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水稻育种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7年以来,日本由于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及新型栽培技术的开发,水稻产量获得突飞猛进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们饮食习惯发生变化,稻米的消费量减少,出现稻米过剩。因此,稻米的育种目标转向稳产、高产、优质。多年来,在日本国立研究机构、地方育种试验场以及民间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其高产水稻品种的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优质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一、品种种植面积动向及其问题1956年有成的越光品种,自1979年种植面积达顶峰以来.已经有ZO余年连续保持首位,最近已占粳稻品种种植面积的1/3,日本育种家以越光为亲本材料,育成了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湘西自治州水稻品种(组合)的分布特点、种植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是:以引为主,引育结合,实行品种有偿使用;严格品种审定制度和开展超前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稻品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3%的人口,其中,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SO年代后期矮秆水稻和7O年代初杂交水稻的育成是水稻育种的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O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亩产25O公斤和300公斤的“台阶”。其后,随着良种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40O公斤的水平。但是,此后由于育种材料缺乏和技术创新进展的缓慢,使新育成的品种和组合,只在抗性、米质或农艺性状等单方面有所提高,而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上并无… 相似文献
4.
5.
1 育种现状“六五”开始,全省开展了水稻育种协作攻关,在省科委、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的关心、支持和组织领导下,南平市农科所不断充实科研力量,努力改进研究手段,逐步提高了育种效率,历经20a的潜心研究与材料积累,新品种选育已进入了一个新品种(组合)层出不穷,后备材料愈加丰富的新时期,对粮食生产日益发挥出作用。“六五”以来育成并通过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或鉴定的新品种共有12个(其中90年代后育成的占了10个,而“九五”期间就有7个品种通过审定或鉴定),累积推广种植867万hm2,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1 主要育种成果111 早籼119… 相似文献
6.
7.
寒地生态条件下水稻育种方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寒地水稻育种现状及主要生态环境情况介绍,探讨今后水稻育种方向:明确育种目标,科学运用育种途径和方法,创新和有效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做好新品种展示推广,为水稻育种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与水稻育种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全球气候的变化,引起国内外气象学家、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及植物遗传学家的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何?对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稻米生产会有何影响呢?特别是在水稻品种的布局和品种的选育方面,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就此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10.
11.
13.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省建国以来水稻育种工作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绩,特别对近20年育成品种的特点,水平及育种对水稻生产发展的巨大作用做了详细的论述。近而,从40余年的育种成就中总结出六条对未来育种有借鉴作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品质,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减,土质恶化,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日趋严重,粮食供求出现很大的反差。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0.18hm^2下降到今天的0.1hm^2。据科学家测算,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15亿,那时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0.07hm^2,我国人口的增长一直要持续到2044年。 相似文献
15.
水稻大粒型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祥鹏(漳州市农科所漳州3631009)从六十年代开始探索水稻大粒型育种,提高水稻单产的途径,为使今后育种工作做得更好,将研究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作一概述。并提出今后水稻育种设想,供参考。一、大懂型育种概况自五十年代末开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及其特点,对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在水稻主基因、抗病虫基因的转移和聚合、QTI.改良和杂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水稻百年育种史上,水稻育种工作者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培育出了一系列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1919—1949年期间,培育出了我国第1个大面积推广品种中大帽子头,世界上第1个具有野生稻血缘品种并开创国内水稻杂交育种先河的中山1号,以及推广面积最大的改良品种南特号。1950—1979年期间,培育出了以“绿色革命”为标志的矮脚南特、珍珠矮11、广陆矮4号、桂朝2号等为代表的矮秆耐肥的高产水稻品种。1973年以袁隆平领导的全国水稻杂优利用协作组成功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开始杂交水稻的产业化应用;此期间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8年推广面积达到297.9万hm2。1980年以后,育成了常规稻品种浙辐802、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超级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等。进入21世纪,育成以超级稻品种甬优系列品种、Y两优1号等为代表的高产品种,以中嘉早17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多功能水稻成为我国稻区的主导品种。展望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育具有健康、环保等特性的优质高产多功能品种将成为水稻育种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从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诱变效果、转基因效果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别阐明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实用性、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新颖性、在创造远缘水稻新种质中的特殊性和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认为低能离子束作为一种能有效地改造生物体遗传特性的新的诱变源具有诱变率高、突变谱广和诱变损伤轻等优点;作为异源遗传物质转移的中介,低能离子束的介导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试验结果所肯定。 相似文献
19.
佳木斯地区属寒地稻作区,在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为选用适宜的品种,生产优质稻米,在水稻品种的熟期、优质、丰产性、抗病性、种子级别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适合寒地稻作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