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研究了甘肃中西部地区中国林蛙的秋季种群结构及生长率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生长率在三地区间差别不明显,蝌蚪期营养状态决定了变态幼蛙的体型,也影响成蛙的体型大小。甘肃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中国林蛙种群衰退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蛙类养殖发展迅速,群众的养殖兴趣浓厚,但对其中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致使部分养殖者蒙受损失。现就本人所知,谈些看法,仅供参考。蛙类种类繁多,林蛙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北部、前苏联的乌苏里江地区及中国的东北三省。北美有美国青蛙,古巴有古巴牛蛙(二者为食用蛙,不能药用,体重可达1~1.5公斤)。林蛙大体分为四种:即日本林蛙、昭觉林蛙、黑龙江林蛙和中国林蛙。目前我国主要发展的人工养殖蛙类有:适宜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和石林蛙;适宜南方地区发展的古巴牛蛙、美国青蛙及当地野生的棘胸蛙等,基本形…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法。全人工养殖林蛙使林蛙生产走向高密度、集约化、快速化、科学化的道路,提高了林蛙的回收率,稳定了林蛙的收成;扩大了林蛙饲养区域,在庭院、平原地区都可以用全人工方式养殖中国林蛙。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中国林蛙是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东部山区的特产,体型大,产油率高,体格健壮,繁殖率高,是林蛙中的极品.近年来,由于高密度养殖、种苗退化及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林蛙疾病不断发生,其中"红腿病"是主要的疾病,"红腿病"又称败血症,是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一年四季流行,夏季易大面积爆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主产于长白山脉。雌性蛙的输卵管,市场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是滋补佳品,也是林蛙养殖的主产品。中国林蛙已经在“三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半人工和人工养殖。在林蛙养殖中,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产生率仅占40~50%。目前在1~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主产于长白山脉.雌性蛙的输卵管,市场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是滋补佳品,也是林蛙养殖的主产品.中国林蛙已经在"三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半人工和人工养殖.在林蛙养殖中,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产生率仅占40~50%.目前在1~1.5年龄的蛙群中识别性别,还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蛙消化道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蛙科蛙属,是一种药肉兼用的珍稀两栖动物。因此,近年来对林蛙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目前对林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方面,而对其形成学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见。所以,为进一步研究林蛙的消化吸收机制及对疾病防治方面提供确实可靠的形态学理论依据,现对中国林蛙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及消化道管壁的组织结构特点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林蛙别名雪哈,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2年达到性成熟,3年以上可做种蛙。尚志市地处张广才岭,森林茂密,溪流交错,自古就是林蛙分布和活动的地区,近些年开展了封沟人工养殖林蛙,并取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林蛙生产用种都是野生林蛙,广大蛙农为了发展林蛙生产,除了利用本地野生林蛙做种蛙外,还从外地购买种蛙或蛙卵,蛙农引种主要是在本乡本县就近引种,个别的也有出省到外地引种的,引种的目的主要是调剂种蛙的不足。但是,我们必须提醒一下,中国林蛙是栖于山溪附近阴湿的山坡树丛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林蛙养殖越来越多。在圈养林蛙的过程中,很多养蛙户因林蛙患病死亡,特别是夏季饲养期死亡率高而损失很大,a影响其经济效益。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总结了林蛙疾病防治的一些有效措施,现整理如下,供养蛙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蛙类,以产蛙油而著称,蛙油含有18种氨基酸、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和激素等,能润肺益肝,清神明目,滋阳生津,补肾健胃,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滋补品。随着林蛙生产的迅猛发展,生产中发现林蛙在越冬期大量死亡,为确保林蛙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林蛙休眠期体内能量物质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重要的经济蛙种.而长白山的中国林蛙又是中国林蛙中最为优良的品种。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是最早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同工酶,在一般情况下.血清中的LDH含量很低,当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发生损伤时.细胞内的LDH被释放出来.并进人到血浆中。