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宏 《现代种业》2006,(5):53-53
杜仲是工业、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贵资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历来常用的杜仲剥皮技术,是将杜仲树皮按需要全部剥下,杜仲林木随后死去;另一种方法是应用“环剥法”剥取杜仲2/3的树皮,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人们很少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环剥法”在理论与实践管理中还不完善。人们在剥皮保树再生操作过程中,不知道要保护好剥皮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因而破坏了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所致。传统的杜仲皮剥方法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杜仲全剥皮再生方法”是一项真正保护性开采林木、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增值的科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皮杜仲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单种科。别名思仙、玉丝皮、丝连皮等,是我国名贵的特产。医学研究认为,杜仲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此外,由于杜仲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高度绝缘性能的硬性橡胶,又是用于制造海底电缆、温控开关、机载雷达天线密封材料、电工绝缘器材、各种设施的防腐剂、高级粘合剂以及各种耐酸、耐碱容器的里衬和输油管的极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杜仲的树皮可以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开发利用杜仲的皮、叶、籽的药用价值,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并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饲料等行业,提高杜仲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已成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杜仲育苗及栽培管理环节的技术要点,对杜仲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杜仲,别名丝棉皮、玉丝皮、扯丝皮,成分为杜仲胶、杜仲醇、绿原酸、生物碱和微量元素等,有提神抗疲、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用杜仲作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鱼蟹,具有防病促长,提高肉质的特殊效果。 据测定,用杜仲添加剂的饲料内含镁、钙、钠、钾、锰、锌、磷、铁等,还含有氨基酸、糖类及很高药用价值的绿原酸;杜仲提取物对胆固醇动脉硬化的家兔的降压作用比正常家兔更明显;杜仲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的优化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杜仲胶纯度测定法测定优化对比实验。结果 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优化生产工艺使杜仲胶得率得到提高,这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须消耗与制作时间都有了一定的改善。结论 杜仲叶、皮、壳采用优化的亚临界生产工艺技术,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郧西县现有杜仲基地面积10万亩,年产杜仲叶(干)8000吨.皮(干)1100吨,是全国著名的杜仲之乡和亚洲最大的四大杜仲基地之一。作为药材,以前主要采剥杜仲皮。对资源破坏性较大.虽然该县研发有杜仲环剥技术,但还是严重影响到杜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名贵中药材。以树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等功能,又是天然的抗衰老药物。除树皮供药用外,其叶、皮及果实含有硬性橡胶,其性能优于天然橡胶,是我国第二大橡胶资源,这种胶是国防、化工、电器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发展杜仲生产前景广阔。但由于我们过去多采用砍树剥皮,加上剥皮技术不当,致使杜仲资源日益减少。为此,近几年对杜仲树采用环状剥皮再生新皮的方法,既保护了杜仲资源,又增加了产量,实现了一株树上多次剥皮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杜仲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单种科,别名思仙、玉丝皮、丝连皮等,是我国名贵的特产。医学认为,杜仲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由于杜仲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既是具有高度绝缘性能的硬性橡胶,又是用于制造海底电缆、温控开关、机载雷达天线密封材  相似文献   

9.
加工方法是形成中药质量的关键点,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不同。以杜仲皮作为药用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杜仲的其他部位做进一步的研究,以缓解杜仲皮资源的匮乏。综述了不同加工方法对杜仲皮、杜仲叶、杜仲雄花以及杜仲胶4个部位质量的影响,从而为杜仲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11年后,哈尔滨三棵树药材市场总体走势持续向好,各类药材销量增加,价格上涨,其中黄柏、白鲜皮、丹皮、杜仲等8种皮类药材已成药市亮点品种,并成为多商角逐的紧缺品种。市场调查表明,这8个畅销品种的总销量同比增长35%,占到药市常用经销的32种(规格)皮类药材总销量的70%左右;同时,价格上涨,同比上涨30%以上,是皮类药材中的“主流品种”和“主打品种”,颇受药商和用户青睐。  相似文献   

