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丁香叶叶绿素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秋的紫丁香树叶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中的叶绿素。首先研究了4种不同溶剂对提取的影响,然后在单因子试验基础上,探讨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和超声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叶绿素提取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叶绿素的条件。最后将超声波法与传统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紫丁香树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为0.37%和0.15%,叶绿素的总含量为0.52%;以乙醇∶丙酮为1∶2之混合溶剂的提取效果最好;优化的叶绿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5,超声波功率400W,提取3次,每次处理时间20min,提取率能达到(91.85±0.8)%。室温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提取率高于传统提取法17.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辽东砂化蚕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砂化蚕场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年土壤侵蚀模数达2500~8000t/km~2。人为的掠夺式经营、一场多用等是造成蚕场砂化的根本原因。防治对策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实行精养细放,人工造林与封禁相结合,在抓好薪炭林建设的同时,积极进行以桑补柞。  相似文献   

3.
柞蚕养殖是宽甸特色产业,宽甸县现有柞蚕场大约是4万hm2,约占林地面积的20%左右,由于近年来掠夺性开发,导致大部分蚕场出现了土壤严重砂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部分蚕场丧失水源涵养的功能,土壤肥力降低.对宽甸县柞蚕场砂化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保持和促进柞蚕场生态平衡的治理措施,力求在最短时间内遏制水土流失,减缓蚕场砂化进程,使之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蚕场砂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萝卜缨叶绿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萝卜缨叶绿素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其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3℃、超声波功率 175 W、液料比13 mL/g、提取时间为46 min。在此条件下,萝卜缨叶绿素的平均得率为0.413%,回归得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试验结果可为萝卜缨叶绿素的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提取液对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提取液提取叶绿素,其吸收光谱相似。但对叶绿素的得率及稳定性的影响较显著,随着提取液中含水量的提高,叶绿素提取速度、效率及叶绿素提取液的稳定性显著下降。在各种提取液中,叶绿素b比叶绿素a相对较稳定。植物材料的含水量对叶绿素含量测定及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含水量为零的丙酮和无水乙醇2:1混合提取液是较佳的提取液,可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稀HCl从蚕粉中提取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DNJ),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影响因素的水平,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料液比分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蚕粉1-DNJ提取工艺的影响。其中1-DNJ含量测定采用9-芴基氯甲酸甲酯(FMOC-Cl)衍生化法,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衍生物进行测定。1-DNJ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谱图表明,通过液相色谱荧光可以检测蚕粉来源的1-DNJ。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表明,1-DNJ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3h,浸提温度72.9℃,料液比分数为1:282。在此条件下,1-DNJ的理论提取率为0.493%,实际提取率为0.487%,相对误差为1.2%。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稀酸浸提家蚕1-DNJ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论述柞蚕场砂化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蚕场建设的5项技术措施: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蚕场树形优化配置;培育中刈树形、实施科学放养;宣传贯彻蚕业法律法规,落实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红边位置提取技术估测蔬菜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红边位置常被用来估测植被的叶绿素/氮素含量、叶面积以及探测植被胁迫,其精确计算十分重要.目前其计算主要是基于导数光谱或曲线拟合技术,但哪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探测植被的叶绿素/氮素含量,还没有一个定论.