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宇  黄旭  偶春  韩浩章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5):241-245
在2014年夏季,通过对宿迁市不同结构绿地和对照内空气PM2.5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及对照内空气PM2.5浓度日变化均明显,基本呈现“M”型趋势,波峰出现的时间受人流和车流影响;PM2.5浓度均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对照、草坪、篱草、大阔叶乔草、乔灌草、针叶乔草、小阔叶乔草;PM2.5浓度与不同结构绿地的光照强度达到显著正相关,与风速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杭州市临安区林水山居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冬季采用实地测量法对居住区内3个不同功能绿地和对照点的PM 2.5 浓度、气象因子(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光照强度)进行监测,评价绿地对居住区环境降低大气PM 2.5 浓度的作用,同时探讨环境因素对PM 2.5 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居住区3个不同功能绿地和对照点的PM 2.5 浓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单谷”型;PM 2.5 浓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是道路绿地>宅旁绿地>中心绿地>对照点。居住区的PM 2.5 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R^2=0.794 6);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2=0.642 5);与风速呈负相关;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可拟合为线性方程 y=95.3-4.7x,(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对大气中PM2.5的调控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武汉市4块城市园林绿地为监测点,通过对3块(蛇山绿地、科普公园、青山公园)绿地内外PM2.5瞬时浓度的监测,分析不同时刻、不同季节、不同距离园林绿地消减PM2.5的效果。对2块城市园林绿地(蛇山绿地、湖北大学)进行群落结构调查、PM2.5累积浓度测定及成分解析,分析园林绿地群落结构特征与调控PM2.5之间的关系、绿地内外PM2.5累积浓度特征、武汉城区PM2.5的主要成分。[结果]在白天不同时刻,园林绿地对PM2.5都具有消减作用,除蛇山绿地,科普公园和青山公园在11:00消减调控最强。园林绿地在不同季节对消减PM2.5具有显著效果,蛇山绿地和科普公园秋季优于春夏季,青山公园无季节性差异。在不同距离上,园林绿地在35~45 m对PM2.5调控效果显著。园林绿地面积和群落特征对调控PM2...  相似文献   

4.
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合理安排树木的种植和配置结构,发挥绿色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研究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月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类型绿地空气PM2.5浓度差异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PM2.5浓度.结果表明:PM2.5浓度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在同一季节内没有显著差异,从均值来看,春、秋、冬季有乔木的绿地内空气PM2.5浓度较低,夏季草坪内空气PM2.5浓度较低;阴天颗粒物的浓度比晴天高45%,雨后阴天颗粒物的浓度比雨后晴天高426%,降水对PM2.5的清除作用在雨后晴天发挥的较好.  相似文献   

5.
将武汉市洪山区巡司河风情公园作为典型道旁绿化带,通过在其中4种结构绿地(草坪、疏林、密林、广场)内设置监测点,监测分析不同结构绿地内PM2.5和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以揭示不同结构道旁绿地对空气细微颗粒物的消减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PM2.5和PM10浓度日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单峰单谷”型,其质量浓度在9:00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至15:00达到最低值,之后一直呈上升趋势;2)4种绿地对粉尘颗粒物的消减作用存在明显差异,PM2.5和PM10的消减率大小排序一致,表现为密林>疏林>草坪>广场,表明郁闭度高的多复层结构的植物配置模式对空气颗粒污染物的消减作用明显优于单层结构;3)在空间变化上,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消减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绿化带宽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宽度在15~25 m时,能较好地消减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浓度;4)4种结构绿地内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风速和车流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7—2019年洛阳市7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的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研究洛阳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2019年洛阳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总体状况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其中,2018年空气质量整体状况最好,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天数占全年有效天数的比例最低;2019年污染总天数相较于2017年减少10 d,但相较于2018年增加31 d;空气质量整体情况PM_(10)和PM_(2.5)浓度月均值变化基本一致,浓度变化均呈U形分布;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其质量浓度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各国控站点的PM_(10)、PM_(2.5)质量浓度同样显示冬季高,春、秋季次之,夏季低,大气污染状况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气象因子分析表明,ρ(PM2.5)、ρ(PM10)与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PM10的质量浓度呈负相关,但与PM2.5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相对湿度为60%~70%时,PM2.5的质量浓度较大;PM_(10)、PM_(2.5)的质量浓度在风向为南风、东南偏南风、西南偏南风、西南偏西风时较小。2017—2019年洛阳市空气污染状况变化与地形、气象条件、城市化建设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南京不同绿地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益力  张静  鲁小珍  林荫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077-3078,3083
[目的]研究南京市不同绿地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绿地,以空旷的硬质地面为参照,探讨4个季度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不同绿地类型、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及空气清洁度分别表现为:乔灌草型密林地(有水体)>乔灌草型密林地>乔灌型疏林地>空旷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地区道路PM10/PM2.5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点监测、水平分布监测和垂直分布监测方法考察了重庆市城区道路PM10和PM2.5的浓度分布;并结合车流量调查,探讨了交通干道PM10,PM2.5浓度分布与车流量,以及距离干道不同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干道PM10,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05.364μg/m^3和261.878μm^3,PM10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质量浓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PM2.5没有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点监测、水平分布监测和垂直分布监测方法考察了重庆市城区道路PM10和PM2.5的浓度分布;并结合车流量调查,探讨了交通干道PM10,PM2.5浓度分布与车流量,以及距离干道不同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干道PM10, 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05.364 μg/m3和261.878μg/m3,PM10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质量浓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PM2.5没有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城市颗粒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以及超细颗粒物(PM1.0)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燕儿窝生态林大气颗粒物(PM1.0、PM2.5、PM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数据,对干旱区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颗粒物(PM10、PM2.5、PM1.0)的日变化较为相似,均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浅"V"形变化趋势。(2)3种颗粒物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冬春2季林地内浓度小于林地外,而夏秋2季林地内浓度大于林地外。(3)环境因子与3种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对湿度、风速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高阳  毛彦哲  赵辉  田丽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6):661-663,674
通过对COM-3200PRO空气离子检测仪数据接收方式的改造,使得数据监测与接收空间分离,实现了野外试验24 h不间断的监测。主要监测了杨树林、白蜡林、核桃林、侧柏林4种河南省常见林分类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林分类型均表现出了相同的日变化规律,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4种林分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均值差异明显,其大小排序为杨树林>白蜡林>侧柏林>核桃林。  相似文献   