此时测定血清中的LDH的电泳图谱以及酶的活性的增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抗菌蛋白蛙皮抗菌肽,是两栖类动物中存在的天然免疫物质,在蛙类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性。我们用提取中国林蛙皮肤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得到DNA片段,并与GenBank上登陆的其他蛙类的皮肤抗菌肽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此序列是一个新的蛙皮肤抗菌肽序列。PCR产物与pMD18-T连接,得到阳性重组体pMD18-RTCD。将阳性重组体进行测序,分析蛙皮素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它属于蛙皮抗菌肽家族。此外,中国林蛙抗菌肽氨基酸序列包含C-末端残基,同时具有两栖类动物抗菌肽的特征。这些信息对将来研究两栖类动物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我国林蛙抗菌肽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是长白山中国林蛙主要产区,所产的林蛙以产油量高、蛙油价值佳而享誉国内外,因而在国内外具广泛的市场。近年来在吉林省及各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及关注下,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以林蛙养殖、蛙油等产品开发、加工为主的林蛙产业在吉林省迅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江西饲料》2001,(6):39
近年来,苏州大学水产学院、江苏省苏州望湖中国林蛙研究所进行了中国林蛙南移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中国林蛙不仅能在南方正常生长繁殖,而且在南方养殖还具有生长期长、饵料资源丰富等特点。 中国林蛙是我国著名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珍贵蛙种,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中国林蛙的全身均可入药。目前林蛙的南移养殖刚刚兴起,养殖中国林蛙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车铁崔勇华成长勇缪建海 )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 ,所独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林蛙养殖的关键在于繁殖环节 ,笔者就多年实际研究 ,对林蛙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 种蛙的选择种蛙的年龄 :选择不同地区、体形肥大、无损伤、跳跃灵活的 2年生以上的蛙作种蛙。种蛙的体重 :选择 2年生的种蛙体重不低于 2 7g,3年生的体重不低于 40 g ,4年生的体重不低于 5 6g ,畸形蛙不易作种。一般 2年生蛙产卵 130 0~ 16 0 0粒 ,3年生的产卵 15 0 0~ 2 0 0 0粒 ,4年生的产卵 2 30 0粒。实践证明 ,2年生的雌蛙作种蛙比较合适 ,主要是体态灵活 ,产卵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林蛙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是我国特产的珍贵野生动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1])。随着中国林蛙室外封闭式养殖技术的研究深入,大规模林蛙越冬的方式是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有些地区采取人工窖式越冬的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此种方法没有充分利用窖内空间,对生产者来说,这无疑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人工立体式地窖越冬的试验,并在试验中设置了4种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激素的动态,本研究自2013年11月至翌年3月每月从吉林市朝亮林蛙场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经处死后自心脏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雄蛙血清中Gn—RH,FSH,LH和雄激素水平;测定雌蛙血清中GnRH,FSH,LH,孕酮和雌激素水平。结果表明:雌、雄林蛙血清GnRH水平在越冬期间均呈下降趋势,但雄蛙的GnRH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血清FSH和LH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雌、雄蛙自1月至3月的变化剧烈;越冬期内,雌蛙血清中的孕酮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雌激素水平则呈波动性下降;越冬期雄蛙的血清雄激素水平波动明显,且1月份最高。本研究提供了林蛙在越冬期生殖激素水平发生着显著变化的依据,并揭示了生殖内分泌的基本动态规律,为林蛙养殖及生殖生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1现状林蛙俗称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具有很高经济价值,是同时具有食用和药用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为保护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环境、气候的恶化以及疾病的侵害,全球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呈现出整体衰退的趋势,其中虹彩病毒属蛙病毒科的蛙病毒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特点,本研究利用LAMP技术,开发了针对中国东北林蛙种蛙蛙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蛙病毒MCP基因设计出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特异性引物,在链置换聚合酶(Bst酶)的作用下,62℃扩增30 min.通过对实验参数的优化,扩增后病毒的最低检出数可达到102个拷贝.该方法可用于东北林蛙养殖厂种蛙蛙病毒的临床快速检测,保证种蛙的存活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