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栖热菌属的质粒研究发展很快。日本从Thermus thermophilus HB8和T.flavus中分离到隐蔽性质粒^[1].Koyma建立了Thermus-E.coli的穿梭质粒,在栖热菌中表达了抗生素抗性。近年来又集中于栖热菌属热稳定性酶特性研究,M^2--SOD、L-乳酸脱氢酶、DNA聚合酶等都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庄铁诚  林鹏  陈仁华 《土壤学报》1998,35(1):119-123
本文对武夷山不同类型森林土壤优势细菌丝状真菌属的生态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森林土壤或同一种类型森林土壤剖面的不同层次,均有其特殊和优势的异养细菌丝状真菌。大致是“肥沃”的生境即适宜土壤异养微生物繁殖的环境,优势菌属种类多,密度也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15个RAPD随机引物,对白琼海温泉分离的嗜热菌(HSR001)和海口琼山红城湖分离的假单孢菌(HSP002),以及二者的融合子RH004、RH006、RH009、RH012等共6个样株无性系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其中3个引物未扩增出质粒DNA的条带,其余12个引物扩增出了有效的谱带。并对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中的DNA条带进行了统计,利用Clustal-w对其进行分析建立系统树和相似系数比较。结果表明:6个样株均具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6个菌株可分为2个类群,两亲本为一类,4个融合子为另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4.
臭氧溶解特性及对耐热菌非热杀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该文研究了臭氧在水中的溶解衰减特性及对苹果表面耐热菌的杀菌效果;分别采用通气悬液杀菌和不同浓度臭氧水悬液杀菌进行试验,并用苹果作为耐热菌的载体进行了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31.1 mg/L的臭氧水对耐热菌作用15 min,其杀菌率达99.96%,而且通气杀菌效果好于臭氧水杀菌。  相似文献   

5.
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一株杜仲内生茎点霉(Phoma sp.)生产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PDG产量与各培养条件的回归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出PDG的最佳生产条件为:初始pH值8.4,摇床转速193 r/min,装液量100 mL,最佳条件下的PDG产量可达30 mg/L。最佳条件下试验所得值与模型预测值间的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对奶牛瘤胃纤维分解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热应激对奶牛瘤胃纤维分解菌的影响.选择48头产奶母牛,按照因子试验设计分为中期和后期、高产和中产、初产和经产牛.奶牛经历一周热应激后,采集瘤胃液,利用RT-PCR定量6种纤维分解菌的含量.结果显示,泌乳后期牛与中期牛相比,瘤胃液中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高13.9%、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高5.3%、总瘤胃球菌(Genus-level ruminicola)高3.7%.高产牛与中产牛相比,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atella ruminicola)高14.4%、黄色瘤胃球菌高12.6%.经产牛与初产牛相比,黄色瘤胃球菌高12.6%、栖瘤胃普雷沃氏菌高3.2%、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高2.4%、白色瘤胃球菌(Genus prevotella)高2.1%.在热应激状下,奶牛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7.
~(60)Coγ射线辐照蜜环菌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6 0 Coγ射线辐照对蜜环菌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 :1 0~ 80Gy低剂量辐照能提高蜜环菌的生活力 ,促进其生长 ,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对细胞膜脂过氧化无明显影响 ,2 0Gy辐照效果最显著 ,菌丝体生长量较对照增重 3 1 2 0 % ,MDA含量较对照低 2 7 4% ;大于 80Gy辐照则随剂量增大生长受抑制 ,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1 0~ 80Gy辐照还提高了菌丝体中SOD活性 ,高于 80Gy则随剂量增加酶活性降低 ;POD活性随辐照剂量递增酶活性提高 ,与MDA含量呈正相关。6 0 Coγ射线辐照提高了蜜环菌中核酸含量 ,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较对照分别提高 3 1 %~ 2 84 3 %和2 40 %~ 1 61 41 %。 2 0Gy剂量辐照使DNA、RN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提高 ,3者呈明显正相关 ;2 0 0Gy辐照使DNA、RNA含量提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呈下降趋势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3 89和 -0 73 40。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 ,2 0Gy辐照对DNA链无明显影响 ,而 2 0 0Gy辐照则出现严重拖尾 ,表明DNA链有严重断裂。DNA断裂主要发生在辐照后 6h之内 ,以后能自动修复  相似文献   

8.