12.
以探讨西安市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化密度、绿化植被类型三者与空气中Pm^2.5浓度之间的关系为目的,选取了西安市区内7个监测点为代表点,测量范围为监测点方圆400m,约50万m^2.从2013年8 ~11月,历时4个月,每天获取监测点提供的PMt2.5浓度值.结果表明,提高总体绿化密度,采用适合的绿化植被种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中的Pm^2.5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厦门植物园空气负离子浓度和PM2.5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选取了厦门植物园15个观测点及园外1个对照点,在一年四季早、中、晚对他们进行现场实测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季植物园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均高于对照点;空气负离子浓度不同季节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园内植被与水边、广场之间四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有显著差异,郁闭度高的植被样点空气负离子浓度也较高,不同植物专类园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无显著差异;PM2.5浓度不同季节排序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植被与水边、广场之间四季PM2.5浓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植物专类园之间PM2.5浓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4年环境空气中PM2.5自动监测数据,了解海门地区环境空气中PM2.5的污染现状,分析污染原因,并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洛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站点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冬季大风天气下PM10、PM2.5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大风来临到结束,PM10和PM2.5质量浓度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PM2.5与PM10的比值在风中阶段较低,大风前、后时段较高,特别是风中到风后过渡阶段,二者比值达到峰值,此时容易发生倒挂现象;大风来临初始阶段,风速增大导致PM10浓度出现峰值,而对PM2.5无明显影响;PM2.5对大气能见度影响较大,且当其浓度<0.5 mg/m3时,能见度属良好等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云和县环保局城区环境监测站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PM2.5逐时数据,以探究PM2.5浓度的气候分布特征。结果显示:PM2.5逐小时浓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北京时间7:00—9:00;春节等特大节假日PM2.5浓度值与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活动关系密切;PM2.5月平均浓度呈现波峰波谷分布,浓度值在冬季最大然后降低并在7—9月达到全年最低,秋季开始增大并在冬季达到最大。秋冬季节日平均浓度变化存在12 d左右的变化周期;冬季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幅度大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7.
四种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青岛市城市土壤的管理与改良,通过采集和分析青岛市城阳区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不同乔木林下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的差异及相关性,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绿地类型中或不同植物在同一绿地类型中,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与根系活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土壤紧实度与土壤pH呈正相关,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随土壤紧实度升高,其含水量下降,pH增加,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减少,全磷和速效磷流失明显,植物根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不同类型绿地空气负离子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绿地空气负离子的变化规律,并为城镇绿化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州市公园绿地、居住绿地、工业绿地和公共设施绿地(包括大学校园绿地和商业绿地)5种类型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气负离子效应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居住绿地>商业绿地>工业绿地,单极系数依次逐渐增大,空气离子评价系数却逐渐减小;不同绿化配置模式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浓度大小、空气质量优劣的排序均为复层林>乔草型>灌草型>草地>裸地;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和居住绿地日变化较为平缓,空气负离子浓度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商业绿地则为单谷形式,而工业绿地为双谷形式;不同绿化配置模式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单调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