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饲养猪群普遍存在猪肠道病毒,污染非常严重,但一般无临床表现或散发,较少出现暴发。与猪肠道病毒感染相关的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诸如脑脊髓炎、母猪繁殖障碍、腹泻、肺炎等。猪肠道病毒分为11个血清型。1临床症状猪是猪肠道病毒唯一宿主,各年龄均易感,多为散发,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气溶胶和飞沫传播也是重要途径,能经胎盘感染胎儿。在普通猪群中可以同时流行几个血清型的猪肠道病毒感染。乳汁被动免疫可使仔猪得到保护,断奶后或乳中抗体量低时,就可以被肠道病毒感染,断奶猪合并混群更增加了传播机会,排毒至少能持续几…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饲养环境下的猪群普遍存在猪肠道病毒,虽然病毒普遍存在,但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呈少数散发状态,很少出现群体性暴发。1流行病学猪是猪肠道病毒的惟一宿主。易感性与猪龄关系不显著,多为散发。在普通猪群中可以同时流行几个血清型的猪肠道病毒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其次是气溶胶和飞沫传播,也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毒感染仔猪后,大量病毒可持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个基因保守的猪病原体。PCV2感染最早发生在子宫内的胎儿发育期间或出生后通过接触感染病毒的母猪以及被病毒污染的产仔环境而感染,其传播不受病毒血症水平或免疫水平的影响。PCV2及其抗体很容易进入初乳、母乳和口鼻分泌物中,但在这些液体中的抗体水平不会影响仔猪病毒血症的水平。仔猪在断奶时常已经感染PCV2或已有母源抗体。目前还不清楚早期PCV2感染或母源抗体的存在对疫苗免疫效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它们有可能受到PCV2相关疫病(PCVAD)的干扰。对怀孕前的母猪进行免疫,可使其血清、初乳均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但加强母源免疫不会影响病毒向仔猪传播或母猪中的病毒量。在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2006年实施大规模免疫后,猪群PCV2流行率出现大幅下降,这说明PCV2或许可以根除。  相似文献   