耐盐红螺菌科细菌发酵酱渣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酿造酱渣培养光合细菌,对物料配比、含水率、料层厚度、光照及干燥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测定酱渣光合细菌蛋白饲料的全氨基酸成分,并将酱渣光合细菌蛋白饲料应用于鱼苗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以酱渣7份、麸皮3份配料,物料含水率54%~58%,料层厚度7.0~8.5cm,光合细菌接种量5%,和置于室内自然光照、25℃左右的温度下培养3d,酱渣光合细菌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1.3%~22.7%,较原料酱渣提高35%以上,氨基酸总量提高20%左右;用酱渣光合细菌蛋白饲料喂养鱼苗,鱼苗成活率有所提高,但个体较小,作为饲料源可考虑与其它高蛋白饲料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云南绿肥主推品种光叶紫花苕根内筛选出对香蕉具有促生和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其特性和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以丰富生防促生菌株资源库。【方法】从光叶紫花苕根中筛选出高效拮抗菌株Sz-2,使用平板对峙试验测定菌株抑菌效果;并测定其体外解磷、解钾、固氮及产铁载体能力;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布置盆栽试验,设4个处理:无抗生菌对照和接种病原菌TR4、Sz-2+TR4、Sz-2,测定香蕉叶片和球茎的发病指数以及促生效果。【结果】光叶紫花苕根内分离得到的菌株Sz-2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平板径向抑菌率达74.3%。菌株Sz-2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菌落形态呈浅白色、放射状,接触酶、氧化酶、赖氨酸脱羧酶、β-半乳糖苷酶、精氨酸双水解酶、明胶水解、硝酸还原反应、纤维二糖、柠檬酸反应、葡萄糖发酵反应、酪素水解等均为阳性,吲哚反应、淀粉水解、产H2S反应、鸟氨酸脱羧酶、脲酶反应为阴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Sz-2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盆栽结果显示,接种拮抗菌Sz...  相似文献   

10.
从受五氯酚(PCP)处理的土壤中,经驯化富集筛选出一株PCP的降解菌,并对该菌进行了鉴定和降解效果的测定.通过DGGE图谱鉴定确定该降解菌是经过PCP处理后土壤中的优势菌; 革兰氏染色、16S rRNA V3条带的测序确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通过摇瓶发酵对该菌的降解效率和影响降解的因素作了初步测定.该菌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对300 μg/ml的PCP在36 h内的降解效率可以达到100%;对500 μg/ml的PCP降解效率达到90%以上.添加微量浓度的葡萄糖、吐温80有助于PCP的降解.  相似文献   

11.
李杨  周丽  杜辉辉  刘玉玲  杨蕊嘉  雷鸣  铁柏清 《土壤》2020,52(5):935-940
本研究利用宏观批吸附试验、电位滴定及光谱学手段探讨Cd(II)与As(V)在一株土壤细菌(Delftia sp.)表面的共吸附特点和机制。结果表明:Delftia sp.细菌表面富含羧基、磷酰基、氨基和羟基等官能团,解离常数(p Ka)分别为4.57、7.04、8.22和10.45;当pH<5时,Cd(II)在复合体系的吸附量大于单一体系,p H>5时,Cd(II)在复合和单一体系吸附量差异不大;在p H 2~9范围内,As(V)在复合体系的吸附量都小于单一体系;细菌表面的羧基和少量氨基参与了Cd、As在细菌表面的络合反应,且Cd、As会在这些位点发生竞争作用。本研究证实,土壤p H是影响Cd、As在微生物表面共吸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恶臭假单胞菌P861(Gus)在油菜根部定殖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Gus 基因标记技术和常规方法跟踪考察了恶臭假单胞菌P861(Gus) 在缩影系统油菜根圈的定殖情况,以及缩影系统内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对根部定殖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0% FC和75% FC时,P861(Gus) 在砂姜黑土中的定殖水平高于50% FC的,不但能散布至种子下8cm 以内的根段部位,且定殖水平分别为7.5×102和2.8×103cfu·g-1。在灰潮土缩影中,P861(Gus) 在油菜根圈的定殖动态表现为在油菜播种后3 ~6 天,定殖密度可达最高水平(5.5×106cfu·g-1) ,然后急速下降,最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7.6×102cfu·g-1) 。P861(Gus) 在不同根段部位的定殖密度并无从上到下逐渐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Gus 基因标记技术和常规方法跟踪考察了恶臭假单胞菌P861(Gus) 在缩影系统油菜根圈的定殖情况,以及缩影系统内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对根部定殖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0% FC和75% FC时,P861(Gus) 在砂姜黑土中的定殖水平高于50% FC的,不但能散布至种子下8cm 以内的根段部位,且定殖水平分别为7.5102和2.8103cfug-1。在灰潮土缩影中,P861(Gus) 在油菜根圈的定殖动态表现为在油菜播种后3 ~6 天,定殖密度可达最高水平(5.5106cfug-1) ,然后急速下降,最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7.6102cfug-1) 。P861(Gus) 在不同根段部位的定殖密度并无从上到下逐渐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高效聚磷菌株GM6,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初步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GM6生长pH在5.5至8.5之间,最适生长pH为6.5;当pH值为7.0时,聚磷能力最强,pH值小于5.5或大于7.5时,除磷能力明显下降。