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金龟甲类是危害严重的地下害虫,利用化学信息素可以有效监测与防治金龟甲。昆虫触角感器是感受外界信息素的主要器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成虫的触角形态及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暗黑鳃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鞭节棒状部由5节组成,铜绿丽金龟由4节组成。暗黑鳃金龟触角感器有10种,华北大黑鳃金龟触角感器有8种,铜绿丽金龟触角感器有9种。3种金龟甲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科学理解金龟甲类害虫感知信息化合物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对枣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moto)(鞘翅目:象甲科)雌、雄成虫触角的感器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的形态及分布。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雌、雄成虫触角均呈膝焰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含7个鞭亚节)构成,共有7类8种感器,分别为鳞形感器、2种端指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芽孢形感器。其中,端指形感器和毛形感器数量较多。各种感器的数量分布以鞭节上最多,柄节次之,梗节最少;触角感器类型及其分布在雌、雄成虫间差异不大,仅雄虫触角平均长度较雌虫长。  相似文献   

3.
金龟甲是危害严重的一类地下害虫,其成虫和幼虫均可造成危害,防治比较困难。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小黄鳃金龟(Metabolus flavescens brenske)和小黑棕金龟(Apogonia chinensis Moser)2种金龟甲触角感器超微结构。结果表明:2种鳃金龟触角的柄节和梗节形态基本相同,鞭节分为棒状部和鳃状部,鳃状部都是鞭节末端3节扩展构成,棒状部都由4节组成,小黄鳃金龟触角感器有6种,小黑棕鳃金龟触角感器7种。2种鳃金龟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种类、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镜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种类及分布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桔小实蝇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及鞭节组成,鞭节上着生具毛触角芒;触角上有毛形、锥形、刺形和柱形4类9种类型感器,其中具弯钩的毛形感器首次在桔小实蝇成虫触角上被观察到。  相似文献   

5.
优雅粗端叶蝉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优雅粗端叶蝉(Taurotettix elegans(Melichar))雌、雄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为叶蝉科(Cicadellidae)昆虫触角感器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优雅粗端叶蝉雌、雄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结果】优雅粗端叶蝉雌、雄成虫触角结构相似,均呈刚毛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其中柄节和梗节较粗短,其上分布有许多鱼鳞状突起;鞭节细长,由许多亚节组成。优雅粗端叶蝉成虫的触角感器分为4种类型,其中毛形感器(Ⅰ、Ⅱ和Ⅲ)和锥形感器(Ⅰ、Ⅱ和Ⅲ)主要位于梗节和鞭节基部,钟形感器(Ⅰ和Ⅱ)位于柄节和鞭节基部,腔锥形感器位于柄节基部。【结论】优雅粗端叶蝉触角鞭节上的各种感器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首次发现在其柄节上分布有腔锥形感器和钟形感器。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种类、数量、分布及其感受器间的差异。结果发现:龟纹瓢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及鞭节组成,鞭节末端三节膨大呈锤状,雌虫的触角长度略大于雄虫。雌雄成虫触角上均有5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ca,SB)、腔形感器(Cavity sensilla,CaS)和B9hm氏鬃毛(B9hm bristles,BB),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数量最多,雌雄成虫触角背面感器数量大于腹面,外侧面感器数量多于内侧面。雌成虫触角感器数量多于雄虫,但雌雄成虫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和位置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金龟甲触角感器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索昆虫化学通讯机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毛黄鳃金龟(Holotrichia trichophora Fairmaire)、赤绒鳃金龟(Maladera verticalis Fairmaire)和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3种金龟甲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毛黄鳃金龟触角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板形感器、腔锥状感器(Ⅰ型和Ⅱ型)和Bhm氏鬃毛6种感器;赤绒鳃金龟和黑绒鳃金龟触角仅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4种感器。