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小麦黑胚病菌及其分离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小麦黑胚菌主要是交链孢菌[包括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与极细交链孢菌(A.tenuissima)]和麦类根腐德氏霉菌(Drechslera sorokimiana)。检验小麦黑胚病菌以组织分离法最为准确,以清水培养法较为简捷。  相似文献   

2.
黑胚病在我国主要麦区普遍发生,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东北春小麦品种克旱18号黑胚籽粒与健粒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黑胚对发芽率影响不明显,对发芽势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实验结果对黑胚病的发生,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关于小麦黑胚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黑胚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春麦区相对较轻,目前还没有真正免疫的品种。不同品种抗性不同,还受地理条件、气候因子、栽培条件的影响,但对其品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小麦黑胚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黑胚病是近几年新发生的种传真菌病害,它严重降低小麦的品质。不同品种的抗性差异显著,栽培技术对该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年度间菌量有累积效应。种子包衣和灌浆期喷药相结合是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而只做种子包衣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5.
小麦种子黑胚对发芽的影响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是琳 《作物学报》1989,15(4):362-368
对6个小麦品种种子的黑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种子黑胚率不同,同一品种成熟期间因大气湿度提高黑胚率显著增加;2.黑胚严重的品种一般易穗发芽,同品种黑胚种子穗发芽率高于白胚种子,已经穗发芽的种子仍具有再发芽能力,但其发芽率明显低于正常的未穗发芽种子;3.同品种黑胚种子的千粒重明显高于白胚种子,这与两类种  相似文献   

6.
谈谈黑小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小麦与其它黑色作物一样,是指子粒颜色较深的小麦.紫粒与蓝粒小麦等都通称为黑小麦.黑小麦的种子在植物学上称为颖果,由胚、胚乳和皮层三部分组成.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约占种子重量的5%~7.5%,皮层的厚度因栽培条件和品种而异,皮层厚的比皮层薄的出粉率稍低.皮层是一种保护组织,保护胚和胚乳免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皮层中有一层交叉排列薄壁细胞,内含色素,形成种子的颜色.白皮的小麦这层细胞比较薄,呈淡黄色:紫(黑)皮的小麦则较厚,呈紫黑色.  相似文献   

7.
小麦籽粒黑胚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有互格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麦根腐德氏霉(Drechslerasorokiniana)和镰孢霉(FusariumSPP.)三种病原菌,其中,互格链格孢是最常见的黑胚病原菌,黑胚病原菌多于籽粒发育期间侵染种子,通常,面团期是侵染的最佳时期。黑胚抗性由一对或几对主基因控制,在分离群体中对黑胚抗性进行选择是有效的。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黑胚最有效的途径。黑胚的发生既受遗传控制,同时又受环境影响,小麦籽粒发育期间的降雨、灌溉和露水强烈地影响着黑胚的发生,氮肥和花粉对黑胚的发生也有影响。由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黑胚对种子发芽率、粒重和产量的影响不同,互格链格孢对上述三因素基本上无影响,由麦根腐德氏霉引起的黑胚其大多数种子不能发芽,由镰孢霉引起的黑胚其种子基本上无发芽力,黑胚使出苗率和幼苗活力降低,由麦根腐德氏霉和镰孢霉引起的黑胚其籽粒重量显著低于正常籽粒的粒重,从而导致产量的显著降低,黑胚影响小麦品质,使出粉率和面团稳定性降低,使面粉色泽度增加(白度降低)、籽粒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黑胚的控制除了通过选育抗病的品种外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孟兆华 《小麦研究》1999,20(1):33-34
小麦籽粒黑胚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有互格链格孢(Altemaria altemata)麦根腐德氏霉(Drechslera sorokiniana)和镰孢霉(Rasarium spp)三种病原菌,其中互格链格孢是最常见的黑胚病厚菌。黑胚病原菌多于籽粒发育期间侵染种子,面团期是侵染的最佳时期。小麦籽粒发育期间的降雨、灌溉和露水强烈地影响着黑胚的发生,黑胚影响小麦品质,使出粉率白度降低,使籽粒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建军  赵振东 《种子》1997,(6):31-36
小麦籽粒黑胚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有互格链格孢,麦根腐德氏和镰孢霉三种病原菌,其中,互格链格孢是最常见的黑胚病原菌,黑胚病原菌多于籽粒发育期间侵染种子,通常,面团期是侵染的最佳时期黑胚抗性由一对或几对主基因控制,在分离群体中对黑胚抗性进行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胡杰 《中国种业》2002,(3):24-24
黑大粒一号系本场(息县路口邮局188号)从国外引进的黑粒小麦中采用单株选择和连续进行系统选育与定向培育最终育成.  相似文献   

