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根据亚麻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选育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出麻率高、纤维品质好的亚麻新品种,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满足各亚麻原料厂对亚麻良种的需求,在各县亚麻原料厂及良种场进行亚麻新品系区域试验,进一步鉴定近年来我省亚麻新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及纤维品质,促进亚麻种植业、原料加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以便为生产上推广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亚麻新品系96-676、96-1862、2003-2进行全省区域试验,测定各品系的原茎、纤维和种子产量。通过对纤维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各品系在各试验点的表现不同,明确各品系在种植区内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选择纤维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亚麻新品种,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亚麻新品系96-676、96-1862、2003-2进行全省区域试验,测定各品系的原茎、纤维和种子产量.通过对纤维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各品系在各试验点的表现不同,明确各品系在种植区内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选择纤维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亚麻新品种,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缓解我国纤维资源短缺,解决纺织原料不足和产品质量低劣问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麻纺工业生产,我所以高产、优质、高抗为目标、经过9年的选育工作,于1995年育成了原茎、纤维、种子同步增产、品质好、抗逆性强的内纤亚一号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干199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推广。一、选育经过内纤亚一号是利用从黑龙江省农科院经作所引进的亚麻新品系“86—7”通过系统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1987年从“86一7”良种田里选出株形好、经济性状好的优良单株600个,单脱单存。1988年进行株行圃鉴定(每株种一行…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省已育成一批丰产、出麻率高、抗逆性强的亚麻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基本可以满足我省亚麻生产的需要。但由于原料加工和麻纺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选育出麻率高、纤维强度大、分裂适宜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亚麻新品种已是当务之急,它直接关系到我省亚麻生产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1987—1989年江西省苎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程序之一。为了鉴定我所选育的苧麻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以及纤维品质等,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良种提供科学依据,在江西宜春地区苧麻研究所主持下,1987~1989年在江西省宜春、瑞昌、上高、分宜4市,进行了苧麻新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年对7个红麻常规品系进行了全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KB2品种的丰产性特好,比推广良种7804每亩增产熟麻55.65公斤,增产22.42%,差异达极显著。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生育性能稳定,生产上栽培一般不会出现早花。适应在全省麻区推广种植。光钝感品种KB6纤维产量比对照7804增产11.08%,在红麻光温育种上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选育经过目前我省已育成一批丰产、出麻率高、抗逆性强的亚麻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基本可以满足我省亚麻生产的需要。但由于原料加工和麻纺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选育出麻率高、纤维强度大、分裂适宜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亚麻新品种已是当务之急,它直接关系到我省亚麻生产的前途。  相似文献   

9.
棉花区试的主要目的是对育成或引进的棉花新品系(种)的特征、特性、应用价值、适宜种植区域和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进行多年多点系统研究和总结。通过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多)年多点试验,在春播、麦棉套种或与其它作物配套栽培条件下,鉴定杂交棉参试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早熟性、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等,为杂交棉新品系的生产试验、品种审定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邹奎  许乃银 《江西棉花》2009,31(5):49-52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系)在长江流域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国家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亚麻纤维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亚麻的纤维产质量,满足亚麻纺织工业的需要,是亚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纤维的产质是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品种等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选取主要栽培措施,作为试验的主要因素;选用优良新品系“82~2068”(平均增产15%)为试验用种。采用旋转设计,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江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A组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江西省育成或引进的棉花新品种(系)在江西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和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及生产利用价值,为江西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亚麻缺钾症状表现越来越明显。造成出麻率和纤维品质下降,倒伏现象较严重。据亚麻原料厂反映,近年来出麻率下降2%左右,纤维号下降1~2  相似文献   

14.
何裕昌 《中国麻作》1982,(1):41-43,46
多年来,我省亚麻育种科学工作者,采用杂交育种和人工诱变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一批纤维用亚麻良种,这些优良品种对我省纤维用亚麻生产的发展,提高单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新疆亚麻生产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我区自育和引进的优质亚麻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种植区域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进行鉴定。伊犁亚麻试验站在具有代表性的伊宁市、昭苏县、新源县和尼勒克县4个传统亚麻种植区进行多年多点区域试验。由2011及2012年的试验结果可看出:品系2011-4和N-22在两年四个点的综合评价较好,表现较突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江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A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江西省育成或引进的棉花新品种(系)在江西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和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及生产利用价值,为江西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邹奎  许乃银 《江西棉花》2009,31(4):44-47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系)在长江流域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国家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许乃银  邹奎 《江西棉花》2009,31(6):33-36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系)在长江流域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国家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B组)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系)在长江流域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国家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B组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系)在长江流域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国家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