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中国猪业》2005,(6):35-36
2005年9月份湖北省黄石市某猪场发生了15日龄左右的仔猪以发烧、咳嗽、关节肿胀、黄疸、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在采用了综合防制措施后,发病率由原来的65%下降到9%,死亡率由原来的34%下降到7.3%,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防治中的工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7~8月份,高邮市高邮镇某猪场50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生以发热、呼吸急促或困难、咳嗽、大便干燥或拉稀、关节肿胀、黄疸、贫血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诊断和治疗试验,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在采用了综合防治措施后,发病率由原来的85%下降到9%,死亡率由原来的50%下降到7%,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4月中旬,湖南株州某养猪厂猪群发病,发病率为10%,死亡率较高,达到30%,给该猪厂造成了巨大损失。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根据药敏试验采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并采取了适当预防措施,有效阻止了该病的扩散。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理学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所致,目前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其发生与流行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9年2月河北省承德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高热、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跛行、被毛粗乱、皮肤发绀、急性死亡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以浆液—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通过科学饲养、合理用药迅速控制了本病。  相似文献   

5.
断奶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6月份临沂市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200余头2月龄左右的断奶仔猪相继发生了一种以高热、皮肤发红、咳嗽、关节肿胀、跛行、共济失调和死亡为主的疾病,据统计发病率在55%以上;死亡占发病的23%以上。我们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危害断奶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临床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是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本病多发于5~8周龄的仔猪,成年猪也可感染,给养猪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可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镜检、血清学试验及生化试验确诊,本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可选用高效敏感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和自家苗均能取得较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的病原体,感染猪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已出现流行趋势,在临床上常容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在目前养猪业中原发性的一般少见,而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多见,当前在临床上常见猪瘟、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耳病及副猪嗜血杆菌病等与附红细胞病混合发生或继发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当或应激条件存在时很容易发病,在广大农村养猪户中由于缺乏兽医技术,免疫不科学,出现该病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例更为多见。本文以一起典型的附红细胞体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为案例,给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断和防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预防性免疫接种和抗生素治疗,可以防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但是,要成功地防制全身性疾病,就必须作出准确的诊断,并要了解受害猪群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9.
10.
新晃县一猪场饲养的126头架子猪相继发病,以发热、耳廓、胸腹部、四肢内侧发红发紫和排酱油色尿为特征的疾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染色镜检,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嗜血杆菌病,经采取药物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高死亡率为特征,严重危害仔猪和生长猪的传染性疾病。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相当惨重。笔者就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猪嗜血杆菌病(以下简称HPS)又称“革拉瑟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以下简称HP)引起的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近来,笔者发现本地养猪场发生较多类似疾病,据初步调查,去年,我市因病死亡的猪只,有18%~25%是由HPS引起的(原发或继发).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它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和全身性疾病[1].副猪嗜血杆菌是存在于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可以引起2周龄~4月龄青年猪发病,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2].在急性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跛行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该病逐渐成为制约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由于饲养技术的调整进行不当,以及突发的新呼吸道综合征,也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在我国,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在各猪场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已从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南、湖南、宁夏、湖北等省市分离出猪副嗜血杆菌,其损失相当惨重。  相似文献   

15.
当养猪场出现特征性临床症状并在仔猪上观察到病理性损伤时(临床症状参照"临床和病理诊断"章节),应怀疑发生了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此病的确诊必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笔者在辽宁、江西、湖南、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市)均发现一种以哺乳阶段、保育阶段、生长育肥阶段的猪群为发病主体,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临床症状,以浆液-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膜炎、腹膜炎等)和关节炎为主要病变的疾病正在日趋流行,尤其是当猪群处在断奶、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简称附红体病)是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有人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红皮病"等,其临床特征是发热、贫血、黄疸,严重时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对山东省某猪场疑似患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猪进行实验室诊断的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PCR鉴定,其扩增片段与目的片段大小相符,进而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由于饲养技术的调整进行不当,以及突发新的呼吸道综合征,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在我国,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在各猪场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已从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南、湖南、宁夏、湖北等省市分离出副猪嗜血杆菌,损失相当惨重。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世界各地都有,甚至是健康的猪群中也能发现。因此,须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及防治。1病原与发病特点副猪嗜血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对于采用无特定病原或用药、早期断奶技术而没有副猪嗜血杆菌污染的猪群,初次感染到这种细菌时后果会相当严重。细菌难以分离和培养,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