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用杏具有很强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非常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恢复生态系统和发展农村经济。但仁用杏往往座果率低,产量不稳,影响仁用杏产业的发展。综合叙述了对仁用杏开花、座果规律的研究;从内因和外因方面揭示落花落果原因,特别是春季冻害对仁用杏落花的影响;并提出保花保果措施和方法.如水分和养分管理、树体管理、化学技术措施等。重点希望可以解决仁用杏的低温冻害等问题,为生产中提高仁用杏的座果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毛乌素沙地仁用杏晚霜冻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熏烟法、灌水施肥、整形修剪、抗寒品种高接换优、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有效避免榆林地区仁用杏晚霜冻害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仁用杏有很强的抗逆性,是中国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特色经济林木,尤其适宜自然条件恶劣的"三北"地区发展。近年来,仁用杏生产发展迅速,苗木培育、越冬防寒和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产中仍广泛存在花器官发育不全、花期和幼果期冻害、水分胁迫严重等问题,而与此相关的有效调控措施及内在机理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综述了中国仁用杏的花器官败育、营养元素利用、抗旱生理及抗寒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仁用杏栽培管理技术与相关生理特性间的关系及生理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仁用杏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位于辽西北、辽东北的辽宁省建平县和清原县的寒带地区,近几年因调整产业结构,果树的栽培面积大幅度增加,尤以仁用杏、南果梨、晚红李栽培面积较大。到2006年止,建平县、清原县已经发展仁用杏、南果梨和晚红李6500hm^2。近几年随着气候变暖,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加之仁用杏、南果梨、晚红李均为花期较早的树种,导致花期冻害,轻则影响当年产量,  相似文献   

5.
仁用杏是以取仁为主要产品的杏品系之一,龙王帽是其中一个主要代表品种。2005年,从河北涿鹿引进龙王帽等仁用杏品种,在会宁县东山林场建立仁用杏良种繁育基地2.67 hm2,经过3年的繁育试验,5年的仁用杏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基本上掌握了仁用杏在黄土丘陵区的繁育技术要点及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数据,为会宁县发展仁用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高仁用杏坐果率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仁用杏抗旱、耐寒、耐瘠薄,适应范围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杏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但在北方的气候条件下,其坐果率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当地仁用杏影响坐果率因素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发展仁用杏的白玉山区,缺水、寒冷成为该区发展仁用杏的一大障碍。鉴于此,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和参考有关资料,对仁用杏抗旱节水防寒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该项技术主要可归纳为:整地蓄水保墒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基础;起苗、分级和保湿是保证仁用杏树成活率的关键;另外还有简单防寒抗旱栽培技术和幼苗抗旱管护;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8.
平凉市退耕地栽培仁用杏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平凉市地面气象要素资料与退耕区土壤条件等资料,对在退耕区发展仁用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议论。结果表明,平凉市退耕区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与仁用杏的生物学特性基本吻合,是仁用杏的适宜栽培区,并针对存在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应对措施,还提出了实现仁用杏树区域化、管理集约化、生产经营绿色化、集水有效利用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仁用杏营养丰富,有食用、药用的功效,也是营造经济林、防护林的良好树种。本文简述了仁用杏的生育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育苗技术,以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1选用优良品种仁用杏品种可选用大扁、次扁、一窝蜂、白玉扁、申铃扁.授粉树选山杏、串枝红. 2园地选择仁用杏主要适宜在年平均气温6~12℃的地区,冬季最低温-38℃地方仍可越冬.对土壤适应性很强,抗寒、抗旱、耐瘠薄,在平原、沙荒、丘陵荒山、坡地梯田、田旁隙地都能丰产.主要影响生产的问题是花期和幼果期的晚霜冻,选择园地时一定要注意小气候条件,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地形开阔的坡田、梯田,避开风口,迎风坡面和低洼地方,防治春季寒流侵袭和晚霜冷空气沉积造成冻花冻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SSR分子标记评价仁用杏遗传多样性,并利用SSR标记鉴别仁用杏品种,构建仁用杏SSR指纹图谱,为仁用杏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9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且条带清晰的SSR标记,对我国16个仁用杏主栽品种进行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评价其遗传多样性,并鉴别仁用杏品种和构建指纹图谱。【结果】利用9对SSR引物在16个供试仁用杏品种中共检测到68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位点7.56个;位点MA039a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最多(10个),位点UDP97-401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最少(6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64~0.81,均值为0.76。