11.
黑小麦1号     
黑小麦1号是中国农科院育种家在20世纪90年代育成的特色作物品种,籽粒颜色较深,呈蓝紫色,富含普通小麦没有的黑色素,品质优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食物纤维,所含的营养成分80%以上是人类必需而又易于吸收的。由于其独特的品质特性,市场对黑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吸水纸种植法,白菜黑腐病种子带菌检验只需三步就能完成.1.子叶上“V”字形病斑的出现;2.病斑切开后有菌液渗出;3.在淀粉牛肉汁琼脂培养基上,发亮的淡黄色菌落周围有淀粉水解晕斑.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水琼脂种植检验法和洗涤检验法比较,此法经济、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3.
影响小麦成熟胚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110多个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成熟胚培养效果的几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引起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一次成苗率等性状的明显差异.培养基的成份也起着重要作用,2,4-D是必需的生长素,使用浓度的范围较大,但浓度太高会降低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并明显抑制器官分化;0.5~1毫克/升的NAA和GA_3与0.5~1毫克/升2,4-D配合作用对培养有益,一次成苗率较高,同样浓度的ABA仅对根分化有促进作用;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在3~7%有助于愈伤组织生长.另一个影响因子是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长度,短时间继代培养(不超过一年)能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并加快其增殖,超过一年的长时间继代培养虽不影响愈伤组织的增长速率,但使绿苗分化率剧烈下降,白苗分化率上升.通过筛选适宜的基因型和调节培养基中的激素,亦获得了较高的绿苗分化频率.  相似文献   

14.
富硒黑粒小麦品种冬黑1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黑1号为半冬性黑粒小麦品种,籽粒紫色,具有稳产、抗病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麦谷蛋白亚基SDS-PAGE分析揭示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8、2+12,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硒、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77.34μg/kg、8.4 mg/kg和1.1 mg/kg,并且蛋白质含量高达18.66%.同时,观察了种皮着色的解剖学特征,探讨了冬黑1号的利用与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15.
秦君  王海波 《华北农学报》2002,17(3):143-143
植物胚培养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但过去的胚培养主要用于远源杂交胚拯救和幼胚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国外一些学者对小麦幼胚诱导的愈伤进行了春化研究 ,结果表明幼胚愈伤能够接收春化 ,在国内 ,还未见有关幼胚春化的研究 ,对于不同的品种 ,哪个胚龄接种最好 ,最易接受春化 ,以及不同激素水平的培养基对不同胚龄的胚春化的影响都有待研究 ,我们选取了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的几个品种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如果胚龄越小越易接受春化 ,那么就为从春化处理入手解决加速发育问题打开了突破口。1 材料和方法在初试的基础上 ,选择 6个冬…  相似文献   

16.
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栽培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 Schuble)、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以及普通六倍体小麦祖先种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Kom.)、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aegilopides Bal.)4个基因型麦属植物成熟胚(MEs)为外植体,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组织培养效果做了初步研究,筛选出适合于非六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差异显著,具有很强的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依赖性.其中栽培二粒小麦的成熟胚表现出较好的组织培养特性,它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成苗率以及组培效率分别为95.00%、90.00%、32.40%、27.70%,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以及组织培养基因型的筛选,为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小麦功能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以及小麦分子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黑粒小麦新品种运黑2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黑28(晋审麦2004009)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结合多年多点及山西省区试生产试验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提出了适宜该品种的田间管理措施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黑小麦研究利用现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黑小麦作为一种黑色食品的新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本文综述了我国黑小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组织培养是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种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小麦幼胚转化体系的建立对促进小麦基因工程研究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幼胚为外植体进行小麦组织培养的方法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最有效的培养方式。笔者就目前中国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对品种、胚龄、培养基、外源激素、预处理、接种方式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小麦幼胚再生体系和转化体系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郝治安  季保平 《种子》2003,(4):99-100
本文针对7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黑胚病发生率及产量,进行了试验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适宜在豫北地区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为豫麦34和济南17。这两个品种不仅高产,而且优质,在豫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