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陈莉萍 《农技服务》2003,(12):34-35
<正> (一)牛羊的寄生虫病 1、蠕虫病 包括吸虫、绦虫、线虫病。蠕虫病是寄生虫病中最普遍、危害最大的疾病。吸虫病主要有片形吸虫(尤以肝片吸虫为主),其次为阔盘吸虫、双腔吸虫(重点是矛形吸虫)等。绦虫幼虫病主要有羊囊尾蚴、包虫病、脑多头蚴、细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这些病是绦虫幼虫寄生于牛羊肌肉、肝、肺等处引起的。应以积极预防为主,辅之必要的治疗。常见绦虫成虫病有莫尼茨绦虫病、曲子宫绦  相似文献   

2.
正1绦虫病绦虫病主要是由膜壳绦虫引起水禽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特征性症状为消瘦、腹泻、生长停滞、产蛋率下降,当虫体分泌毒素时,常引起神经症状和虫体阻塞消化道,导致死亡。寄生于鸭、鹅小肠的绦虫种类很多,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是矛形剑带绦虫,多呈地方性流行,各种日龄的鸭、鹅都可感染,对雏鸭、鹅危害特别大。诊断要点:病鸭、鹅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消化功能下降。病鸭、鹅腹泻,排绿色粪便,有时  相似文献   

3.
正1绦虫病寄生于水禽肠道内的绦虫种类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矛形剑带绦虫和皱褶绦虫。绦虫均寄生于鹅小肠内,尤其是十二指肠。大量虫体增殖可造成患鹅贫血、下痢、产蛋下降甚至停产。鹅绦虫病的病原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和皱褶绦虫。矛形剑带绦虫虫体为乳白色,形似矛头,由20~40个节片组成,头节细小,附有4个吸盘,顶端有8个小钩,颈短。虫卵无色,  相似文献   

4.
正鸡住白细胞虫病是卡氏住白细胞虫或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血液细胞和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疾病;鸡绦虫病主要是由四角赖利绦虫、棘沟赖利绦虫和有轮赖利绦虫寄生于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鸡线虫病的常见病原有蛔虫、异刺线虫、小钩锐形线虫、旋锐形线虫、有轮毛细线虫和膨尾毛细线虫等,其中以蛔虫最常见。本文从症状、病变、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释。1住白细胞虫病本病影响产蛋鸡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甚至引起死  相似文献   

5.
<正> 鹅绦虫病由矛形剑带绦虫寄生于雏鹅或中鹅小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当虫体寄生于肠道时,可引起肠道梗阻,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造成鹅群的渐进性消瘦;其分泌的毒素可引起鹅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大批死亡。在养鹅业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介绍羊3种胃肠线虫病(绦虫病、捻转胃虫病、蛇形毛线虫病)的病原、生活史、致病作用、虫卵检查、症状和驱虫方法。羊绦虫病是寄生在山羊、绵羊和牛小肠中的大型绦虫;捻转胃虫病又叫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寄生在羊第四胃和小肠的寄生虫,以食欲不振、消瘦、贫血、颌下水肿为特征;蛇形毛线虫寄生在羊小肠前部,感染率高。以上寄生虫病重在预防,确诊后可参考诊断疗法。1绦虫病本病是寄生在山羊、绵羊和牛小肠中的大型绦虫,因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是鸭绦虫病的多发季节,近期我站门诊陆续诊治多例鸭绦虫病病例,小的5周龄,大至4月龄的鸭均有发生。鸭绦虫病是以矛形剑带绦虫寄生在鸭小肠的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腹泻、生长发育不良,贫血消瘦,死亡。该病诊治一般不准,经解剖即可发现虫体,对症诊治。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5,(13)
<正>农村鸭鹅大都以散养为主,由于散养鸭鹅活动范围大、食性杂、粪便清理不彻底等原因,常造成包括绦虫病在内的寄生虫病发生。特别是夏季,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多雨积水,为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空间,如不做好防治工作,寄生虫病会广泛发生,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生存环境和流行病学鸭鹅常见绦虫病的病原主要是冠状膜壳绦虫、矛形剑带绦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约(75~95)μm×  相似文献   

10.
正羊绦虫病主要是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在羊的小肠内而引起羊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羊感染绦虫病后,常常会掠夺性危害羊的健康,并导致病羊贫血、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常常伴随有下痢症状,有的病羊有时会表现有神经症状(如抽搐、磨牙、旋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阐述了猪3种肠道线虫病(旋毛虫病、绦虫病、姜片吸虫病)的发生、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猪旋毛虫病是由毛形科的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的各部肌肉中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猪绦虫病是由克氏假裸绦虫寄生于猪小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一般症状不明显,严重寄生  相似文献   

