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1) 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不匹配等。(2) 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早期农村架设的10kV线路的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损耗较为严重,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则表现的尤为突出。(3)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农闲季节时,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  相似文献   

2.
降低农村电价,一是管理,二是降低线损.降低线损是降低电价的技术保证.本文着重对影响农网线损的有关技术问题及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做些探讨.l 线路电压降过大.原因:导线截面过小,电压降和功率损失过大.解决办法:(1)更换导线或调整供电区,控制供电半径,减少线路迂回.(2)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用电负荷的中心,使较大的电流只通过较短的线路即可到达用电地点.(3)适当提高供电电压.线路的功率损失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电压提高5%,功率损失将减少9.3%.(4)控制供电电压偏差.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相似文献   

3.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 ) 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超大供电半径线路较多 ,线路的送电距离超长 ;迂回供电和“卡脖子”线路较多 ;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分散 ;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 ;主配电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量不匹配等。( 2 ) 供电设备老化 ,损耗严重 :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大量使用 ,早期农村架设的1 0 k V线路的线号较小 ,导线截面小 ,载流量大 ,超过截面允许载流量 ,线路损耗较为严重 ,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3) 配电变压器负荷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 ,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  相似文献   

4.
1农村用电电压偏低的原因1.1农村低压电网供电能力满足不了用电需求据了解,农网改造初期,对380 V/220 V供电系统的供电容量规划是按每农户1.0—1.5 k W的用电负荷确定的。而实际上农户家中用电负荷的发展大大超出了这个数值,因而造成农网改造后的380 V/220 V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与当前农村380 V/220 V供电系统中的实际负荷存在极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1 从基础入手,加强设备管理 1.1 加强电网改造,优化供电网络 县级电网规划应确定合理的、且符合本地特点的电网网架.重要的35 kV变电站应有双回电源进线,尽量避免采用单电源辐射型线路供电.中压配电网应做好负荷预测,确保有一定容量裕度,接线方式应灵活,以满足用电负荷增长和转移的需要.县城配电网重要用户较多,主干线应采用"手拉手"环网供电方式,在检修或故障时能灵活转供电;分支线路可以采用电缆线路,并通过环网柜形成小分支"手拉手"环网向用户供电,形成网格式的供电结构,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O.4kV线路及设备的改造是目前农网改造的重点,农电体制改革又对农网改造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合理布局线路,合理选择主材,才能使农改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确保农改质量.1 低压线路的布局1.1 负荷分布规程要求,在选择配电变压器位置时,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但实际上村庄的负荷中心一般是人口密集、房屋集中,位居于村庄的内部,1OkV高压进线不太方便,安全隐患问题也较为突出.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庄已经或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个规划好的经济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多靠近公路等交通方便地带,离村庄仅有一段较短距离.因此,大多数村庄实际上有两个大负荷点,一个是村庄生活用电,一个是开发区工副业用电.整改前的配电变压器选址,一般较随意,主要考虑了10kV电源的方位.所以,在改造农村低压电网时,应尽可能把配电变压器置于村庄与开发区中间部分,向两侧出线以减少供电半径,并靠近便于维护地区,一  相似文献   

7.
张民 《农村电气化》1999,(10):23-23
1 低压线路降损措施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着线路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大,导线线径细,配电变压器远离负荷中心,迂回线路多等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电网输送功率的增加,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一些旧线路严重超载,使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增加,致使线路末端电压在用电高峰时较低,极易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由于线路损耗与通过导线的负荷电流的平方及线路的等值电阻成正比,即:ΔP=KI2R式中 K——常数   I——负荷电流   R——线路等值电阻若要降低线损,就必须要减少负荷电流…  相似文献   

8.
1 用电负荷构成变化的影响用电负荷是指所有用电设备消耗功率的总和。在线损分析中可划分为无损用电负荷和有损用电负荷。无损用电负荷通常为大型工厂、企业的用电负荷。其线路损耗由用户承担。有损用电负荷是指电力企业承担供电线路损耗的负荷。1.1 无损负荷变化的影响无损电量增减对线损影响的计算方法如下:(1)无损电量占全部售电量比值增减的计算无损电量占全部售电量的比值A:A=无损电量/总售电量×100%有损售电量占全部售电量的比值B:  相似文献   

