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安徽省近年来引进的红麻新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分析各品种在安徽省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得出KB2、闽红298、浙江402等品种比对照Ⅰ74-3增产4.85~10.08%.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比对照Ⅱ青皮3号增产8.55~14.26%,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且各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均优于两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红麻新品种H318出苗早、生长速度快、现蕾与开花特迟,植株高大粗壮,整齐度好,纤维产量高,抗旱、抗倒伏等性能明显地优于对照中红麻10号,平均纤维产量(干生皮)达到6589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9.97%,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特别适宜于在安徽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H368在安徽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了解该品种在本省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该试验结果表明,中麻所选育的杂交红麻新品种H368出苗早,生长速度快,现蕾、开花特迟,种植高大硬朗,整齐度好,纤维产量高,抗旱、抗倒伏等性能明显地优于对照品种福红951,两年全国区试平均纤维产量达到6304 kg/hm2,比对照品种福红951增产18.52%,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2年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达到6350kg/hm2,特别适宜于在安徽麻区各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由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提供的8个红麻新品种,在我所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表现及纤维产量分析得出:H368(R6)、H328(R5)、中红麻16(R4)分别比对照增产18.52%、15.67%、12.82%,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适合安徽麻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6.
福红3号系福建农业大学1982年以非洲裂叶与722杂交,采用混合系谱法和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育种新技术,于1990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1991~1992年通过了福建省红麻区试鉴定,平均比对照粤743增产16.12%;1991~1994年福红3号在全国多年多点对比试验鉴定,分别比青皮3号增产20.6%,比粤743增产15.6%.其表现丰产性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并且纤维品质及抗病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引进的12份红麻新品种在福建福安进行多年多点丰产性对比试验鉴定和生产性对比示范,并分别以粤743,青皮3号为对照,结果表明,福红951、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1号、福红15号、金光无刺2号等6个品种,原麻产量比对照粤743增高14.4%-27%,其中福红3号、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5号比对照粤743增产20%以上;干茎产量比对照粤743增产9.15%-26%,其中福红3号、福红951、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5号比对照粤743增产16%以上。上述这几个品种是麻纺与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品种。栽培特性研究表明,在福建福安以4月下旬播种比较有利于一播全苗,4月底至5月底为苗期,日平均生长量为1.8cm;6月初至7月中旬为红麻旺长期,日平均增长量达4.75cm,7月中旬-9月中旬为稳长期,日平均生长量为2cm。在栽培上宜在5月底重施旺长肥,7月中旬后酌施稳长肥,以满足高产群体对肥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2003-2004年红麻新品种(系)区试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2004年福建省红麻新品种联合区试试验,由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参试红麻新品种8个,以粤743和红引135为对照,在福建省5县市设点鉴定,对参试各品种的原麻产量进行方差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Finlay的品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估算,结果表明供试中福红992产量居区试首位,平均每公顷原麻产量达7778kg,比对照粤743增产25.7%;其次为福红15号、福红14号、福红11号、福红13号平均每公顷原麻产量分别为7295kg、7283kg、7241kg和7189kg,分别比对照粤743增产17.9%、17.7%、17.0%、和16.2%,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金光2号和闽红964也比对照粤743增产9.6%和8.3%,也达极显著水平。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品种稳定性、抗病性和品质也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红麻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估测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娜  祁建民 《中国麻作》1995,17(2):19-21
  相似文献   

10.
11.
本研究对引进的12份红麻新品种在福建福安进行多年多点丰产性对比试验鉴定和生产性对比示范,并分别以粤743,青皮3号为对照,结果表明,福红951、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1号、福红15号、金光无刺2号等 6个品种,原麻产量比对照粤 743增高14.4%-27%,其中福红3号、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5号比对照粤 743增产20%以上;干茎产量比对照粤743增产9.15%-26%,其中福红3号、福红951、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5号比对照粤743增产16%以上.上述这几个品种是麻纺与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品种.栽培特性研究表明,在福建福安以4月下旬播种比较有利于一播全苗,4月底至 5月底为苗期,日平均生长量为1.8cm;6月初至7月中旬为红麻旺长期,日平均增长量达4.75cm,7月中旬-9月中旬为稳长期,日平均生长量为2cm.在栽培上宜在5月底重施旺长肥,7月中旬后酌施稳长肥,以满足高产群体对肥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楚雄州复杂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选育和引进适合楚雄州特殊生态条件的玉米新品种,为了对2008年楚雄州自育品种和引进新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准确掌握新品种的特性,特别是产量性状、抗病性、抗逆性,结果表明10个参试品种中,8个较对照增产,其中6(CSB-7、CSB-8、CSB-9、CSB-1、CSB-5和CSB-3)比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CSB-4、CSB-6比会单4号增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省1991—1992年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估测和评价6个供试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福红2号、福红3号、福红4号分别比对照粤74一3增产21.3%、16.12%和13.17%,增产达显著标准,其回归系数b<1,炭疽病发病率低于5.6%,表现产量高、稳定性好、抗病力强。而福红1号比粤74—3早熟30天,增产7.89%,炭疽病病指4.72%,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病、中熟(偏迟)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高产抗病强适应性红麻新品种福红3号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福红3号系福建农业大学1982年以非洲裂叶与722杂交,采用混合系谱法和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育种新技术,于1990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1991~1992年通过了福建省红麻区试鉴定,平均比对照粤743增产16.12%;1991~1994年福红3号在全国多年多点对比试验鉴定,分别比青皮3号增产20.6%,比粤743增产15.6%。其表现丰产性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并且纤维品质及抗病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2003-2004年红麻新品种(系)区试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福建省红麻新品种联合区试试验,由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参试红麻新品种8个,以粤743和红引135为对照,在福建省5县市设点鉴定,对参试各品种的原麻产量进行方差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Finlay的品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估算,结果表明供试中福红992产量居区试首位,平均每公顷原麻产量达7778kg,比对照粤743增产25.7%;其次为福红15号、福红14号、福红11号、福红13号平均每公顷原麻产量分别为7295kg、7283kg、7241kg和7189kg,分别比对照粤743增产17.9%、17.7%、17.0%、和16.2%,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金光2号和闽红964也比对照粤743增产9.6%和8.3%,也达极显著水平.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品种稳定性、抗病性和品质也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福红15号系福建农林大学以福红2号与福红952为亲本,采用混合系谱法和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育种新技术,于2002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2003—2004年通过了福建省红麻新品种联合区试鉴定,平均原麻产量为7295kg/hm^2,比对照粤743增产18.1%,而且抗病性及品种稳定性在各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福红15号在生产性示范中表现丰产性高、抗逆性强、稳定性好、适应性广,是综合性状优良的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顷,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顷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顷,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抗病强适应性广红麻新品种"中红麻1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项,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项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项,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2009—2010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产量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4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4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其静态稳定性一般,在适宜环境下可对该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根据毕粳44品种特点,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创造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