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项试验是在土壤中含有不同浓度有效磷的条件下,研究两种VA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 和Glomus epigaeum)对药用植物曼陀罗的生长、元素(N、P、K、Ca、Mg、S、Cu、Zn、Fe、Mn、Mo、Na、Al、Ba、Cd、Ni、Pb、Co、B、Ti、和Cr)吸收及合成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菌根真菌都能有效地促进曼陀罗的生长,增加对磷、硫等元素的吸收,降低镉、铅在植物体中的含量,提高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浓度。VA菌根对曼陀罗药用有效成分影响可能与因共生而引起的代谢变化有关。尤其是与植株激素有关。本文讨论了药用植物接种VA菌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VA菌根对芒果、龙眼、荔枝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灭菌的赤红壤和塘泥上生长的芒果、龙眼、荔枝的幼苗接种以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caledonicm;Glomus ciricola后,结果表明,VA菌根真菌对共生植物有不同的特殊性,反这亦然,不同共生植物也显示出对菌根的依赖性。各种菌根真菌可影响共生植物对磷元素和其它矿质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VA菌根对酸枣实生苗吸收土壤磷锌铁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利用三室隔网盆栽方法,将土壤分为根系吸收区和菌丝吸收区,研究了VA菌根对酸枣实生苗生长、吸收土壤磷、锌、铁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促进了植株对土壤磷、锌的吸收。菌丝吸磷量随外室施磷浓度增加而增加。VA菌根对植株体内铁元素的浓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磷条件下VAM对桃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高磷条件下对VA菌根真菌对桃实生苗(Prunus persica Sieb.et Zucc.)的生长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土壤灭菌后接种VA菌根真菌增加桃实生苗的叶面积、叶片干重,促进Zn、B等元素的吸收;土壤不灭菌接种VA菌根真菌效果不很显著。实验认为高磷条件下,接种Glomus epigaeum对于桃实生苗体内各元素的吸收和协调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种土壤中VA菌根真菌对豆类作物侵染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黄棕壤、两合土、沙土3种土壤中均有 VA 菌根真菌的存在,都以球孢霉属(Glomus)为主,以 Gl.fecundisporum 和 Gl.mosseae 为优势种。VA 菌根真菌对绿豆的侵染随绿豆苗的生长而逐步上升,到苗龄30天左右达高峰,以后保持相对稳定。3种土壤中 VA 菌根真菌的数量依次为黄棕壤、两合土、沙土,与对绿豆的侵染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栽种一季绿豆后,各土壤中的 VA 菌孢子数增加4倍左右。生长40天的菌根化植株地上部的干重和含磷量均高于对照植株,表明了 VA 菌根有增进吸磷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菌根真菌与根际微生物间的关系及其对宿主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菌根真菌与根际微生物间的关系及其对宿主植物的影响是近年来菌根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影响菌根形成、发育和功能的主要根际因子有根系分泌物、其它微生物及其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拮抗作用或刺激作用)。菌根真菌与土壤微生物混合接种对宿主的生长和营养有积极意义。VA菌根真菌由于可大大改善宿主植物的磷营养状况,促进根瘤的形成,因而与根瘤菌混合接种可对宿主植物不但在生长方面,而且在抗逆生理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内外对VA菌根与外生菌根混合接种的研究,多集中在两种菌根的关系及其对林木生长的 影响方面,但有关菌根混合接种对  相似文献   

