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齐河县1959—2010年的降水气象资料和旱涝灾害资料进行分析,阐述了旱涝灾害的演变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防灾减灾、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业旱涝灾害防灾效率的时空差异——河南省各地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研究广泛探讨了农业旱涝灾害的防灾管理和方略,但很少有人探究这些防灾措施的有效性问题。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9—2011年及2013年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旱涝防灾效率,发现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综合技术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呈现下降趋势,综合技术效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一刀切空间格局,各地区之间农业旱涝防灾效率水平差异性大,且呈更大异化趋势。农业旱涝防灾的纯技术效率虽出现上下波动,但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其空间差异与综合技术效率特征一致。规模效率总体发展水平中等,有下降趋势。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发展多数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投入不足,潜力较大,各地区之间发展特点突出。农业旱涝防灾资源投入严重过剩,资源配置效率差,利用效率低。  相似文献   

3.
皖西南地区旱涝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庆市 2 0世纪最后 15a旱涝灾害发生规律 ,旱涝灾害对安庆市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4.
阜阳市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旱涝、连阴雨、干热风以及霜冻等频发的农业气象灾害给阜阳市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介绍阜阳市农业气候条件,并提出政府主导建立灾前预防、灾时应急、灾后补救的防灾减灾综合措施体系,以有效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朱帅  朱玲  刘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155-156
该文根据萧县农业生产实际和旱涝灾害发生的现状及危害,特别是2018年、2020年2年涝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威胁,剖析了萧县旱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注重灌溉与排涝相结合、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旱涝灾害治理对策,以期为减少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灾害防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广阐述了我国灾害的类型及对农业发展的危害,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建立灾害防治体系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及可行途径.认为应尽快建立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灾害防治体系,必须改革现行的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建立防灾救灾的综合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工程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应用现代科学进行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叶正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772-774,803
采用较科学的方法计算了苏浙皖3省旱涝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比较分析了旱涝直接经济损失对农业经济影响的不稳定度系数和风险指数的变化态势,指出了旱涝灾害频繁暴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农业经济系统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保险机制与农业防灾救灾措施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国家农业防灾救灾措施和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机制,重点对两者的利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农业防灾救灾措施和农业保险并不能互相替代,两者都是农业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提出了完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对中国产业结构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农业灾害的预防、治理和救助理应从始至终,贯穿全局。当前我国防治农业灾害的主体为政府、市场和农民,但政府和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灵,且3个主体间配合程度不足。NGO是普通公民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也是完善农业灾害防治体系的有效路径。NGO协同参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农民共防共治的格局,对农业灾害防治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莲县旱涝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五莲县40年的降水资料和旱灾涝灾资料分析,找出五莲县旱涝出现的规律,并分析旱涝指标与旱涝灾害的对应性和旱涝的原因,以期为防灾减灾、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城市绿地、城市防灾减灾、城市灾害的相关定义和城市灾害类型,介绍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避震、防火、防洪、抗旱等主要功能,分析了现有绿地防灾减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有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区域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04-5905
综述了国内外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内外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给出了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的定义,确定了区域农业水旱灾害评价的内容,设计了区域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黑龙江省频发的干旱、暴雨洪涝、霜冻、风雹等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浙江省历年气象资料和灾情资料,分析了浙江省台风、洪涝、干旱、低温冻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地域分布特点,分析了近几年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防灾措施,从而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产、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了我国近10年来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各省(市、区)1995~1999年旱灾、水灾、风雹、霜冻面积与自然灾害总面积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洪涝和风雹。  相似文献   

16.
气象灾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气象灾害的灾情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农业技术发展、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9年农业气象灾害数据,本文对近20年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间,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引起的农业受灾面积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虽然旱灾引起的农业受灾面积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但其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作为第二大农业气象灾害的水灾,其农业受灾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存在起伏波动变化。风雹灾和冷冻灾引起的受灾面积仅占农业受灾总面积的10%左右,且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未来农业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应加强政策导向,不断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制定全面有效的灾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吉林省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概况,分析了近年来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抗旱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岩  环海军 《农学学报》2023,13(9):81-87
为揭示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根据1983—2020年淄博市农业气象灾情资料和粮食产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灰色关联法和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淄博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并对灾害发展趋势及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频发,从发生频率排序依次为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台风、冷冻灾害,灾害比重年际差异大。(2)4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受灾率均以下降趋势为主,空间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高青、沂源受灾最重;暴雨洪涝灾害高青最为严重;大风灾害桓台和周村受灾最为严重;冰雹灾害高青受灾最为严重。(3)受灾率未来变化趋势为反持续性上升趋势;与粮食产量关联分析显示,干旱关联度最大,大风、暴雨洪涝灾害次之。未来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严峻,干旱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天津海河平原旱涝灾害的特点、形成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