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虽老来得子,却从不溺爱,执意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不会做,便让儿子去请教厨师.几经周折,儿子总算把馒头蒸熟了.等端到床前,他已气绝.儿子悲痛万分中跪在床边失声痛哭,突然发现父亲留有一张便条,上书:"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儿子手捧纸条,这才明白父亲要自己亲手做馒头的真正用意,郑板桥,临终前的良苦用心,值得当代为人父母者深思.  相似文献   

2.
<正>郑板桥在外当县令时,因担心老家的儿子体弱,照顾不好自己,于是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让儿子照着信中的养生之法,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而在这封信中,郑板桥所列举的养生之法,多半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第一条,早起喝粥不配菜。早餐以粥为主,是从古至今人们总结出来的养生之法。粥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不会造成肠胃的负担。而郑板桥要求儿子在喝粥时不要配菜,也是从儿子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海宁放假去了趟农村,中午要吃馒头。在城里都是买馒头吃,可农村的馒头都是自己蒸的。海宁还没看过怎么蒸馒头呢!这回一定要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4.
正馒头是普通食品,是中国人食谱中的主食。虽然天天吃,但大多数人都是买馒头,很少自己蒸,这就带来了商机。蒸过馒头的人都知道,从发面、揉面到上笼蒸,再到出售都是体力活。如果卖馒头也靠人工,那工作量、劳动量就太大了。因此现在蒸馒头都是机械化,机器和面、揉面,自动出馒头,又快又均匀,每天可以满足庞大的销售量,保证卖馒头的生意长期做下去。开一个卖馒头的小店需要投资成本大致计算如下。  相似文献   

5.
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郑板桥,三岁丧母,自幼过着贫寒的生活,所以做官以后,他很同情劳苦百姓。郑板桥52岁那年,得一子,他十分疼爱这个孩子.但“爱子以其道”,时刻提醒自己的稿子要富于同情心.平等待人.不但不能凌虐仆人的子女.[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馒头是村民餐桌上的常客,但在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孝义营村,馒头却成了村民的摇钱树。说起这个事,村里的大学生村官赵帅功不可没。"这一切都源于村里的一个典故。"赵帅说,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他从村民的聊天中发现孝义营村有一个关于"孝心馒头"的历史典故:清朝年间,村里一位儿媳妇因为孝顺婆婆,把家里的白面都省下来给婆婆蒸成馒头,而自己只是吃些红薯、高粱。一位皇子  相似文献   

7.
《农家参谋》2014,(11):40-41
"我们湖南人的口号是:不辣不发财。我是‘辣椒大王’,我是靠辣椒发财的,能吃辣椒的人都能发财。"朱凡华开玩笑地说。朱凡华是湖南人,人们之所以称他为"辣椒大王",是因为他靠卖辣椒产品,一年拿下5000多万元的销售额。可是,朱凡华走上这条火辣的财富之路,全是被当初不务正业的小儿子所逼。为帮助儿子走上正道让他去学泡椒2005年,远在广东省东莞市做干辣椒生意的朱凡华,突然接到400千米远湖南老家的电话,说家里出事了,他的小儿子朱永清已失踪了好几天。  相似文献   

8.
穷有穷的过法,别拿馒头不当大餐最近穷疯了.只好吃馒头——想吃饼的时候,把馒头拍扁了当饼吃。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数名民营企业家坐到了一张筵席桌上,在座的诸位个个都身价不菲。酒宴接近尾声,服务员端来了一盘馒头,一不小心,一个馒头滚落到了地面上,服务员赶紧道歉,并说再回去拿一个。可就在此时,做东的张老板一弯腰,将那个馒头从桌底下捡起,一边剥皮,一边说:"不用了,我吃它就行。"他的这个举动让众人大跌眼镜,大家纷纷劝他扔掉,可张老板却一边吃一边说:"不敢、不敢。"随之他就为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0.
苏丽梅 《新农村》2013,(9):44-44
儿子有个自己的小钱包,以前,他对钱包里的钱是不屑一顾的。有一天,长大中的儿子忽然意识到那些钱可以买回许多他想要的东西,于是,他逐渐变得"财迷"了。儿子把别人给他的钱分门别类放进钱包,有时想买零食吃,他会小心翼翼地打开来,拿出里面最小的面额到小店购买。有时我开玩笑试探性地跟他要点零花钱,他却把钱包捂得紧紧的,说什么都不肯给。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听到乡下亲戚谈这么一件事:一天晚上他儿子想吃奶油面包,便到隔壁商店去买,店主在看包装时发现,这批奶油面包刚到保质期,便坚决不卖,亲戚只好带儿子到另一家商店购买。  相似文献   

