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环保绿色蔬菜生产不仅对灌溉用水、周边环境以及农药的使用有严格要求,而且对使用肥料的种类、用量、使用方法等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肥料的选择。蔬菜产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特别是硝酸盐含量与所施用的肥料种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化肥中的硝态氮可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大幅度  相似文献   

3.
环保绿色蔬菜生产不仅对灌溉用水、周边环境以及农药的使用有严格要求,而且对施用肥料的种类、用量、使用方法等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黑河地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墒和保墒,充分利用地下水,满足大豆生长需要。阐述了大豆行间覆膜技术的增产机理、注意事项,并介绍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种植密度、平衡施肥、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内容,以期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要点就是伏秋整地,深松耙茬,适时早播,精量点播,适度降密,苗带除草等.在品种上要选用秆强、主茎结荚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时效性和便捷性,能够快速的完成覆膜,而且残膜易于回收,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7.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时效性和便捷性,能够快速的完成覆膜,而且残膜易于回收,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豆行间覆膜技术的优势,并介绍了大豆行间覆膜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与整地、提高覆膜质量、测土平衡施肥、种子处理与播种、化除、中耕、揭膜、及时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林明 《现代农业》2011,(1):63-63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具有抗旱、保墒、提墒,提高地温,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特点,近几年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在牡丹江市应用此技术能够解决大豆生产中存在的无霜期短、低温、易干旱等问题,是提高大豆单产的一项有效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绿色蔬菜是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生态环境出发,对施肥及病虫害进行严格控制,生产出安全、营养,满足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高产、优质、无公害蔬菜.本文介绍了绿色蔬菜的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密山市的主栽作物,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在大豆上应用有机肥,探索大豆"有机营养套餐"和"有机-无机营养套餐"施肥模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有机绿色食品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笔者本文就大豆应用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抗旱防涝、耐低温、促早熟等诸多优点。本文论述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优点和主要技术措施,以其在适宜地区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增产替力。  相似文献   

13.
14.
澄江县 0 33万hm2 菜豌豆因单一施用化肥而使土壤酸化板结 ,产品质量下降 ,因此提出“一推双改”的施肥改革方案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 ,该施肥方案起到了改良土壤、增产增值、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要点就是伏秋整地,深松耙茬,适当早播,精量点播,合理密植,苗前除草,,品种选择则以强秆,主茎结荚的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6.
甘南县大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甘南县大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深松整地、适期精量点播、科学深施化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技术以地膜为载体,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栽培模式。其特点是抗旱、保温、保墒、增产、增效及防霜冻。  相似文献   

18.
19.
大豆施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艳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134-134
本文主要从基肥、种肥、追肥、种子拌肥四个方面阐述了大豆施肥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在窄行密植栽培条件下,利用合丰25,通过种肥混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种肥不同施氮量及不同生育时期追氮试验,明确大豆宽台窄行密植栽培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种肥混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以19kg/667m2最好,比不施肥对照增产59.6%,比其它处理增产2.8%~22.8%;种肥在施P2O55.3kg/667m2,K2O2kg/667m2基础上以施纯氮6kg/667m2最佳,比对照增产20.78%,比其它处理增产22%~44%,追氮效果以开花加结荚期两次追氮的效果最佳,比对照增产25.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