9.
当前,县及县以下的农 村供电,除个别容量较大的三相负荷是采取专用配电变压器单独供电外,几乎全部都是采用380/22OV低压供电系统(即为TN-C系统)进行供电。笔者现就农村该类供电系统在设计、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简介如下,供农村电工参考。1 中性线截面积的确定 农村TN-C系统中的中性线,从某种意义上看要比相线更为重要。从断线故障来看,当发生某相断线故障时,仅使该相用电设备断电,不会立即发生其他严重事故。但发生断中性线故障时,不仅使各相负荷无法正常运行,还会立即造成大量用电设备被烧毁的事故。从中性线承担的任务看,它不仅要起系统工作零线(N线)的作用,使系统中不平衡电流得以通过,而且还要承担保护零线(PE线)的任务,所以说农村该类供电系统中的中性线是具有双重使命的。因而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中性线的导电能力,特别是发生单相短路时,通过单相短路电流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它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电网用电负荷增长迅速,部分早期建设农村电网线路逐渐不能满足供电要求。解决供电瓶颈问题是采取对原有线路进行改造,还是新建线路转带其部分负荷,哪种方案更具有可行性,是我们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经常考虑的问题。因每个供电方案都必须满足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10kV及以上高压电网的规划各个部门都很重视,并列入电网建设的组成部分,而对农村低压电网的规划重视不够,没有规划统一布局的设想,而是只满足当前的使用,供电方式比较单一。本文对低压电网规划,合理布局低压网路进行一些探讨。1 低压网路供电距离的确定1.1 380V 三相线路的供电距离1.1. 1 全线为均匀分布负荷时,三相线路的供电距离,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L——允许供电距离(m); △U%——允许电压降(%); K_F——电压损失负荷分布系数取0.5;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较大的用电负荷供电,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无法开辟第2条配电线路通道,只利用有限的1条配电线路通道的情况下如何增大供电能力的问题提出了4种架设方法,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可行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1 技术措施(1) 线路方面 :1导线截面的校正 :根据最大负荷和相应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与经济电流密度比较 ,如果负荷电流超过此导线的经济电流数值 ,应采取减少负荷电流或更换导线 ,架设第二回线路 ,加装复导线等措施。2三相负荷平衡 :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 10 % ,因为不对称负荷引起供电线路损耗的增加与电流不对称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线路中线路的电流不平衡附加线损也是相当大的 ,定期地进行三相负荷的测定和调整工作 ,使变压器三相电流接近平衡 ,同时低压的零线电流也要接近零 ,这是无需任何…  相似文献   

14.
1均衡用电与供电,减小负荷波动与峰谷差的意义对于一定的线路来说,其结构参数在一定时期往往是固定不变的或变化很小,变化较大的是线路的运行参数,其中以线路中的负荷电流(或功率)最为剧烈,使日负荷曲线起伏波动,形成几个峰谷现象,高峰负荷往往是低谷负荷的几倍,即造成很大的峰谷差。这种现象在农村用电淡季尤为明显,故此时电网的线损率一般较高。所谓均衡用电与供电,减小负荷波动与峰谷差,其意义是指:不论在农村用电淡季,还是用电旺季,供用电部门都要采取调整措施,使线路的日负荷尽可能趋于均衡,负荷曲线呈现(或接近)…  相似文献   

15.
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的农网供电系统中,由于用户多为单相负荷,负荷分布不均衡及大功率单相负荷用电的不同时性,使得三相负荷不平衡,供电质量下降,低压电网与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笔者现结合河北省涉县实际,谈一下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防治措施。1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6.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 ,它反映电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如何降低损耗以获得更经济合理的效益 ,结合栖霞公司的做法 ,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概述如下 :1 技术方面(1) 以 1998、1999两年农网改造为契机 ,对导线线径过细、迂回供电、近电远供进行了彻底改造。两年改造 10 k V线路 2 17.2 1km,改造 0 .4 k V低压线路94 2 .4 5 6 km,为降损节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 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提高线路功率因数 ,减少线路损耗。如负荷相对稳定的用电大户 ,采用了集中补偿 ;对于线路长、分支多、密度低 ,且较分散的 10…  相似文献   

17.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 ,而配网线损不管在损失电量的绝对数量上 ,还是在电网的损失比例上 ,都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因此 ,配网的降损显得尤为重要 ,配网现存的问题归纳如下 :(1) 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在配电网中 ,超供电半径范围供电 ,或线路迂回供电 ;配网线路没有随着负荷的发展 ,伸入到用电负荷中心。以上这些问题 ,在国家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后 ,有些问题已逐渐消除 ,但并没有全部解决。(2 ) 一些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 ,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尤其在农闲季节 ,白天用电负荷小 ,经常轻…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农村电工》2012,(10):24-25
针对持续高温天气农村用电负荷猛增的实际情况,山东省枣庄供电公司山亭客户服务中心(运检站)采取多项措施,对用电集中、负荷偏高的部分用电村及偏远村线路和保护设备进行新增和更换,以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确保农村电网安全运行和农村客户正常用电。图为供电所施工人员正在高温下对改造线路进  相似文献   

19.
陈健 《农村电工》2000,(3):36-36
一个地区线损的大小与运行方式、网络结构、负荷分配、无功补偿、检修质量、运行维护、计量管理、抄表因素等均有密切关系,本文就几个重要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1 架空线路1.1线路布局不合理,近电远供,迂回供电.1.2 导线截面小,长期过负荷运行或不在最佳状态下运行.1.3 线路轻载或空载运行,配变负荷很小,不停用轻、空载变压器.1.4 接户线过长、过细,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相似文献   

20.
绥中县山区的配电线路始建于6 0年代 ,线路状况很差 ,配电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 ,0 .4 k V供电半径都超过 1km,大部分 L J— 16的导线已破股老化 ,存在相当大的不安全隐患 ,线损率居高不下 ,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次国家投巨资进行农网改造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提高供电质量 ,降低线损 ,即达到安全、经济、合理供电。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山区的农网改造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改善供电网络的布局和结构 :原线路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 ,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 ,供电布局没有规划 ,低压台区的选置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