4.
猪肠道病毒感染是一类常见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主要包括11个血清型。由于感染病毒的血清型不同,临床症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猪肠道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胚盘实现垂直传播,一旦猪群感染这类疾病,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本文将对猪肠道病毒感染的症状进行分析,探讨猪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1流行病学 多种动物呼肠孤病毒都可以人工接种感染易感猪,但在自然条件下较少发生种间感染,猪呼肠孤病毒对猪的感染才是主要的。在普通饲养猪群里,3个血清型猪呼肠孤病毒分布特别广泛,有些地区80%猪体内检出3个血清型的病毒抗体。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可经胎盘感染。公猪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但是否可以引起生殖道感染尚未可知。排毒方式主要是通过病猪的粪便、鼻分泌物及精液,尿液未查出病毒。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猪舍可长时间存活病毒,为猪群的感染创造了条件。猪只感染病毒后较少发病的原因,可能与体内已有免疫状态相关。感染后很快出现抗体转阳,并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维持终生。新生猪被动获得性免疫抗体可存在11星期,继而抗体消失,成为对猪呼肠孤病毒易感猪,成年猪多数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Ⅱ型流行病学新特点及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是猪圆环病毒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该病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猪圆环病毒变异较快,是单链DNA病毒中最高的;易感猪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水平传播而感染,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人工或自然感染猪的排泄物、鼻腔、口腔和扁桃体拭子和患畜的尿液和粪便中均能检测到PCV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发病主要与猪体内PCV2含量有关。PCV2特异抗体对猪群的PCV2感染具有保护作用。PCV2诱导猪继发性免疫缺陷,淋巴细胞缺失,影响PCV2感染结果的因素有:病毒、宿主、混合感染和免疫调节等。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而母体本身无明显症状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在2006年流行猪瘟病后,该病在本地猪群普遍存在,本病感染率很高,既可水平传播,又可通过血液感染胎儿(垂直传播)。消化道、呼吸道及交配、胎盘感染是常见的感染途径。也可由污染的人和器具及老鼠等作为媒介而传染。它对怀孕前没有产生免疫力的后备母猪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单纯的PCV-2感染仅产生轻微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病原并发或继发感染时,则病情严重和复杂。1流行病学猪是PCV的主要易感动物,病猪和带毒猪(隐性感染)是PCV感染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感染猪的呼吸道、肺脏、脾和淋巴结中,主要从鼻液和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PCV的传播途径:(1)接触感染,(2)空气传播,(3)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环病毒对猪较敏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可经口腔、呼吸道感染不同日龄的猪群,育肥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临诊症状,少数孕猪感染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关于圆环病毒Ⅱ型的宿主范围、传播方式、病猪的排毒方式等了解的还很少,但有人认为感染猪的鼻液、粪便在本病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病主要感染断奶后的仔猪,哺乳猪较少,5-12周龄仔猪感染后多表现为“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有人发现,乳猪出生后母源抗体在8-9周龄时消失,但在13-15周龄时又出现抗体,这说明仔猪又感染了猪圆环病毒。猪群中未见其他异常症状,母猪生殖正常,当饲养条件差、猪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不同日龄猪混养等应激因素,均可加重病情的发展。圆环病毒常与蓝耳病、猪瘟等混合感染。目前,国内疫情情况是继猪蓝耳病之后又突出出来的一个重要猪病,在一些地区其严重性已超过了猪瘟的危害。对本病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猪圆环病毒具有致病性,可以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引起猪的机体免疫抑制、免疫失败、严重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从而导致生猪繁殖障碍,降低饲料转化率,死亡率上升,从而影响养猪经济效益。1流行特点猪圆环病毒对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可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多数为混合感染。怀孕母猪感染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猪圆环病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该病感染的猪群易产生免疫抑制而导致免疫失败,多发生于2~3周龄和5~8周龄的仔猪。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猪的一种强毒型病原体,从2007年起在东欧流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ASF病毒是当前的流行毒株,在猪体内带毒和排毒(shedding and excretion)的动力学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希望通过将易感的家猪与经肌内注射感染ASF病毒格鲁吉亚2007/1毒株的家猪进行接触,以测定ASF病毒在猪栏内和猪栏之间由受感染猪向易感猪进行传播的动力学机理。试验采集了血液、口液、鼻液、肠液(直肠)样本,以通过病毒滴定法和实时定量PCR(q PCR)法检测ASF病毒,利用血清学试验测定ASF病毒特异性抗体。肌内注射和接触传播感染均能造成猪急性发病,不过试验表明因感染途径不同而导致猪的发病机制有所差异。接种感染猪在接种的第3天可在血液中分离到有传染性的ASF病毒,而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进行感染的猪分别在曝露后第10天和第13天方可从血液中分离到有传染性的ASF病毒。临近出现ASF临床症状时,ASF病毒在血液中的滴度高于在鼻液和肠液中的。口液样本中没有分离到有传染性的ASF病毒,不过ASF病毒的基因组被检测到。只有一头接种感染的猪在接种后第12天检测到ASF病毒特异性抗体。本项试验结果提供了ASF病毒格鲁吉亚2007/1毒株在家猪中带毒和排毒的定量数据,同时表明该毒株引起持续感染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2.
猪的伪狂犬病伪狂犬病一直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该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猪的危害取决于猪受感染时的年龄。伪狂犬病病毒可危害呼吸系统、繁殖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猪群感染了伪狂犬病病毒后,流产率、断奶前死亡率和死产率常会增高。母猪的生产率在感染的急性期会下降,并且此后一直都很低。猪的伪狂犬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在个体之间接触时通过带病毒的鼻腔分泌物和唾液传播。虽然猪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主要的贮存处,但家养动物(牛、绵羊、狗、猫、山羊和马)和野生动物(大鼠、小鼠、浣熊、臭鼬、狐和兔)都对此病毒…  相似文献   

13.
猪水疱病也称猪传染性水疱病,病原是肠道病毒属的病毒,猪感染之后会表现出急性、热性、接触性的传染病症状。有资料报道,目前水疱病主要的发病地区是欧洲和亚洲的猪饲养区域。1流行情况目前在自然感染水疱病的动物群体只有猪,而牛、羊等大家畜并不会感染发病,而生猪不分年龄和性别以及品种都会发生感染。如果是高密度的猪饲养地区或猪群调运相对比较频繁的地区都容易出现本病的流行,特别是猪集中饲养的仓库,通常是集中猪的数量和密度愈大,发病率愈高。而以分散方式饲养的猪群很少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基层的农村养殖场给猪饲喂泔水的情况比较多见,尤其是清洗猪头和蹄部的污水很容易传播疾病。水疱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猪、潜伏期的猪\病愈带毒猪及其排出的粪、尿、水疱液、奶等。健康猪如果接触或采食了含有病毒而未作消毒处理的泔水和屠宰下脚料以及运输工具等就会感染发病。如果供给猪的饲料、垫草、运动场和用具以及饲养员被病毒污染之后很容易造成本病的扩散和传播。病毒会通过猪受伤的蹄部、鼻端皮肤、消化道黏膜等途径而侵入猪机体。  相似文献   