通气量试验表明,装液量对GM6的生长影响较小;装液量为100ml时,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当装液量大于150ml时磷的去除效果变差。GM6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7℃,当温度小于5℃或大于37℃时生长较慢;当温度为20℃其除磷效果最好,温度大于33℃或小于5℃时,除磷效果明显变差。好氧条件下GM6在合成废水、MOPS培养基、LB及YG培养基中培养时磷的绝对去除量分别为9.87、12.1、87.3和67.1mgL^-1,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6.6%、85%、71.6%和63%,磷的绝对去除量和去除率远高于E.coli。好氧培养时菌体吸磷能力测定结果表明,GM6在合成废水、MOPS、LB及YG培养基中培养24h的菌体干重含磷量在6.80%~9.32%之间,而对照菌体含磷量在0.98%~2.31%之间,聚磷菌的聚磷效果远高于对照菌。用序批式反应器对GM6进行厌氧好氧纯培养时,厌氧末的上清液磷浓度为16.8mgL^-1,CODCr为230mgL^-1,放磷速率为4.5mgL^-1h^-1;好氧末的上清液磷浓度为2.56mgL^-1,CODCr为40mgL^-1,好氧吸磷速率为2.73mgL^-1h^-1,菌株GM6表现出了明显的好氧吸磷、厌氧放磷现象,具有聚磷菌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范成新 《土壤》1992,24(1):23-28
本文以7种土壤作为吸附剂,用从土壤中分离并被32P放射性标记的纯假单胞菌(Psevdomonas sp·)作为吸附质,研究细菌在土壤上的等温吸附。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pH=7温度为30℃),发现细菌体在土壤上的吸附属于线性等温吸附:Ns=KBNW,并且还发现吸附常数KB的大小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r=0.992)。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亲本杂交方法,将luxAB发光酶基因标记至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P1108上,研究标记菌株CP1108L的个体生态学特征及其在棉花根圈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标记菌株连续传代20次均未发生质粒丢失现象,标记质粒在受体菌株中较为稳定,CP1108L菌株的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60)Coγ射线诱变选育热凝胶多糖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卫旗  何国庆 《核农学报》2003,17(5):343-346
利用60 Coγ射线对产生热凝胶多糖 (Curdlan)出发菌株GM 2 4的菌体细胞与原生质体分别进行辐照处理 ,发现60 Coγ射线对GM 2 4原生质体的诱变效应明显优于对其菌体细胞的作用。对最终诱变筛选获得的 1株高产稳定的Curdlan生产突变株A81研究表明 :与GM 2 4相比 ,其Curdlan产量提高了 5 0 4%,发酵周期缩短了 1 8%,发酵终止后底物残糖由 1 5 3g L降至7 4g L。糖的转化率从 38 7%提高至 5 8 2 %。这说明在Curdlan生产菌株的筛选中60 Coγ辐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When exposed to biotic or abiotic stress conditions,plants produce ethylene from its immediate precursor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leading to retarded root growth and senescence.Many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contain the enzyme ACC deaminase and this enzyme can cleave ACC to form α-ketobutyrate and ammonium,thereby lowering levels of ethylen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solate and characterize ACC deaminase-producing bacteria from the rhizosphere of salt-stressed canola(Brassica napus L.).Out of 105 random bacterial isolates,15 were able to utilize ACC as the sole source of nitrogen.These 15 isolates were also positive for indole acetic acid(IAA) production.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partial 16 S rDNA sequences showed that all isolates belonged to fluorescent Pseudomonas spp.In the canola rhizosph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Pseudomonas fluorescens was the dominant ACC deaminase-producing species.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BOX-A1R-based 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OX-PCR) patterns suggested a high degree of genetic variability in ACC deaminase-producing P.fluorescens strains.The presence of indigenous ACC-degrading bacteria in the rhizosphere of canola grown in saline soils indicates that these bacteria may contribute to salinity toler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