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正>当前,国家层面没有反窃电方面的专门立法,而是散见于《电力法》及与其配套的《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电力立法当中。同时,窃电因属于盗窃行为,也受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的规范。治理窃电行为,处理窃电案件,其关键难点在于窃电行为、窃电时间及窃电量认定难。为了解决在该领域的立法空白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积极推动地方电力立法,为打击窃电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1防窃电工作采取的应对方法1.1加大普及《电力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材料、广告等媒体,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是商品”和反窃电的重大意义。树立“窃电就是盗窃”的正确认识,强化公众对电力是商品的正确理解,加大对窃电分子的威慑力,并借此引起有关政府职能机关对窃电违法行为的关注,为防治窃电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1.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反窃电法律条文。完善和争取打击窃电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或司法解释,将窃电违法行为等同于盗窃等犯罪;窃电数量金额给予相关法律规定或认定。由于电能是一种特…  相似文献   

3.
李亚峰 《农村电工》2004,12(2):18-18
1 窃电行为的法律概念《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明确指出,窃电行为是违法行为。窃电行为包括:(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供电企业加封的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害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电力法》明文认定,盗窃电能是一种违法行为,窃电不仅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给供电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危害十分巨大。我处在查处窃电行为的过程中,曾多次发生冈为单个抄表检查人员发现用户私自在供电线路上接线偷电,没能当场规范处理,事后窃电分子对窃电行为拒不承认,给窃电行为的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窃电,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的难题,窃电者手段不断翻新,窃电手法也更加具有隐蔽性。为此,应对窃电方式及手段进行研究,提高反窃电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供电秩序,维护供电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1窃电现象频发的原因1.1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当前,我国现有打击窃电行为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出台虽然为反窃电及打击窃电行为提供了依据,但还有群众对电是商品的  相似文献   

6.
陈涛  李岩 《农村电工》2022,(2):17-18
<正>窃电是违法用电行为。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并未对窃电的含义作出界定,各地方性法规对窃电含义的规定不同,体现出对窃电法律性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因此,明晰窃电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依法追究窃电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维护供电企业合法权益,制止窃电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窃电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接电用电行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地方法规对窃电法律含义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但在规范窃电含义时,  相似文献   

7.
正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工作中,反窃电工作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求用电检查人员不断提升反窃电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反窃电工作能力。1提升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1)学习电力法律法规。为打击偷窃电、杜绝违章违约用电,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用电检查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供电营业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2)掌握反窃电技术。针对破坏计量装置、更改二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1日,江苏省赣榆县公安局刑警队前往内蒙古伊敏河,将窃电外逃嫌疑人马济才逮捕归案,依照《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依据《电力法》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追缴其窃电金额26000余元.  相似文献   

9.
正供电企业在查处盗窃电能而引起的诉讼及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供用电合同的违法违约用电纠纷的民事诉讼中,诉讼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依法正确地搜集证据,来证明盗窃电能或违约用电行为的存在,从而实现打击窃电犯罪行为和违约用电行为。1盗窃电能和违约用电行为(1)盗窃电能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当前频发的窃电现象,供电企业要积极调整策略,转变应对思路,将原来的以“打”为主,转变为“打”“治”结合,加强反窃电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反窃电的管理措施1.1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等法律法规,但对于层出不穷的窃电行为,供电企业的反窃电手段仍显不足。例如,实行  相似文献   

11.
1窃电行为窃电行为是指在电力的供应与使用过程中,用电客户以非法占有电能为目的,采用侵占、窃取的方式盗窃电能的违法行为,属于盗窃罪范畴。《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明确规定,窃电行为包括以下6个方面:(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计量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2主要窃电方式分析2.1公开明显的窃电。其窃电…  相似文献   