本研究以菠菜的叶片高光谱为例,详细比较了目前常用的6种红边位置提取方法与叶片叶绿素之间的关系,并从其对叶绿素含量预测的准确度、计算的难易程度、所需数据的精度及适用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叶片红边位置的计算结果对选择方法的依赖性很大,几种计算方法提取的红边位置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均较好.四点线性内插法计算的红边位置往往偏大,最大一阶导数法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存在着明显的不连续性,拉格朗日内插法、倒高斯模犁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高叶绿素含量的饱和现象,多项式拟合法对拟合波段区间、最高项次及光谱分辨率等比较灵敏而导致结果不够稳定,而线性外推法计算出的红边位置对叶绿素含量最为敏感,预测的准确度最高,且计算相对比较简单,并能适用于较宽波段的遥感数据.在实际应用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红边位置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弄清植物对喀斯特基质的优先选择,用盆栽法研究了四种植物对喀斯特不同基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整体上随植物生长,基质理化性质除钾含量降低外,其他均增加;发芽率和存活率以石灰土、1 mm砂、1 mm砂+石灰土最高,碎石、碎石+枯落物最低,白三叶草发芽率最高、狗牙根存活率最高;株数、株高、盖度以石灰土、1 mm砂、1 mm砂+枯落物高而碎石、碎石+枯落物低,且盖度均呈升高趋势;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狗牙根和白三叶草高而芒草和高羊茅较低,生物量以石灰土、1 mm砂、1 mm砂+枯落物高而碎石、碎石+枯落物低,叶绿素含量以1 mm砂+石灰土、石灰土+1 mm~5 mm砂高而碎石低;δ13C值芒草和狗牙根高而白三叶草和高羊茅低,且δ13C值与植物及生长基质有关。综上,四种植物对石灰土、1 mm砂、1 mm砂+枯落物适应性强,对碎石、碎石+枯落物适应性差;狗牙根和芒草适应性最强,白三叶草次之,高羊茅最差,喀斯特生态修复可优先选择芒草、狗牙根。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水体叶绿素a指数反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体叶绿素a含量是反映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其含量具有众多优势。该研究利用201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流域实地采集的水体高光谱数据和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借鉴陆表植被叶绿素a的遥感反演模型,发展了一种新的水体叶绿素a提取指数(water chlorophyll-a index,WCI)。通过与反射率敏感波段法、波段比值法和半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新提出的WCI指数使用650、685、696 nm波段,波段稳定,决定系数R2可达0.58,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24,受水体悬浮物影响小,在天津海河区域的验证效果也表明了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水体叶绿素a含量。该方法扩展了水体叶绿素a监测的建模思路,对水体叶绿素a监测建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叶绿素叶面分布特征的黄瓜氮镁元素亏缺快速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快速、无损诊断作物氮(N)、镁(Mg)营养亏缺,该研究提出一种以叶绿素叶面分布特征诊断黄瓜N、Mg元素亏缺的方法。在设施栽培模式下精确控制N、Mg营养元素的供给,培养黄瓜缺N、缺Mg及对照植株(营养元素正常植株),然后采集对应的高光谱图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无损检测叶绿素分布。与对照组叶片叶绿素分布相比,缺N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整个叶面区域偏低,缺Mg叶片叶绿素在叶脉之间区域含量偏低。鉴于此,提取叶绿素叶面分布特征(叶片所有像素点对应的叶绿素含量均值及标准差)对N、Mg营养元素亏缺进行诊断,对预测集N、Mg元素亏缺正确诊断率达90%。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叶面分布特征可作为一种黄瓜N、Mg元素亏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辣木叶粉为原料,采用超声盐提的方法提取辣木蛋白质,以超声时间、提取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液p H作为考查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组合试验来研究其辣木蛋白质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得率的因素依次为p H提取液浓度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破碎3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液为0.7%氯化钠溶液,p H 11.0,粗蛋白得率为10.28%。  相似文献   

13.
Pb(铅)富集植物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为选择和筛选富集重金属或对重金属具有耐性的植物,为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该研究通过温室砂培和土培的方法,对生长于铅锌尾矿区的36种植物进行了筛选,以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植株含Pb量为Pb富集植物的筛选指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即: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处理/对照>0.90;株高:处理/对照≥1.00和含Pb量>500 mg/kg的植物可以用做进一步的耐性试验。按以上标准筛选出6个富集Pb的植物品种,分别是香根草、绿叶苋菜、裂叶荆芥、羽叶鬼针草、紫穗槐和苍耳。  相似文献   