12.
<正>犬的绦虫病主要有复殖孔绦虫病、犬豆状带绦虫病和泡状带绦虫病三种。1犬复殖孔绦虫病犬复殖孔绦虫病是由犬复殖孔绦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该虫常感染犬和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殖孔绦虫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泻等。1.1病原该病的病原是囊宫科、复殖孔属的犬复殖孔绦虫,其成虫为小型绦虫,长10~15cm,宽0.3~0.4cm,约有200个节片。头节小,呈亚梨形,横径约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  相似文献   

13.
<正>山羊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山羊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蠕虫病,以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对羔羊危害严重,常引起幼羊腹泻、贫血、消瘦等症状,影响幼羊生长发育,严重者导致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山羊莫尼茨绦虫病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福建省上杭县泮境乡某养羊专业户,存栏羊85只(其中母羊30只)。2012年4月中旬户主陆续发现羔羊食欲  相似文献   

14.
<正>羊寄生虫病主要有,扁形动物门: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矛形歧腔吸虫、中华歧腔吸虫、鹿前后盘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程氏东毕吸虫、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蚴、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中点无卵黄腺绦虫;线形动物门:绵羊毛尾线虫、球鞘毛尾线虫、蛇形毛圆线虫、艾氏毛圆线虫、突尾毛圆线虫、环纹奥斯特  相似文献   

15.
正山羊绦虫病是山羊重要的体内寄生虫病,它包括莫尼茨绦虫病、曲子宫绦虫病和无卵黄腺绦虫病。本市最常见的是莫尼茨绦虫病,本地山羊吞食含似囊尾蚴的地螨而感染,该绦虫寄生山羊小肠内而引起莫尼茨绦虫病。该病对羔羊危害严重,能引起腹泻、贫血、消瘦等症状,严重者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2014年5月曾接诊过一例山羊绦虫病,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养殖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牛羊养殖行业的规模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大,但是在牛羊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疾病,而牛羊绦虫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不仅会对牛羊等牲畜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养殖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对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及其中西治疗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牛羊绦虫病主要是由寄生在牛羊等牲畜小肠的曲子宫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和贝式莫尼茨绦虫等绦虫所引起的慢性的、消耗性寄生虫病。这种疾病对于初生的犊牛和羔羊的危害性较大,如果不对这种疾病进行及时的预防,不仅会对  相似文献   

17.
羊绦虫病主要是由莫尼茨绦虫寄生在羊的小肠内,所引起的消化道蠕虫病。莫尼茨绦虫乳虫乳白色,扁平带状,长约1~6m。成虫不断脱落,含有虫卵的节片随粪便排出,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后,发育成有感染能力的似囊尾蚴,再被羊吃了,就吸附在小肠粘膜上,发育为成虫。症状:①本病最容易侵害8个月以内的幼龄羊;②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贫血,以后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随粪便排出如面条状白色虫体体节;③有的病羊表现痉挛、沉郁和兴奋不安等神经症状,最后消瘦死亡。治疗方法:①硫双二氯酚,每公斤体重35~75mg,配成悬浮液口服;②灌服1%硫酸铜溶液(必须是医…  相似文献   

18.
<正>牛捻转血矛线虫病,又名牛捻转胃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指形长刺线虫等混合寄生引起的牛消化道线虫病。一般情况以捻转血矛线虫致病力最强,流行广,感染量大,危害重。此类寄生虫寄生于牛的消化道内,能  相似文献   

19.
羊绦虫病主要是由莫尼茨绦虫寄生在羊的小肠内所引起的消化道蠕虫病。莫尼茨绦虫乳白色,扁平带状,长约1~6 m。成虫不断脱落含有虫卵的节片随粪便排出,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后,发育成有感染能力的似囊尾蚴,再被羊吃了,就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发育为成虫。 症状:①本病最容易侵害8个月以内的幼龄羊;②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贫血,以后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随粪便排出如面条状白色虫体体节;③有的病羊表现痉挛、沉郁和兴奋不安等神经症状,最后消瘦死亡。 治疗方法:①硫双二氯酚,每kg体重35~75 mg,配成悬浮液口服;②灌服1%硫酸铜溶液(必须是医药  相似文献   

20.
<正>鸡绦虫病是由赖利属的多种绦虫寄生于鸡的小肠中引起的,常见的赖利绦虫有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有轮赖利绦虫3种。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染,雏鸡易感性最强,常引起生长发育不良或死亡。该病多发于夏秋多雨季节,发病时间短,遇到热应激时可造成无明显症状的健康鸡猝死,高产蛋鸡多发,多数以为是热应激致死。笔者曾经遇到过十几家养殖户的鸡在夏季不明原因地死亡,被误诊为热应激、非典型新城疫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