12.
正违章用电及窃电行为危害了供用电安全,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三十二条"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供电企业有权制止"的规定,基层供电企业有权对本供电营业内的用户进行用电检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预防与查处违章用电、窃电行为的职责。一般情况下,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的发生,与基层供电企业的管理、与基层供电企业内部职工的素质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有效预防和查处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气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农村电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保障广大农民安全用电,保护电网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是,由于管理和法制教育的差异.农村电工中违章操作、玩忽职守、违法窃电等现象屡有发生,尤其是违法窃电现象比较突出.少数农村电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受社会上“一切向钱看”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便利用职务之便,管电窃电,监守自盗.某村电工沐某,管理某村用电期间,以电谋私,先后窃电1.2万千瓦时,致使分管线路线损居高不下,给国家和集体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农村电工,执法犯法,顶风作案,直至触犯法律.某村电工李某,《电力法》颁布前窃电,《电力法》实施后,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继续窃电,且数额巨大,受到依法惩处.农村电工窃电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极坏,既损害了农村电工队伍整体的形象,又给农村窃电之风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供电企业对窃电行为的处理依据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外,主要操作办法是依据<供电营业规则>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供电企业对查获的窃电者,应予制止,并可当场中止供电.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电气化》2004,(1):36-38
编者按:近年来,窃电已成为供电企业营销活动中的顽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窃电活动不但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影响广大用电单位的安全用电。为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保障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供用电秩序和电力运行安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市实际,通过了《北京市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了供电企业和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并要求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供用电监督管理。各级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维护供用电秩序,保护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现将《条例》转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第一部电力基本法——《电力法》已于1996年4月1日施行.《电力法》的施行为广大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双方提供了规范行为的准则和解决电力纠纷的法律依据,确保了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电力使用者的用户到底有多少人知道《电力法》?对《电力法》又能知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在《电力法》施行一周年之际,笔者对部分用户进行了采访.《电力法》:多少用户知道你?问:你从事何种职业?是否知道《电力法》?商店营业员:听说过.厂办秘书:知道,新闻单位早已宣传过.挡车工:不知道.工厂电工:好象有那么一部法.木匠:《电力法》有何用,只要不触电就行!政法干部:知道,已多次组织学习过.副厂长:有那么回事.个体户:这个我不懂.反正不影响赚钱.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电力行业缺少有关法律、法规,农电管理工作主要靠行政手段.涉及社会的供用电行为规范仅有《全国供用电规则》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反窃电通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颁布实施为调整供用电关系和供用电行为法制化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相继出台的《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用电检查管理办法》、《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等,进一步规范了供用电行为.但《农业和农村用电管理条例》至今没有出台,致使农村用电的有关政策和管理方法仍存在不少问题.1 农电管理中存在的合理不合法现象1.1 在电费的回收上,《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27条规定:“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批准的电价,并按照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于1996年4月1日全面实施,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事业从此走上法制轨道,打击农村窃电违法犯罪活动也有了“尚方宝剑”。  相似文献   

19.
面对镜头,窃电者惊慌失措地在铁证如山的窃电现场捂着面孔,背过身去在窃电传票上签字.1997年4月4日,在江苏省灌南县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社会写真”节目上,播出了上述画面.看着熟识的人因窃电而在电视上献丑的样子,听了主持人带有谴责的解说,电视机前的观众评论如潮.纷纷说:“偷电真是不该”.这是该县狠狠打击窃电者,用最新发生的事例宣传《电力法》的一个场景.由于人们对电是商品的意识淡薄,该县窃电之风屡禁不止,电力监察  相似文献   

20.
电工信箱     
青海省电工何官问:我村黄某自家开的理发店经常窃电,引起群众不满,当电力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对其用电情况进行检查时,黄某对检查人员进行阻拦,请问《电力法》对这种行为是怎样规定的?《电力法》第七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阻碍电力建设或者电力设施抢修,致使电力建设或者电力设施抢修不能正常进行的;(2)扰乱电力生产企业、变电所、电力调度机构和供电企业的秩序,致使生产、工作和营业不能正常进行的;(3)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