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临床上主要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等严重的繁殖障碍,仔猪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断奶前死亡率增高,育成猪呼吸困难,发育迟缓,公猪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等为特征的一种新型传染病。该病已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法定报告的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已给各地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正致力于该病的诊断与防制方面的研究,以达到准确诊断和有效防制的目的。专家指出,PRRSV可感染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猪群,但母猪和仔猪受到该病毒感染后所出现的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同时,该病毒可以在猪群中持续感染。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Zimmerman等(1993)报道,某些鸟类也可能传播PRRSV。将感染猪特别是隐性感染猪引入易感猪群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实验证明,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周~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拭子及尿中均可分离到病毒。据报道,引入感染猪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37天。母猪在怀孕早期,PRRSV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在怀孕中期病毒很难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当弱毒株或病毒持续在猪群中感染时,主要呈地方性流行。猪群常常保持PRRSV感染达数年。目前业内最关心的病原和治疗措施,全国众多科研单位和政府专职机构都在紧张的研究和摸索之中,但依然没有明确的定论。根据现有的情况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猪群的高热症状传染病,是多种病原共同参与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中PRRS是该病的病因之一,目前唯一的防控措施是加强猪场防疫,改善猪群的生存条件,从环境、营养、免疫、保健等多个方面综合提高猪群自身的抵抗力,做到不发病或减少发病损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导致妊娠母猪流产,仔猪和育肥猪发生肺炎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近几年来该病在我省猪场时有发生,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PRRS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猪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品种的猪对本病均易感,怀孕母猪和仔猪感染后症状最为明显。感染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感染猪的鼻腔分泌物、精液和尿液中含毒量很高,可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猪群初次暴发本病传播速度快且发病率高,在发病后期病毒可在猪群中持…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通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调查表明,该病在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国污染也十分严重,几乎很难找到一个细小病毒阴性的猪场。下面就PPV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等方面作简要介绍。 1 流行特点 各品系和各年龄的猪均对细小病毒易感,可水平或垂直传播。细小病毒通过感染的口腔、鼻腔分泌物和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的猪舍是细小病  相似文献   

17.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PCV-2型圆环病毒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混合)感染其它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发病类型主要有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HDC)、繁殖障碍、先天性震颤、肠炎等。(一)传播途径猪对圆环病毒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并可从尿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后经口腔、呼吸道、蚊虫叮咬(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只。怀孕母猪感染圆环病毒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  相似文献   

18.
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由PRRS病毒引起,呈地方性流行。 PRRS病毒只感染猪,不分品种和年龄均可被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主要特征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主。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猪感染病毒后2~14周通过饮食、呼吸及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感染。目前,蓝耳病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夏季,门诊常见猪出现皮肤丘疹,随之破溃,形成黑色结痂,病猪逐渐消瘦等症状,个别严重的甚至死亡。经来我院求诊,确诊为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用药治疗后,康复率在90%以上。1流行特点圆环病毒病多发生于断奶后2~3周龄和5~13周龄的猪,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在猪群中呈水平传播,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  相似文献   

20.
2022年2月1日,陕西省某规模化母猪场产房仔猪断尾去势液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阳性,该批仔猪于2022年2月23日断奶至下游育肥猪场,猪群断奶后3 d出现咳嗽、少食、发热等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大体病理变化、兽医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为迅速控制猪群病情,对该猪场免疫程序及保健方案进行调整,并对猪群进行为期18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病毒血症期和抗体水平的持续跟踪发现,紧急防控方案实施后2周大群趋于稳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二免后10周猪群的病毒血症消失,圆环病毒2型疫苗二免后猪群的病毒血症虽未消失,但阳性率有所下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抗体水平在猪群二免后8周趋于稳定,猪群受圆环病毒2型疫苗毒株及野毒的双重刺激,抗体衰减规律较为复杂,从持续的跟踪检测分析发现圆环病毒2型疫苗二免后6周抗体水平有所下降,8周后抗体水平上升并持续至该批猪出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