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华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做为中国茶叶第一大省的福建,由茶界和文化界发起并鼎力举办"人文中国·茶香世界"这个茶文化盛会,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茶和茶文化.也有利于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茶文化知识、工艺技术和经营管理,增进各国间和平友好往来,促进人类进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李卫丽 《福建茶叶》2016,(9):351-352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茶名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窗口。研究中国茶的命名方式和种类,对中国茶文化的外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探讨了中国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以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外宣。同时,为出台权威的茶名相关术语字典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瑞敏 《福建茶叶》2023,(3):158-160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境等都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及价值观念。本文基于中西文化差异下中国茶文化翻译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翻译原则及策略,旨在讲好中国茶的故事,促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全生 《福建茶叶》2016,(3):375-376
《茶经》是我国的第一部系统描写茶事的典籍,在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茶叶从17世纪传入西方国家后,世界各国人民开始逐渐认识了中国茶文化,并逐渐建立其属于自己国家的茶文化体系。可以说茶文化发源于中国,对世界文化体系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茶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典籍,更是被很多国家所关注,并翻译了很多版本。本文主要以《茶经》的英文翻译以及茶文化的传播进行几点论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尤其是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杭州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盛大举行,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茶文化不仅是软实力,同时也是硬实力,具有较硬实力的二重属性特质。正如习总书记在给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致贺信中所期望:"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希望你们弘扬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共同推进世界茶业发展,谱写茶产业和  相似文献   

6.
中华茶文化承载了中国人民推崇的与世界各国人民相处之道,是连接国际人文交流的纽带."以茶为媒",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被更好地宣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被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影响,既彰显中国追求"和而不同"的理想目标,又体现了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之道,这与强调"和而不同"的中国茶文化不谋而合,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历经千年而不衰,并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形式。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不断提高,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各国学者争相将中国茶文化的内容翻译为自己的语言,以便自己国家的爱茶之人能了解更多中国茶文化的知识。茶文化的英译是其中最多的。本文将从茶文化与英文翻译的关系出发,立足于中国茶文化英文翻译的重要意义。最后对中国茶文化英文翻译过程中的技巧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茶文化的远播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史云燕 《福建茶叶》2016,(7):364-365
茶诗是我国茶文化中最为璀璨的篇章,它以茶事活动为吟诵的题材,对中国茶文化精神进行歌咏、赞颂,饮茶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习惯,是中国人生活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中国是茶以及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诗的国度,受到中国文人的推崇和喜爱,茶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诗词创作中,历代文人墨客都热衷于茶事创作,茶文化对于诗词领域的影响极为渊源,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茶诗也逐渐成为世界文坛所研究的特点,茶诗翻译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茶诗的英文翻译策略为研究的内容,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如琳 《福建茶叶》2023,(5):155-157
茶起始于中国,在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过程中,茶迅速在世界各国得到流传与发展并凭借独特的口感迅速受到西方国家人们的喜爱,逐渐衍生出了具有西方特色的茶文化形态。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围绕中西茶文化的对比分析进行知识对比,在掌握英语翻译技巧的同时,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加深对茶文化思想内涵的了解。本文详细论述中西茶文化的特点,基于中西茶文化英语翻译对比进行研究,旨在促进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对外传播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树的起源地,中国古代人民最先发现了茶叶的功能,最先利用茶叶,并把茶叶和茶文化传播到世界五大洲。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茶、栽培茶,并形成茶叶产业的民族。几千年以来,中国茶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梳理了茶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发展和传播的途径,分析了茶文化对世界人民的饮食文化、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交礼仪的影响。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对世界文化影响的探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茶文化,为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与茶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光 《茶叶通讯》2010,37(4):34-36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出发,阐明了茶文化与茶品牌的关系和茶文化在茶品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剑平 《茶叶科学》2014,34(1):105-110
文化身份是指带有民族印迹的文化本质特征,永远处在塑造过程中。茶叶被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从茶文化史上看,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发展时期。“唐代”既是主体的中华民族的界定,也是对客观推移中的时间的限定。本文以中国传统茶学的缔造者陆羽为时间区划标志,通过梳理相关史料,论证了唐代饮茶生活隐逸的文化身份,不仅对唐代茶文化做了定性分析,而且为研究陆羽与茶的内在关系打下了基础。通过文化身份理论的应用,把茶文化研究纳入文化研究的语境,以加强茶文化研究的学术性、专业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茶艺表演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出镜率最高的节目,在传播中国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28日,由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福建省文化厅、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福建省茶叶学会、台湾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人文中国&#183;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申奥茶”全球新闻发布会、“申奥茶”经销商授牌仪式、“东方神韵杯”第三届中华名茶颁奖活动、饮茶与健康第三届“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同期举行。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机遇.各国茶文化随着各国历史的推进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学等重要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传播中国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规范茶的专业翻译术语、培养茶文化翻译的专门人才、加强茶文化的媒体网络宣传、加强茶产品的...  相似文献   

17.
李荔歌 《福建茶叶》2023,(11):121-123
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5000年前茶叶就已经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并且成为一种哲学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茶文化的结合,既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也有利于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本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融入茶文化的路径进行探究,总结具体的对策和思路,从而有效发挥茶文化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福建茶叶》2006,(4):I0001-I0001
《大茶金典》是世界首部茶文化影视大片,国内版的总投资人民币1800万元,该剧以全新的视角、全局式的关注,再现了中国历史人物茶神陆羽神秘而传奇的一生,进一步把中国的大茶文化传播给世界人民,经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持有中国文联甲种电视剧制作许可证(033号)。该剧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  相似文献   

19.
韦璐 《福建茶叶》2016,(10):383-384
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文化交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采茶制茶技术传给世界各国后,也让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展起来,给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本文将探讨茶文化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说明茶文化的传播给中外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高度发展,全球一体化进展加快,茶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茶也逐渐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饮品。各个国家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受到茶文化的影响,与茶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茶文化出发,通过对茶文化传播历程以及茶文化的内涵的阐述,通过文学作品入手,从而来探究茶文化与各国语言文学融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