系,保护森林资源,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3D的县级森林防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基于县级森林防火的需求,从森林防火指挥需要出发,以森林资源多源数据(遥感图像、GPS数据、地形图、DEM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和防火资源数据等)为基础,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空间性、多元性、多态性的特点,解决了森林防火本底数据中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问题,实现了将RS、GPS、GIS和3D 4种技术有机结合的森林防火指挥的管理模式。对森林防火系统的技术构架进行了分析,对系统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MapX、OpenGL、VC为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县级森林防火系统。   相似文献   

11.
秦岭林区公路在森林防火中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可以保障防火物资和大量人员快速到达火场,可以以防火线的作用预防林火蔓延缩短扑火时间,减少扑火费用和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借用多种形式恢复不能通行的林区公路,注意5个衔接,解决好资金来源问题,合理布局,对森林防火工作、林区经济发展、动植物保护、森林观光旅游、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都有促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泰森多边形的广州市林火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泰森多边形特点引入林火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依据泰森多边形面积越大,林火发生次数越少,则林火发生概率越低,通过克里格插值生成广州市林火易发性分布图,在对道路距离、海拔和坡度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异质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局部参数估计,并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在空间上的作用,以直观地反映林火各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林火易发性变异函数揭示林火的发生主要由地理自然因素和人为随机因素共同作用;林火各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局部存在较强的聚集格局;GWR模型分析结果明显优于OLS模型,各变量回归系数在空间上作用不均匀,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广州市东北部林火易发性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海拔因素呈从北到南正负效应相反的分布,坡度因素呈块状分布,道路因素呈带状、块状空间分布。林业管理部门根据林火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可在林火防控工作上更具针对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林火损失。  相似文献   

13.
欧美国家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火是国际减灾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火灾是对森林健康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之一。阐述了21世纪林业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的林火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以及林火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探讨了世界林火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林火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安康地区森林火险程度不仅受当日14时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风速、24h蒸发量等气象要素控制,而且与前期的温度、相对湿度、降雨及风速均值有关;研究还考虑了季节变化和地面积雪对森林火险的影响。经综合分析,利用true BASIC编写了回归计算程序,得出了3种不同的预报模型。经历史资料检验表明,建立的预报模型适合于安康地区的特点,提出的火险级和预防对策可供生产上采用。  相似文献   

15.
江西森林火灾与火险天气分析及综合预防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引起江西省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受害面积、经济损失的可燃条件、火源条件和具备火灾的火险天气条件,提出了地面道路防火工程、绿色防火工程、黑色防火工程、化学防火工程、加强森林火灾预测预报、建立森林防火池、加强火源管理和加强高科技的应用,使森林防火走向数字化八大综合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干扰因子,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森林和人类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在将云南省划分为5个生态区的基础上,选取了年均风速、年均气温日较差、年均湿润系数作为气象要素指标,年森林受害率作为火灾指标,对1982—2008年云南省各生态区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2—2008年各生态区气候因子变化趋势明显,年均湿润系数、年均风速变化较为同步,整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气温日较差变化存在非同步性。2)1982—2008年各生态区年森林受害率均呈现出反曲线式的显著下降趋势,年森林受害率随时间变化且呈显著的 S函数关系。3)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森林受害率的影响不同,年均风速和年均气温日较差对年森林受害率的影响较大,而年均湿润系数对年森林受害率的影响较小,应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年森林受害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4)由于植被类型、地形地貌等下垫面性质的差异,不同生态区森林火灾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生态Ⅰ区,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海拔较低、人为干扰因素较大,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生态Ⅴ区,植被类型为寒温带针叶林、海拔较高、人口干扰因素较小,气象因子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相对较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应是各影响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进行森林防火区划时,按照生态区划分更为合理,可以为防火部门提供科学的防火决策和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合理运用护林防火技术可以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整体质量,推动林业不断发展。本文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总结了护林防火技术,提出了相关应用对策,以期为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宁夏森林火灾的状况、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宁夏森林火灾防御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森林火灾预防对策,为不断提高宁夏森林火灾防御的综合能力,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提高林火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