12.
正己教子有方,当着一堆亲戚的面,把两个苹果喜盈盈地给了年幼的儿子。她满怀期待地等着儿子把其中一个苹果送给自己,就像自己平时教育他的那样。谁知,儿子接过苹果后,看都没看妈妈一眼,就朝更大更红的那个苹果咬了一口。年轻的母亲觉得面子挂不住了,正准备斥责儿子的时候,耳边传来奶声奶气的声音:“妈妈,你吃这个苹果,我尝过了,不酸!”妈妈的眼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的一首咏茶妙联凯亚郑板桥是擅撰茶联的。比之历代茶联的作者,他的撰著茶联之多、之妙、之富有个性特色,恐怕称得上是独领风骚呢。而郑板桥的茶联之中,最富于幽默讽刺的风格,并且在民间流传得最其家喻户晓的,则莫过于他的那首六字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  相似文献   

14.
正中秋节快到了,单位发了一盒月饼。我想做节礼送给娘。今天一早,我打算分三步走:先送儿子去学校,再把月饼送到娘家,然后再去上班。出门时,按习惯,我顺手把厨房的垃圾袋提上,准备扔到楼下的垃圾车里。我在锁门,儿子只顾自己往前跑。我大声喝住他,令他把垃圾拎下楼。儿子很不情愿地回转身,一边啜着早餐奶,一边嘟哝道:"我吃东西时你还让我拎垃圾,不人道!"想想儿子说的也对,便换了一只袋子,我提垃圾,递给  相似文献   

15.
正江华瑶族自治县小圩壮族乡大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生新虽然因一场意外致三级残疾行动不便,但不等不靠,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靠自己科学养猪走上脱贫致富道路。黄生新出生于1955年,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外出做矿工。1995年,黄生新下矿劳作时不幸被掉落的矿石击中头部,运动神经损伤,导致双腿残疾。由于行动不便,在外生活更加艰难,黄生新当年便选择回到家乡。当时他的2个儿子都还未成年,小儿子先天智力二级残疾,一家人住在一间土  相似文献   

16.
陈新 《农家致富》2013,(1):20-21
"要想吃正宗手拍粉,到中和镇福泉村找"。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这句顺口溜耳熟能详。原来在该市中和镇福泉村有一位土生土长、家喻户晓的手拍粉加工生产大户,他从19岁就开始和父亲学习传统手拍粉技术,这一干就是18年,他靠自己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小饮食业,利润微薄,竞争激烈,而江苏省阜宁县新宁花园城的朱永林经营韩国口口香烤馒头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2003年的一天早上,儿子嫌馒头无味道、面包不酥脆,拒吃早餐。朱永林生气之余,受到启发:能不能做出一种新式馒头呢?既有馒头的营养、面包的松软,又比馒头、面包都好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08,(3):34
日常生活中鱼刺卡喉是常发生的,有些人采用“自疗”,如喝醋、咽馒头、吃青菜等,希望将鱼刺软化或带下去,其结果十之八九使之更深、更固定,给以后医生钳取造成困难。向大家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当感觉有鱼刺梗滞于咽喉时,立即停止吞咽动作,可以含一口水,仰起头大声发“啊”的声音,反复数次,靠水在咽腔的持续振动和浮力使鱼刺脱出。此法简单易行,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9.
幽默     
《当代农业》2011,(9):62-62
是生活改变了馒头 倒霉篇 某天.馒头不小心掉到油锅里.结果他变成了——油条 不自量力篇 某天.馒头找菜刀单挑.结果他变成——刀削面, 奋进篇 馒头到国外留学,回来以后.他变成了——面包.  相似文献   

20.
湖北监利县柘木乡薛潭村3组(邮码:433300)王亚南已65岁,他的4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并且都是远近闻名的种养专业户。王亚南夫妇完全可以乐享天伦,可王老汉早在10年前就为自己铺就“靠桔子”之路。他把分得的1660平方米地全部种上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