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竹青 《中国麻作》2001,23(1):7-8,18
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液,浸苎麻嫩枝,然后扦插,生根多,成活率高,移植后成活快,收获早、效益高,与常规嫩枝扦插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液,浸苎麻嫩枝,然后扦插,生根多,成活率高,移植后成活快,收获早、效益高,与常规嫩枝扦插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喷雾装置形成高湿度的环境,并在露天全光照条件下,将苎麻嫩枝插入以砻糠灰为介质的苗床中。夏季高温时5~6天即可生根成苗。每平方米可扦插270株嫩枝,具有设备简单、方法简便、扦插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质和季节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12种基质类型和在4个不同季节,分别开展了我国Ⅱ级珍稀濒危树种闽楠的嫩枝扦插试验,探究不同基质类型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加快闽楠人工栽培技术发展以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泥炭(50%)+蛭石(50%)](V/V)为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首选基质。不同季节扦插对闽楠嫩枝插穗生根性状具有显著影响,春季扦插效果最佳,其次是秋季和冬季,而夏季扦插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喷雾装置形成高湿度的环境,并在露天全光照条件下,将苎麻嫩枝插入以砻糠灰为介质的苗床中。夏季高温时5~6天即可生根成苗。每平方米可扦插270株嫩枝,具有设备简单、方法简便、扦插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青檀嫩枝扦插的成活率。[方法]以青檀嫩枝为试材,研究不同激素浓度、插穗不同长度和粗度以及不同扦插基质对青檀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NAA1 000 mg/L处理过的嫩枝枝条生根率最高,为92.1%;长度为13 cm以上、粗度为0.5~0.7 cm的插穗扦插后各方面表现最好;利用草炭土+珍珠岩=1∶1的混合基质进行扦插,其生根状况明显好于中河沙和普通园土。[结论]研究结果为青檀嫩枝扦插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嫩枝扦插育苗是黑果腺肋花楸育苗的重要手段,该文从扦插前穗材准备、苗床设计、枝条采集、插穗制作和扦插后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起苗分级、苗木包装等方面对嫩枝扦插育苗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大幅度提高扦插成活率、苗木茁壮、林相整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苎麻嫩枝(梢)扦插繁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但尚停留在水培生根、营养钵育苗、再大田定植阶段,而将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成活后移栽大田未见有报道。我区苎麻科技人员在水培生根方法启发下,1983年进行了苎麻嫩枝(梢)  相似文献   

9.
陈祥雨 《中国麻作》1985,(4):30-30,44
苎麻嫩枝(梢)扦插繁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但尚停留在水培生根、营养钵育苗、再大田定植阶段,而将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成活后移栽大田未见有报道。我区苎麻科技人员在水培生根方法启发下,1983年进行了苎麻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的探索,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白玉仙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饶  朱焕明  刘慧平  吴锡金  毛昌会  叶有奇 《茶叶》2010,36(1):19-20,18
通过对时间、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插穗部位4个因素对白玉仙茶两个品系进行扦插繁殖研究。结果表明白玉仙茶Ⅱ扦插成活率比白玉仙茶Ⅰ高15%,且生长势明显;夏季嫩枝扦插,分别比白玉仙茶Ⅰ冬季和春季扦插成活率提高13%和23%,但对白玉仙茶Ⅱ作用不明显;扦插基质为1/2普通苗床土+1/2黄沙的成活率比全部用黄心土的约高5%;合适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对扦插成活促进明显,但高浓度反而有抑制作用;插穗部位几乎不影响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葛可扦插繁殖,自然生长情况下,块根的数量多,块根单个重小,商品性较差。利用嫩枝及一年生枝下端圆口与斜口扦插进行对比,探讨繁殖材料下端切口形状对葛根块根数量、形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枝单节斜切扦插单株块根数量平均为1.5个,块根形状较好,呈长球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达28 350 kg/hm2。  相似文献   

12.
全光雾喷法扦插育苗是近几年应用较多的快速育苗技术,它具有生根快、繁殖率高的特点,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苗木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对刺玫果分别用普通扦插和全光雾喷法进行夏季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2×10-5g/mL的IBA浸泡16小时处理的插穗使用全光雾插法生根率可高达96%。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红叶石楠嫩枝沙床扦插中苗床建立、插穗剪取与处理、扦插、扦插后的温度、湿度、光照控制、通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的介绍,旨在为广大育苗户提供一种简易、快速、有效的育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1年生嫩枝为扦插材料,探讨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及生根粉1号(ABT)对插穗抽叶特性和生根特性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处理组合的扦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处理显著影响嫩枝插穗的抽叶率、新叶数量、新叶面积等抽叶特性指标,以及生根率、偏根率、不定根数量、不定根体积、侧根数量和侧根长度等生根特性指标,但对宿叶率影响不显著。不同激素处理下嫩枝插穗的抽叶率和生根率分别为21.7%~66.7%和43.3%~98.3%,而对照处理的抽叶率和生根率均为0。基于隶属函数值法综合分析,激素处理对扦插效果的促进作用依次为NAA>ABT>IBA。NAA处理插穗的抽叶率和生根率均值为62.1%和95.4%,分别比ABT处理增加47.5%和30.2%,比IBA处理增加62.0%和57.9%。综合分析,红厚壳嫩枝扦插的最佳处理组合为1000 mg/L NAA,其抽叶率为61.7%,生根率为95.0%。  相似文献   

15.
苎麻自然水面育苗繁殖技术简报彭芬根,廖晃,邓思忠,翟水金(江西省宜春市农业局336000)(江西省宜春市楠木乡农技站)苎麻嫩枝喷雾全光照扦插繁殖方法等较好地协调了苎麻茎梢扦插生根成活所需的光温水条件,提高了繁殖系数,降低了成本。但需要大量器皿,需要加...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ABT1号生根粉的五个处理浓度均能有效地促进嫩枝的发根,其根势较强,并能显著提高其扦插成活率。在诸处理中,以50ppm溶液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ABT1号生根粉的五个处理浓度均能有效地促进嫩枝的发展,其根热较强,并能显著提高其扦插成活率。在诸处理中,以50ppm溶液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唐守伟  严文淦 《中国麻作》1988,(2):15-17,F003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但老法无性繁殖系数低,且影响老麻生产。我国许多学者先后研究,推广了利用地下茎细切繁殖,利用成熟地上茎离体压条繁殖和嫩枝茎梢扦插繁殖等,对生产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苎麻无性繁殖系数,减少对老麻园生产的影响,1985-1986年,我们成功地研究了苎麻叶(带芽原基)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种性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国内外均以地下茎切段和切块直接栽植,或利用成熟地上茎切段扦插和水插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但繁殖系数低,且影响老麻园生产收益。近十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又先后研究、推广了细切种根、离体压条、嫩枝、茎梢带叶水插、砂  相似文献   

20.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但老法无性繁殖系数低,且影响老麻生产。我国许多学者先后研究,推广了利用地下茎细切繁殖,利用成熟地上茎离体压条繁殖和嫩枝茎梢扦插繁殖等,对生产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些麻无性繁殖系数,减少对老麻园生产的影响,1985~1986年,我们成功地研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