14.
花生植株白藜芦醇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花生的综合利用价值,开发天然白藜芦醇新原料,对花生中的白藜芦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花生叶、茎、根和壳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比较,选出含量最高的花生根为提取原料,并从5种提取方法中选出纤维素酶法作为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酶法提取花生根白藜芦醇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酶解条件为酶用量为1.6mg/g,酶解温度为45℃,酶解pH值为4.5,反应时间为60min,底物浓度为15%,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提取率是传统提取工艺的2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对天门冬农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天门冬氮肥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总氮量为14 mmol/L的条件下,天门冬茎长增长量、块根鲜重增长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铵态氮与硝态氮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在铵硝比为25∶75时达到最大;游离氨基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农学性质及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两者均在铵硝比为25∶75时达到最大,但皂苷含量在全铵条件下最高。可见,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天门冬生长和品质影响显著,以食用为主时宜提高硝态氮比例(铵硝比为25∶75),以药用为主时则可适当提高铵态氮比例。  相似文献   

16.
探讨北五味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以北五味子为原料,研究不同溶剂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北五味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60%、温度60℃、时间30min、料液比1:40。  相似文献   

17.
不同供氮水平对天门冬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0、2、4、8、12、16、20 mmol/L)对天门冬农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和有效成分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门冬茎长增长量与供氮水平呈正相关,块根鲜重增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供氮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供氮水平16 mmol/L时达到最大;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块根增重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供氮水平在12~16 mmol/L时含量最高,而皂苷含量在低氮水平时相对较高。总之,氮素营养对天门冬生长和品质影响显著,以食用为主时宜高氮(12~16 mmol/L)栽培,以药用为主时则可适当低氮(2~8 mmol/L)栽培。  相似文献   

18.
均匀设计-BP神经网络优化超临界CO2提取杜香挥发油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运用于杜香挥发油超临界CO2流体的萃取研究中,采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样本,单因素法筛选BP神经网络提取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学习函数、传递函数和训练函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讨论试验值和模拟值的关系评价模型;利用建立好的模型仿真提取,分析提取工艺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压强、原料粒度)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BP网络模型平均误差为0.0116,超临界CO2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原料粒度和萃取温度与挥发油提取率之间的模型拟合度良好;通过模型仿真及优化,杜香枝干最优萃取条件为375 bar、17.5℃、1.0 h、大于20目的原料,仿真得率为1.82%,验证试验的得率的平均值为1.73%;杜香叶片萃取最佳条件为275 bar、15℃、3.0 h、大于20目的原料,仿真得率为2.65%,试验验证平均值为2.66%。该方法为杜香挥发油的提取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辅助提取北五味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北五味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以北五味子为原料,研究不同溶剂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北五味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60%、温度60℃、时间30min、料液比1:40。  相似文献   

20.
以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的甜玉米为试验组(AM组),未接种AM真菌的甜玉米为对照组(CK组),设置不同氮源、不同介质培养进行苗期试验,设置不同氮磷肥配比进行田间试验,来探究促进AM真菌侵染甜玉米的培养介质和最佳氮源,以及提高甜玉米生长和品质的最佳氮磷肥配比。试验结果显示:相比土培苗,砂培苗侵染率、株高及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5.46%~31.14%、1.46%~10.87%及11.50%~56.03%(除硫酸铵);硝酸铵钙组的侵染率提高了4.39%~56.3%,显著高于硝酸钾(40.22%),与尿素(55.31%)、硫酸铵(60.22%)及有机肥(56.92%)无显著性差异,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均最高,总叶绿素含量提高了8.14%~89.80%(土培)和76.83%~163.64%(砂培);在田间试验中,14 g硝酸铵钙、1 g磷酸二氢钾、100 g有机肥的配比提高了菌根化甜玉米组总氮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砂比土更有利于AM真菌侵染甜玉米根系,硝酸铵钙能够提高菌根化甜玉米在苗期的侵染率、生物量、叶绿素含量;14 g硝酸铵钙、1 g磷酸二氢钾、100 g有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