7.
VA菌根对菜豆磷素营养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盆栽试验表明,在含磷量低的灰棕紫泥上,接种VA菌根(Glomus epigaeus)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磷素营养和生长有明显的正效应。VA菌根加磷与磷处理之间以及VA菌根与对照之间的株高,茎叶千重,再分枝等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叶面积、根干重、豆荚产量和再分枝数,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几接种VA的植株,含磷量都高于未接种VA菌根的株株,表明VA菌根能加强菜豆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大豆VA菌根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菌根真菌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起到增产效果,对粮食、油料等作物的效应在室内盆栽试验及少数田间试验中已得到肯定,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的文献,着重论述了接种VA菌根真菌对大豆氮、磷等养分的吸收利用及生长的影响,并阐述了大豆VA菌根的应用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和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单子叶植物小麦和双子叶植物大豆为试验材料,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研究这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和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这两种菌根真菌显著地促进了大豆的生长。丛枝菌根真菌能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进而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提高其生物量,尤其是接种Glomus versiforme,表现更为突出。而两种真菌虽均能侵染小麦,但对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因而生物量增加不明显。说明不同作物对菌根的依赖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VA菌根与植物的磷素营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VA菌根真菌为分布最广的内生菌根,它能和多数植物形成共生体系,促进这些植物对多种矿质元素尤其是P和N的吸收。本文综述了VA菌根与植物的P素吸收、土壤含P量及土施P肥对VA菌根生长和侵染的影响,VA菌根促进植物P吸收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应在加强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筛选不同生态环境下,尤其是不同P水平下的优良VA菌根菌种,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1.
VA菌根真菌对大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盆栽法研究了2种VA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和G.caledonium对大蒜Alliumsativum营养生和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真菌均可侵染大蒜根系,但不同菌种的侵染率及大蒜的生长反应不同,以G.mosseae对大蒜的接种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2.
刘兰泉  杨成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37-10838,10841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13种主产中药材中VA菌根真菌主要种类及感染情况。[方法]采集重庆市主产13种中药材植物根际土壤,对其中的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13种中药材植物根际土壤中均有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布,从中分离并鉴定出10种VA菌根真菌,以玄参根际土壤中的VA菌根真菌种类最多,达7种;乌头根际土壤VA菌根真菌孢子密度最高,为118.5个/g,白芷最低,为11.3个/g;13种中药材均能感染VA菌根,与VA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其中玉竹感染率最高,为82.29%。[结论]重庆市主产的13种中药材中VA菌根资源丰富,感染情况随药材种类的不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VA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形成的共生体系,大多数植物能受VA菌根真菌的感染。菌根的形成可明显地改善寄主植物对土壤中磷、锌、铜、钙等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尤其在缺磷土壤中效果更加显著。Mosse接种VA菌根真菌曾使苹果苗的吸磷量比不接种的对照高21倍。用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同时接种豆科植物,也显著提高了固氮酶活性。国内外针对特定寄主植物,如:柑桔、烟草等进行了VA菌根真菌优良菌种的筛选。美国把分离的VA菌根真菌用于柑桔生产明显提高了产量,降低了磷肥施用量,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大部分棉区土壤不同程度缺磷,限制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本研究试图分离和筛选出棉花VA菌根真菌的优良菌株,通过活体寄主植物大量繁殖,在制备营养钵时进行人工接种,促进棉苗生长,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盈。本文仅报道VA菌根对棉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植物生长、根系可塑性及养分吸收,而与植物共生的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改变植物个体和种间养分资源的分配,具有协调种间竞争的潜力.以我国北方草甸草原建群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混生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及独行菜(Lepidium spetalum)为供试植物,通过模拟盆栽试验,研究了土著菌根真菌和混生植物对羊草生长、根系形态及磷营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著菌根真菌能够与羊草及紫花苜蓿形成良好共生,而独行菜根内基本未形成菌根共生结构.土著菌根真菌显著降低了羊草及独行菜的生物量,但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混种紫花苜蓿显著促进了羊草的生长,而混种独行菜则显著抑制了羊草的生长.土著菌根真菌对羊草根系形态的影响表现出与植株生物量类似的趋势,但不同混生植物对羊草根系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土著菌根真菌和混生植物对羊草植株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与混生植物相比,羊草具有较高的比根长和磷吸收能力,这也解释了其负向菌根依赖性.研究证实了菌根真菌和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均是影响草原优势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其交互作用对于科学管理草地生态系统,维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丛枝菌根真菌对改善植物磷素营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广泛分布于各陆地生态系统,可与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互惠共生。大量研究已经广泛证实,AM真菌可以改善宿主植物营养状况,尤其是磷素营养。AM真菌能够促进植物对土壤磷的吸收,但同时菌根效应受土壤磷状况和植物磷素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总结了AM真菌对土壤磷吸收转运机制,AM真菌改善植物磷营养的机理,以及土壤磷水平和磷形态对菌根效应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 :Glomusmosseae,Glomusversiforme和Gigasporarosea和施肥对香椿 [Toonasinensis (A .Juss)Roem]实生苗生长和菌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促进香椿苗的生长 ,施磷肥也能促进其生长 ,以菌根真菌加磷肥的香椿苗生长量最大 ,而施磷肥降低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  相似文献   

17.
对曼陀罗人工栽培前后的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等抗性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曼陀罗的3种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均低于野生的,且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这些变化均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曼陀罗叶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出21个色谱峰,鉴定出18个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1.26%。结果显示:曼陀罗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其中以二十一烷、二十三烷和二十四烷的含量为最高,分别为12.20%、11.15%和11.59%。  相似文献   

19.
以有机磷为磷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丛枝菌根真菌(AMF)和双接种对大豆吸收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肥处理植株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40%、7.28%和5.84%;双接种和单接种AMF真菌,大豆单个根瘤鲜重和单个根瘤干重显著增加;双接种比单接种真菌,大豆菌根侵染率显著提高。与相应的不接种对照相比,植酸钠和卵磷脂双接种处理植株吸磷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4.96%和33.78%,表明有机磷源双接种可显著提高植株有机磷的利用能力。菌根真菌和固氮微生物双接种对促进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