基于单独一对引物MA039a,就能鉴别11个仁用杏品种;将引物MA039a分别与pchgms12、MA020a、BPPCT002、UDP97-401、UDP98-406等5个引物组合,即能将16个供试仁用杏主栽品种鉴别开来,据此构建了16个仁用杏品种在所用9对SSR位点上的DNA指纹图谱;16个仁用杏主栽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3~0.99,由此得知仁用杏资源遗传背景狭窄、变异幅度较小;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70处,可将16个仁用杏品种分成4组,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来源基本一致,即同一系列品种优先聚在一起。【结论】我国仁用杏资源遗传背景狭窄,不同系列品种间基因交流少,遗传相似度相对较高,该结果可为仁用杏杂交育种过程中杂交亲本组合的选配、仁用杏起源和演化研究以及仁用杏核心种质资源的建立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陕北25个县气象站观测的气象资料和陕北6县仁用杏物候资料,对陕北仁用杏气候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以≤0℃终日、≥10℃积温、年降水量为区划指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做了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陕北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但种植目的应有差异。在仁用杏气候最适宜区,仁用杏生长发育最为适宜,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于陕北东部黄河沿岸;在仁用杏气候适宜区,种植仁用杏部分年份发生冻害,能基本保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在陕北中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中部及西部;在仁用杏气候较适宜区,仁用杏开  相似文献   

13.
仁用杏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仁用杏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指出了仁用杏的开发途径,提供了部分仁用杏制品的加工技术,并分析了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仁用杏抗旱、抗寒、耐瘠薄,适应性强,栽植范围广,栽培管理容易,是丘陵山区(特别是冷凉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栽植仁用杏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发展经济林时,发展仁用杏就是最好的选择。本文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霜害防治、采收加工贮藏等五方面提出管理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风口地区园林树木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冻害、抽条,二者在伤害机理、危害特征等方面明显不同,但常相伴发生。极端低温、非节律变温是冻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水分失调引起的生理干旱是抽条发生的内因。平原造林项目中影响树木安全越冬的不利因素还包括苗木质量、大规模造林、反季节栽植。秋施基肥、浇灌封冻水和返青水、病虫害防治、冬季修剪、根茎培土、树干涂白、包裹树干等防寒措施,可以促进枝条老熟、增加树体营养、加强树体保护。此外,对反季节栽植树木施用生根粉、抗蒸腾剂,可以及时恢复树体内水分代谢平衡,避免或减少冻害和抽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仁用杏几个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仁用杏抗寒性与膜透性、可溶性糖及膜脂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对低温胁迫下一窝蜂、优一和龙王帽3种仁用杏枝条的萌芽率、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及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供试的3种仁用杏品种中,一窝蜂的抗寒能力略强于优一,但显著大于龙王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仁用杏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上升,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相关不密切,不宜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仁用杏蚧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冀西北仁用杏蚧壳虫发生面积大 ,危害严重的生产问题 ,研究了仁用杏蚧壳虫类的区系分布、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防治方法等 ,初步探明了在冀西北仁用杏主产区蚧壳虫的发生与分布、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 ;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 ,总结出一套以人工和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仁用杏为陇东地区传统的经济树种,杏仁是该区出口创汇率最高的土特产品之一.但陇东地区仁用杏苗木繁殖大多采用传统的实生繁殖法,致使仁用杏树结果晚、产量低、果实品质差.而嫁接苗能很好地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结果早、能丰产、效益高,是促进本区仁用杏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现将我们总结的陇东地区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对历史上仁用杏产量序列与春季气象要素中的因子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提出了与产量有显著相关的2个气象因子:4月最低气温≤0℃终日;4月至5月中旬最低气温≤-1.0℃终日。同时提出了春季冻害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体系。[方法]以25份仁用杏和3份食用杏为材料,利用微卫星标记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筛选出多态性高、可重复的SSR位点。并比较不同因子对电泳体系的影响,探索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化体系。[结果]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化体系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浓度为6%,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为29∶1,1000V下电泳2~3h,0.1%AgNO3染色15min后显影。[结论]该优化体系为仁用杏资源微卫星标记遗传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