毛黄鳃金龟较其他2种金龟多2种触角感器,可作为其种的鉴别特征。但同种金龟甲的雌、雄虫个体间感器种类、分布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金龟甲的分类研究及科学理解金龟甲类对信息素的感受行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华北落叶松鞘蛾雌雄蛾触角形态结构及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形态,并对雌雄蛾触角结构及感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华北落叶松鞘蛾雌雄蛾触角均为丝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触角大小不同,雌蛾触角长(2.57±0.33) mm,雄蛾触角长(3.39±1.27) mm,雌蛾触角鞭节由(43±3)亚节组成,雄蛾触角鞭节由46±3亚节组成。雌雄蛾在感器的类型、数量以及形态特征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雌雄成虫共观察到7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型感器、锥形感器(2种亚型)、鳞形感器、B?hm氏鬃毛感器,栓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雄蛾毛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蛾,长度和基部直径也显著大于雌蛾。栓锥形感器为雌成虫特有,且数量最少。柄节和梗节被大量鳞片覆盖,只观察到B?hm氏鬃毛感器。各类感器功能仅根据前人的经验推测而来,还需要通过透射电镜和电生理试验等研究进一步验证。[结论]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华北落叶松鞘蛾触角感器的生理功能提...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根据感受器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将触角感受器分5种类型,分别是毛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机械感觉毛Ⅰ、机械感觉毛Ⅱ。这5种类型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不同部位,毛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分布于鞭节,而机械感觉毛Ⅰ、机械感觉毛Ⅱ主要分布在柄节和梗节。对雌雄虫触角各种感受器数量比较发现,雄成虫毛形感器数量极显著(P<0.01)多于雌虫的,而雌虫锥形感器Ⅰ的数量极显著(P<0.01)多于雄虫的。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狭带条胸蚜蝇(Helophilus virgatus Coquilletti,双翅目食蚜蝇科)触角及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利用扫描电镜对狭带条胸蚜蝇雌、雄成虫触角进行亚显微结构观察分析,狭带条胸蚜蝇触角呈具芒状,共3个单节,分别是柄节、梗节和鞭节。触角上着生6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刺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毛形感器是狭带条胸蚜蝇的主要感器类型,除刺形感器在雌、雄个体之间分布存在差异外,其他类型触角感器结构、长度和分布均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烟蚜茧蜂触角的超微结构与冷藏对触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触角和触角感觉器的外部形态及低温冷藏对其触角的影响,为烟蚜茧蜂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正常羽化的烟蚜茧蜂雌、雄蜂触角的超微结构,比较雌、雄蜂触角感觉器的差异。将处于老熟幼虫期的烟蚜茧蜂在4℃低温下分别冷藏7、14、21和28 d,冷藏后用乙醇对样品进行脱水处理,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低温冷藏对烟蚜茧蜂触角外部形态及触角感觉器的影响。【结果】烟蚜茧蜂雌、雄成蜂触角外部形态相似,均属于丝状触角。雄蜂触角平均长度略长于雌蜂,雌蜂触角多为17节,雄蜂触角多为19节。成蜂触角上共有6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形感觉器、刺形感觉器、板形感觉器、Böhm氏鬃毛、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和锥形感觉器。毛形感觉器I主要分布在触角鞭节上,是触角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感觉器。板形感器主要分部在鞭节上,雄蜂从第1鞭节开始出现,雌蜂从第2鞭节开始出现。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II只存在于雄蜂触角上。雌、雄蜂感觉器的数量存在差异,雌蜂的刺形感觉器I数量多于雄蜂,雄蜂的刺形感觉器II和板形感觉器的数量则多于雌蜂。低温处理14、21、28 d后,板形感觉器、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均表现畸形,且触角最后两节分节不明显,有愈合成一节的趋势。冷藏28 d后,54%雄性触角不能正常分节,由正常情况下的19节而愈合为18节;69%的雌性触角不能正常分节,由正常情况下的17节而愈合为16节。【结论】烟蚜茧蜂触角属于丝状触角,共有6种类型感觉器。雄蜂触角长于雌蜂,感觉器的分布特点相似。低温冷藏对烟蚜茧蜂某些触角感觉器形态及触角末两节分节有显著影响。为减少冷藏对烟蚜茧蜂的伤害,应尽量避免在蛹期以前的虫态低温保存蜂种,且应缩短冷藏时间。  相似文献   

12.