11.
梁栋材  颜文芳 《甘肃农业》2009,(12):111-112
杜仲为杜仲科多年生落叶乔木,别名思仲、丝连木、玉丝皮、扯丝皮、丝棉木,是我国特产古老树种,属国家二类保护树种.我省的陇南、天水、平凉等地都有栽培,主要的适生品种有粗皮杜仲(青冈皮)和光皮杜仲(杨皮).  相似文献   

12.
杜仲叶和杜仲皮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杜仲叶代替杜仲皮入药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探讨它们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及杜仲叶代替杜仲皮入药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系列甲醇-水(50%至100%甲醇含量)为溶剂,对杜仲叶和杜仲皮进行超声提取,然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进行分别萃取,得到4组(包括水相)不同极性段的化合物.采用C18柱和C8柱进行色谱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杜仲叶和杜仲皮所含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杜仲叶中的化学成分比杜仲皮少许多,而且除少数几个成分外,含量也普遍低于杜仲皮.特别是在正丁醇溶剂中两者组成成分相差明显,叶中至少含有4种皮中不具有的化合物.结论:杜仲叶不含有杜仲皮中全部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杜仲皮不含有的成分,在代替杜仲皮入药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3.
杜仲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liv.).是我国特有树种,村皮入药.有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痛、高血压等功效.其皮、叶还可提炼硬橡胶(又名杜仲胶),可代橡胶用。杜仲主产贵州.现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杜仲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危害,影响产量和质量。作者整理近20年来国内有关杜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经验和防治研究结果文献,供贵州实施GAP防治杜仲病虫害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陕南地区进行杜仲(Eucommiaulmoides)主干剥皮再生最佳时间,1992~1993年在略阳县金家河镇天台村的杜仲速生丰产试验林内进行了不同时间(5月下旬至8月上旬)剥皮再生试验。剥皮方法采用“三刀剥皮包扎法”,包扎材料为地膜。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剥皮都能再生新皮,成活率均达95%以上。其中6月20日,7月2日剥皮再生成活率为99%,7月20日、8月1日和15日的达100%,当年再生新皮形成的速度,随着剥皮时间的推迟而递增;再生新皮的厚度,随着剥皮时间的推迟而递减。7月上旬以前进行剥皮的,再生新皮厚薄不均,表面粗糙;7月中旬以后进行剥皮的,再生新皮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气温达30℃以上进行剥皮,尤其是在剥皮后的前10d,剥面产生灼伤、易感染腐烂病。7月下旬以后,杜仲树皮与木质部逐渐难剥离,剥面当年形成的再生新皮很差,且易产生冻伤。  相似文献   

15.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丝连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思仲等。属落叶乔木,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杜仲科杜仲属。杜仲是我国特有树种,经济价值很高,资源稀少。被我国有关部门定为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药用部分为杜仲的树皮。主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眙动不安。眙漏欲堕,胎水肿满,滑眙,高血压,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杜仲     
《天然产物分离》2004,2(4):39-39
杜仲(Eueommia ulmoides O-liver.),别名思仲、丝棉皮,属杜仲科,杜仲属,为我国特有植物。以树皮及叶供药用,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效;主治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杜皮厚对促进杜仲剥面愈合、再生皮生长以及杜仲伤后促进主干生长的效果,以解决杜仲剥皮后再生皮生长速度慢、幼树皮薄、产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杜仲,别名思仲、木绵,后者又称之"丝棉皮",是著名的中药材,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据《本草纲目》载,杜仲以树皮、叶片入药,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等作用。其树叶、皮及果实还可以提制杜仲胶。杜仲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近几年来,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19.
杜仲播种育苗与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又名丝棉皮、丝连皮、玉丝皮,为珍贵的木本中药材。原产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已有近千年栽培历史。现主产于贵州、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省。  相似文献   

20.
由于杜仲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且资源馈乏;为发展我国特有的药用经济林木,故对杜仲栽培方式与营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两次试验地每木调查和采皮,探讨了初植密度对林分采皮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