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近20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务文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没有统一的规则规范组织的行为(次级制度安排),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出现了地区性发展不平衡、产权不清晰、管理效率低下以至出现部分地区农民纷纷退出组织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投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宣传力度;规范组织的运行管理机制;重视人力资本的建设以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玉溪市一些地方的农民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自愿组织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自我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分散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本文就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点建议,以引起人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注,推动其发展。一、发展现状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4个,入会会员有15947人,其中专业合作社60个,专业协会123个,专业联合社1个。按产业划分,种植业111个,占60.3 % ,畜牧业34个,占18.5 % ,其他39个,占21…  相似文献   

3.
沂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介绍了沂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提出了诸如多数合作组织尚未取得独立法人地位、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内部机制不完善、外部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认为应从加快使合作组织取得独立法人地位、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促使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乔晓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39-22041
介绍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特点,其成立具有强烈的自发性,运营具有强力的自治性,目标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的职能缺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容较为单一,服务领域过窄;管理方式不科学,效率低下;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也不到位。提出了加快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树立服务型政府意识,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和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良性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确划分区域供销合作组织的指导和引领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建立科学的评价、奖励体系,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继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组织创新,为农民积极融入市场经济提供了有效载体。作为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加强农村土地、资金、人才转化和增值,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剩余劳力的安置,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及农业综合效益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但其在利益联结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决策和监管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种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不同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决策和监管机制的三种问题解决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技推广》2004,(2):21-21,28
为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部决定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北京市顺义区新特新葡萄产销合作社等5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授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名单如下:北京市顺义区新特新葡萄产销合作社;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奶牛合作社;天津市宁河县天祥水产协会;河北省遵化市广野农产品合作社;河北省清苑县农林高优专业社;山西省定襄县绿色食品协会;山西省吉县桥南农民苹果营销专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神农草业合作社;辽宁省北宁市大棚蔬菜技术协会;辽宁省盖州市九龙葡萄产业联合总会…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以专业化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为纽带,以增加会员收入为目的,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产、供销等互助合作的组织。它包括农民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研究会等。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设想1980年代末就提出来了,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鼓励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9.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民联系市场的载体,在新农村建设、农业增效以及农民增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阻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合作组织经济实力弱和创办合作组织目的不明确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合作组织结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加强创建示范等对策建议,为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深刻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路径,即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路和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功能,加强制度供给,积极提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公共产品,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主要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引导、提高保护农民和聚递信息、抵御风险、科教兴农、产业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频  姚维传  何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53-17856
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环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39-8741
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有的发展机理,指出它是分散弱小的广大农户为应对市场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地位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内生型组织;从具有所有者与使用者同一、劳动联合、民主管理和共有产权等方面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动力机制,指出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构成其外部发展动力,组织形成方式以及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等是其发展的内部动力,组织发展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和教育成本等非物质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黄蕾  马卫  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30-331
借助联盟博弈的沙普利值求解,对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司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式进行研究,从利益分配的有效性表明公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适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农业信息,如收发模式、宣传扩散模式、农技110模式、农业信息网络模式、龙头企业模式和培训宣传模式。这些模式既有其可借鉴之处,又有其可讨论之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二传手"的作用,迫切需要解决两方面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是传播什么样的农业信息以及采取怎样的信息传播渠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郑佳玮  齐顾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23-7026
基于对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4个村庄的实地调查,分析了简阳市东溪镇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协会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动力机制、合作优势以及合作困境,以期对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和农技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孙浩杰  王征兵  汪蕴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51-15053,15056
在阐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必要性的基础上,按照系统学原理,结合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组织发展指标、社员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3个1级指标和合作组织的资产总额、合作组织的年分配利润总额、合作组织的年总收入等13个2级指标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建立了运行效果评价模型,计算得到指标标准值和综合得分。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建议应该因地制宜,对不同发展程度和规范程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系统扶持。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得分,最后提出政府应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应建立常规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合理引导合作者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如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洛阳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现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组织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其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出来。为加快发展和创新,洛阳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借鉴一些成熟的经验,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规范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积极组织培训,普及合作组织知识,抓好试点示范,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洛阳市农民合作组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It has been commonly recognized that the cooperative finance organizations in China's rural areas have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spreading farm production risks,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s well as stimulating the overall rural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key factors which potentially contributed to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w-form of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organizations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In the process, a total of 442 farmer households as well as small-micro farming enterprises were sampled from the villages in Panjin municipal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in China, where the new form of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organization(NFRCFO) experiment was under way. Those potential factor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 four categorie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mer households, the reputation of the rural finance cooperatives, transaction costs paid, as well as service quality. A discrete Logit model was used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factors being considered exhibi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take part in NFRCFO, but with each presen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impact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for those uncovered empirical results were fully discussed following by policy implication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20.
创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创建路径对于中国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以及合作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