密点曲姬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红盈  王志英  高宇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213-3221
【目的】明确密点曲姬蜂触角和触角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密点曲姬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密点曲姬蜂雌、雄成蜂触角形态相似,属于鞭状触角。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雌蜂鞭节由22个鞭亚节组成。雄蜂鞭节由25个鞭亚节组成。成蜂触角上共有5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型感觉器、刺型感觉器、板型感觉器、Böhm氏鬃毛和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毛形感觉器(I、II)、刺形感觉器、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和板形感觉器主要分布在鞭节各个亚节。毛形感觉器(III)主要分布在梗节和柄节的中部和端部。Böhm氏鬃毛分布在梗节和柄节的基部。雌、雄蜂触角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雄蜂各类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雌蜂。【结论】密点曲姬蜂触角属于鞭状触角,共有5种类型感觉器。雌、雄蜂触角长度存在差异,感觉器的分布规律相似,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存在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褐三刺角蝉Tricentrus brunneus Funkhouser 和黑圆角蝉Gargara genistae(Fabricius)雌、雄成虫触角的形态及感受器的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以期进一步明确角蝉触角的形态结构,为角蝉科昆虫触角感器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角蝉触角形态相似,均为刚毛状触角,包括柄节、梗节及鞭节3部分,触角表面存在不同的表皮突起,梗节中部一周均着生有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鞭节的前10个亚节部分侧面上仅着生锥形感器。两种角蝉的触角形态与感器类型在雌、雄成虫间基本不存在差异,两种角蝉之间在感器种类和分布方面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优势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膜翅目:姬小蜂科)触角及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蜂鞭节有5亚节,雄蜂鞭节有4亚节。触角上着生有板形感器(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和Ⅲ型)、指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和Böhm氏鬃毛,其中,板形感器Ⅰ型仅分布于雄蜂棒节,雌蜂未见分布,毛形感器Ⅱ型和Ⅲ型仅分布于雌蜂触角,雄蜂未见分布,雌蜂的毛形感器总数量显著多于雄蜂。【结论】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共有6种类型感器,雌、雄蜂的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触角的外部形态及其感受器的种类和分布,为了解桃小食心虫的寄主选择和交配选择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桃小食心虫成虫雌雄蛾为试材,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触角的外部形态及触角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桃小食心虫成虫触角感受器有毛形感器(Ⅰ和Ⅱ)、刺形感器、畸形刺感器、芽孢感器、锥形感器(Ⅰ和Ⅱ)、腔锥感器、栓锥感器、耳形感器(Ⅰ、Ⅱ和Ⅲ)、鳞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芽孢感器、畸形刺感器、耳形感器Ⅱ和Ⅲ仅在雌蛾触角中发现。【结论】桃小食心虫的触角感受器种类丰富,雌蛾触角特有的4类感受器可能与其产卵和寄主选择等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6.
荔枝蛀蒂虫触角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荔枝蛀蒂虫雌雄虫触角上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荔枝蛀蒂虫雌虫和雄虫触角都分布有腔锥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毛形感器3种感器,以毛形感器数量最多,雌雄虫触角感器在形状上没有明显差异。同时还描述了各种感器的形态特征和着生规律。  相似文献   

17.
梨星毛虫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梨星毛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在扫描电镜下作了观察。发现梨星毛虫成虫雌雄蛾触角均为双栉齿状,由柄节、梗节和33—40节鞭节组成,雌蛾长度在6.10—7.10mm,雄蛾在6.00—6.90mm。触角主干及侧枝的背面,侧面均被鳞片覆盖,绝大部分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腹面上,仅有少数着生于触角的背面。新有鞭节的表面均为隆起的折皱状脊纹,但柄节和梗节的表面则无。在梨星毛虫成虫触角上共发现四种感器,即毛形感官、刺形感官、锥形感官和腔锥感官。对梨星毛虫雌雄蛾触角的两性差异进行了观察,并作了详细的讨论,发现梨星毛虫雌雄蛾成虫触角具有典型的性二型现象。雄蛾触角侧板很长,其上的毛形感官多目长;雄蛾触角侧板短,其上的毛形感官少目短。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镜对荒川库蠓(Culicoides arakawae)和尖喙库蠓(C.schultzei)的触角及其感觉器、肩窝和触须感觉器进行了研究,在触角上共发现七类感觉器,即腔锥感器、种形感器、球状感器、锥形感器、毛簇感器、毛状感器和触角毛。比较研究发现,两种库蠓之间触角感觉器的种类、数量、排列及分布匀有差异,其中腔锥感器具有种间鉴别意义;肩窝不具有种内的稳定性,触须感觉器不具有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