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薇菜质地脆嫩,食味鲜美,是目前国内外市场畅销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开发及加工优质的薇菜干是农民增收的好途径。1形态特征薇菜属紫萁科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别名猫耳蕨、月亮薹、老虎蕨、雷公蕨、牛毛广;株高50-100cm,生于海拔600-1800cm的山坡林地或酸性土壤。2采摘2.1采摘时间。每年的3-5月,日平均气温达10℃以上,土壤温度达8℃以上时采摘,以清明至谷雨期间生长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昔日被人们不屑一顾的山中野菜,如今在甘肃省康乐县变成了宝。该县广大山乡农民进入深山密林采摘蕨菜、卧龙头、苦荠菜、鹿角菜、薇菜等山野菜,经当地企业收购加工后,产量达120t,产值280多万元,既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又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辨析了薇菜名称,详细介绍了薇菜的生物学特性、适于生长的环境条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从整株移栽和分株移栽等无性繁殖、孢子有性繁殖方面介绍了薇菜的人工繁殖方法,论述了薇菜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薇菜生长在自然环境,无污染,无公害,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森林食品”。成品薇菜干系用摘去顶花的鲜薇菜原料,用沸水浸烫冷却加工而成,清醇、芳香,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相应的保健作用,颇受青睐。 1.加工技术要点 将采回的鲜薇菜经挑选(粗细分开),放进沸水锅内,漂烫3-5分钟,即可捞起,每次放进锅内的薇菜不可过多,以水可浸没薇菜为宜,漂烫薇菜一撕两半即表明烫好。烫好后要迅速放进流动的冷水中冷却,用竹帘等晒2小时,直到薇菜发皱,颜色发红,无水时开始揉  相似文献   

5.
采摘薇菜(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幼叶,经挑选→抢烫→转红→揉搓→干燥等工艺制成初加工产品--薇菜干,是日本、韩国的一种名贵野菜[1].  相似文献   

6.
施肥种类对薇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遮阳网大棚栽培薇菜(Osmunda japonica),调查了施用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对薇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无机肥会促进薇菜的蔸发叶数、地径和株高增加,氮磷钾复合肥的促进效果最佳,但与两种无机肥混合施用没有显著差异。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薇菜的生长,其与氮磷钾复合肥同时施用时薇菜的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7.
正1概述1.1薇菜薇菜为紫萁科紫萁属的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d),又名桂皮紫萁,俗称"牛毛广",商品名"薇菜",南方俗称"大巢菜""野豌豆""扫帚菜""野鸡头"等。1.2栽培地环境薇菜主要分布在海拔200~1 500m高山地区的潮湿荒坡或水沟边。长白山林区野生薇菜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稀疏,为了更好地利用野生薇菜资源,黄泥河林业局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野生薇菜的人  相似文献   

8.
金针菜也叫黄花菜,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的价值,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食用部分是由金针菜的花蕾经加工干制而成的,其品质的好坏与适时采摘、合理加工有直接关系,而且鲜金针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是一种有毒物质,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搞好金针菜的采摘与加工。  相似文献   

9.
薇菜质地脆嫩、食味鲜美,是目前国内外市场畅销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开发及加工优质的薇菜干是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科技》2006,(10):24-24
干制是野菜简易加工的一种常见方法。常见的干菜除食用菌外,还有薇菜、马齿苋、蕨菜、黄花菜等。  相似文献   

11.
薇菜,学名“紫箕”,属紫箕科紫箕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未开展的嫩叶供食用,不仅可鲜食,还可加工成薇菜干,有较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具活血平胃、明耳目之药效。在国际市场中被称为“中国红菜干”,颇受青睐。野生薇菜多分布在海拔500-1800米的地段,湿润山谷、林缘草丛、疏林草甸、潮湿荒坡及水沟边分布较多。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现将薇菜人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野生绿色食品已成为当今国际市场上的"宠儿",薇菜便是其中之一。薇菜俗称大巢菜、野豌豆,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薇菜的嫩茎叶可供食用,既可鲜食,又可腌渍、干制;薇菜食疗  相似文献   

13.
问:在采摘花蕾时及采摘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花蕾的药效成分在生长过程中在不断变化,当花蕾长到蕾体膨大.花萼微开.红绿分明时采摘,产量最高,质量最好。采摘下之后应注意存放与运输。如果有条件.花蕾采摘后应立即加工,尽量缩短待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14.
薇菜的种植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野豌豆,展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场地选择薇菜长期野生于林下,形成喜阴好湿的习性,对水分要求严格,而且喜酸性土壤。因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由于采摘工紧缺,采摘成本日趋增加,春茶结束后,很多地方不再采摘夏茶,造成鲜叶浪费。浙江省组织研发的香茶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采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苏南丘陵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介绍了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技术,包括建园地选择、品种与种苗选择、定植、定植后管理、肥水管理、茶蓬修剪、茶园铺草、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摘、茶叶加工与贮运等内容。旨在指导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和加工。  相似文献   

17.
薇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地、林缘、草甸、沟塘等阴湿地带,采收期4~5月份。薇菜是“收之为宝,弃之为草”的大宗山菜,嫩叶柄可食用,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主要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脂肪、矿物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将嫩叶柄加工成薇菜干,食时以沸水浸泡,12小时左右即可泡开,复原后的色泽、滋味不亚于鲜薇菜。薇菜干可大量出口,主销日本,也可内销。薇菜的干制一般需要以下几道工序: 一、原料选择:选取新鲜、粗壮、组织嫩脆、无干  相似文献   

18.
正茶叶采摘是联系茶树栽培与加工的组带,它既是茶树栽培的收获过程,又是茶叶加工的开端。茶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茶叶产量的高低、品质优劣,而且还关系到茶树长势、经济寿命等,所以茶树采摘要比一般大田作物的收获复杂得多。一、茶叶的合理采摘茶叶采摘与茶树生育、产量和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采摘就是要使树势、产量和品质三方面都处于长期的优势状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各地栽茶条件各异,茶类繁  相似文献   

19.
薇菜含硒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恩施市主要含硒区采集薇菜样品,并分析其含硒量。结果显示,所采样品中,薇菜根含硒在1.58~5.04μg/g之间,茎含硒在1.97~5.52μg/g之间,叶含硒在3.06~7.44μg/g之间。不同含硒区的薇菜含硒量不同,薇菜含硒量呈现出叶大于茎、茎大于根的分布规律。说明薇菜能够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硒,发展富硒薇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菜采摘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针菜也叫黄花菜,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的价值,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其食用部分是由金针菜的花蕾经加工干制而成的,其品质的好坏与适时采摘、合理加工有直接关系;又因鲜金针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是一种有毒物质,食入后被胃酸氧化成二氧秋水仙碱,对人身体有害,甚至中毒,但秋水仙碱易溶于水,遇热易分解,失去毒性.为此,要科学合理地搞好金针菜的采摘与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