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悦 《农业考古》2005,(4):42-53
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5年8月18日-21日在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举行,参加者为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学者和茶文化刊物的主编们。会议围绕中国茶文化学科建设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专家们的发言摘要及有关文章结辑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茶文化"、"中国茶道精神",都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的.实际上,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成员其经济水平、文化素养、政治地位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等等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他们在饮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也会呈现明显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就是说,就历史上的茶文化而言,应该形成不同的文化圈.  相似文献   

3.
茶,在中国知识分子眼里,乃是天地间之灵物,它生于明山秀水,与青山、日月、清风、云雾为友,取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此物可不是圣物、神物嘛!但它在老百姓眼中,又是俗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天天相见、相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  相似文献   

4.
我们已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在这一新时代条件下思考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取向,对茶人而言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既然生态文明是全球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而且它已成为一种全球共识,尤其中国人民已然将其作为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那么,茶文化发展的当前使命,首在为培育生态文化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中韩茶文化交流会而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悦 《农业考古》2002,(4):11-13
  相似文献   

6.
陈梧桐 《农业考古》2005,(4):219-221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茶文化研究热的逐步升温,各种茶文化著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先后出版的各类读物多达上百种。然而,由于茶文化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形成较晚,理论积淀不够丰厚,历史资料又极零散,搜寻不易。迟迟未见一部中国茶文化史问世。江西社会科学院陈文华研究员近著的《长江流域茶文化》的出版,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7.
陆羽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晓村 《农业考古》2007,3(2):154-157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饮茶的风气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准备,到了唐代又正逢国家安定,国力强盛,饮茶之风就更为普遍。诸多文人对茶的研究和饮茶实践过程中,使饮茶这样一种生活习俗具有了较前代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说,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分支是在唐代建立起来的。因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20多年时间。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在台湾兴起后,很快传入大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茶文化学者的多年努力,中国茶文化学研究成绩很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理性分析,是当前实现中国茶文化研究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分析1、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成就。中国茶文化研究成果显著,主要表现为: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茶文化研究队伍,成立了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茶文化报刊,出版发表了一系列茶文化论著,茶文化交流日趋活跃,茶馆数量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9,(1):45
2008年11月1日,中国杭白菊博物馆在桐乡市石门镇农业科技园区菊种园正式开馆。该馆占地近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建筑面积230平方米,馆内布局共分三个展区,通过实物陈列、图片展示、文字介绍等方式,全面系统介绍了桐乡栽培杭白菊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茶文化以其历史源远流长和底蕴浓厚著称于世。本文在对中国茶文化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中国茶文化经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与历史格局,并就未来中国茶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茶文化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关于茶文化的定义历来是众说纷纭,然而"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优秀文化,是茶与文化的高度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在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这一定义还是比较恰当的.作为特定的中华文明氛围下产生的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与儒释道皆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刘斌 《农业考古》2015,(2):6-11
茶文化是发端于中国并风靡世界的文化形式。在古代,茶文化作为一种颇具养生性、仪式性、文明性和高雅性的文化风俗活动,既反映了人类追求健康的共同理念,也融合了中国人自我修养与自我提高的道德追求,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典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当代,国家间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要重视作为重要软实力资源的中国茶文化,进一步拓展中国茶文化与世界和平发展关系的范畴,进一步拓展中国茶文化与个人道德修养关系范畴,进一步拓展茶叶的养生和药用价值,以宣传中国茶文化为契机,提高中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茶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凝结着汉民族的人文精神,值得向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介绍和推广。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方法研究中国茶艺在日本推广的现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阐述了其历史发展过程,介绍了包括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4个层面的茶文化内部结构,从茶艺、茶道、茶德等方面概述了茶文化内涵,最后总结了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俞晖 《农业考古》2006,(2):44-4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中国网民总人数超过1.1亿人,网站数量超过69万个。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影响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产业和新型媒体,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文明冲击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它大大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理念,迅速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想、交流和交往模式……比如虚拟学校、虚拟图书馆、网上论坛、购物、聊天等,用信息技术的利刃将社会切…  相似文献   

17.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6,(2):275-276
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的晓起村是一个山水秀美的村庄,分上晓起和下晓起。中国著名的农业考古和茶文化专家、原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陈文华先生,近年来在这个村庄投资建设,把一个原本原生态的村庄建成了一个有浓厚茶文化风味的村庄,把一个原本只有山水观光和民居观赏的村庄,建成  相似文献   

18.
聂威 《农业考古》2023,(2):5-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养生的文化内涵阐释主要包括养身、养神与养德,其中儒家侧重养德、道家与佛家侧重精神的修养、道教侧重身体的保养。在以茶养生的视角中,养身是基础功效,对精神的修养可作为养身的延伸;养心是养成心境,具有悠闲、素雅、淡然等可客观化、具体化的因素;养德是在闲、雅、乐的心境中,养成“俭德”,乐以“精行”。茶德之内向深化,是合于“道”的茶道哲学;茶德之外向显化,是仁爱之举与爱敬之礼。以茶养生的文化能够融儒释道养生观之所长,合知与行为一,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健康理念的追求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余悦 《农业考古》2002,(2):349-352
教育是根本,教育是基础。中国茶艺事业要得到长足发展,茶文化事业要后继有人,大力加强和发展茶文化教育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天我们以“中国茶艺教育发展”为题来座谈研……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茶文化传播、茶文化活动发展很快,这对普及茶事、弘扬茶精神和推广茶叶生产均有很大的意义,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可以这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茶,造福人类,其可贵之处在于以茶为媒介升华到与文化精神相融合,使茶象征了一种精神,强调了与道德修养和人格铸就联系起来,这就是上千年来茶所赋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寻求这种民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文化,探讨以茶文化为载体,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