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长×大、巴×长×大、杜×长×大3种杂交阉猪各15头,饲养至100 kg左右,每组选6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性状.试验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的猪都符合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最好,其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显著高于长×大组(P<0.05);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最好,其肉色、大理石纹显著优于杜×长×大组和长×大组(P<0.05).结果表明,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较好,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较好,采用杜洛克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胴体性状,采用巴克夏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槐猪品种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利用中约克、大约克、杜洛克公猪分别与槐母猪进行二元杂交试验,并对试验猪进行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槐猪二元杂交试验组在胴体肉质性状的主要指标上均好于对照组,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试验共设6个组,包括杜、长、大三个纯种组和长×大、大×长、杜×长大三个杂交组,每组选取健康的、体重约25 kg的试验猪12头,公母各半,经过预饲调整后每组选取10头开始正式试验。饲养至组平均体重达100 kg左右时,每组选取4头(2♂2♀)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并计算了三个杂交组猪的各主要经济指标的杂优率(H)。结果表明,目前选育群各品种猪的日增重830 g以上,料肉比2.53以下,瘦肉率67%以上,肉质优良。三个纯种组中生长速度以杜洛克为最快,平均日增重达912 g;料肉比以大白猪的最低,为2.35;长白猪的屠宰率、胴体斜长、眼肌面积、瘦肉率最高,背膘厚最薄;6个组中杜×长大商品猪生长最快,平均日增重达977 g,料肉比为2.34,并有较理想的杂优率,而相对于长×大和大×长组合而言,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如背膘厚、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脂率、贮存损失等,大×长的杂优率均优于长×大,表明大×长组合也是非常有效的杂交组合,可为筛选新的杂优组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杜洛克、长白、大白猪及其杂种长×大、大×长、大×长大、杜×长大共七个品种组合进行了肥育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各品种组合猪有较好的胴体和肉质性状 ,但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有待于通过选育和改善饲养管理提高。大×长大在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性状上优于杜×长大 ,而在其它性状上基本接近。因此 ,用近几年新引进的父系大白猪作终端父本 ,生产大×长大商品猪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4种基因型猪在相同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下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差异,选择来源相同、日龄相近、体重约8kg的健康去势荣昌猪、长×荣、渝荣Ⅰ号猪配套系(CRP)及杜长大(DLY)公猪各24头。每个基因型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体重达10kg起进行饲养试验,体重达80kg饲养试验结束。每个重复选择1头接近目标体重的猪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①荣昌猪及长×荣肉质优良,表现出肌肉pH较高、失水率较低、粗脂肪含量及肌苷酸含量较高等优点,但胴体性状差;渝荣Ⅰ号及杜长大胴体性状优良,但肉质性状稍差。②在较低营养水平条件下,渝荣Ⅰ号及杜长大既能表现出优良的胴体性状,又能表现出较好的肉质。③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贵州香猪资源的开发利用,试验采用贵州白香猪作为母本,分别以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以纯种贵州白香猪为对照组,对3种杂交猪及贵州白香猪8月龄个体进行屠宰,分别对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肌肉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胴体长及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贵州白香猪(P0.01),而贵州白香猪在大理石纹、肌内脂肪、蛋白质指标上显著高于各杂交组合猪(P0.05)。此外,杜×香杂交组肉色评分、滴水损失、剪切力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而失水率、水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长×香组在胴体长、熟肉率指标上是各组中最高的(P0.05),且其皮厚最低(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较适中。综合胴体品质及肉质等因素,3个杂交组合中以长×香杂交组合效果较优,而以杜×香杂交组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采用瘦肉型长大二元猪作为母本,分别以杜洛克、巴克夏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以长×大为对照组,对2种杂交组合及对照组个体进行生长发育测定和胴体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增重达到712g;2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以巴×长大杂交后代最高.此外,在失水率指标上,巴×长大(23.75%)具有较好的保水力,与剑河白香猪(24.69%)、可乐猪(19.23%)相差不大;巴×长大熟肉率指标为61.98%,介于糯谷猪(63.73%)和可乐猪(60.78%)之间.巴×长大杂交组在胴体长等指标上为各组中最高,而其它各项指标均较适中.综合胴体品质及肉质等因素,3个杂交组合中,以巴×长大、杜×长大杂交组合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8.
含地方猪血缘的四元杂交组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试验探讨含江西地方猪血缘的四元杂交效果,选用地方猪乐平花猪和南城黑猪,设4个四元杂交组合试验组,即长大杜乐、长大皮乐、长大杜南、皮杜长大,1个对照组杜长大,进行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测定,并以综合评定指数公式筛选出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含地方猪血缘的四元杂交组合,在繁殖性能、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肉质及毛色等诸多方面都较好,以长大杜乐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9.
吴易雄 《猪业科学》2002,19(2):48-49
以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PIC猪四个品种的三个杂交组合长大、杜长大、杜PIC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了三个杂交组合的肥育效果.结果表明,长大组合在胴体直长、肉色、熟肉率等性状上优于杜长大和杜PIC组合,因此,可考虑长大杂交组合在外向型猪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PIC猪四个品种的三个杂交组合长大,杜长大,杜PIC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了三个杂交组合的肥育效果,结果表明,长大组合在胴体直长,肉色,熟肉率等性状上优于杜长大和杜PIC组合,因此,可考虑长大杂交组合在外向型猪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本试验的目的是在以往肉用型猪杂交组合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利用本地资源饲养三元杂交瘦肉猪的效果,为今后生产、推广配合饲料,发展瘦肉猪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一、试验方法 1.试验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试验试验组配以不同比例的木薯,对照组用玉米,以观察能量饲料品种变换后的饲养效果。第二次试验,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试验组用不同的花生麸代替鱼粉,以观察蛋白饲料品种变换后的饲养效果。具体设计如下表: 2.每一试验步骤采用同一个杂交组合猪,头数相同,始重终重分别接近:第一步全部使用长(白)杜(洛克)本(地),每组  相似文献   

12.
郭志明 《猪业科学》2010,27(2):88-89
本试验选用二元大长(YXL)、三元杜长大(DXLY)、杜大长(DXYL)、三元皮大长(PXYL)四个杂交组合作为试验动物,进行生长发育性能、胴体品质性状测定,旨在为优质肉高效配套杂交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DXLY、DXYL日增重、料重肉比及屠宰率最优,日增重、屠宰率与LXY差异显著(P〈0.05),DXYL屠宰率、眼肌面积分别为76.2%、47.62cm^2,为四组合中最高,并与YXL差异显著(P〈0.05),与DXLY、PXYL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杂交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父系公猪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母猪杂交,选其杂交一代测定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性状,共4次重复试验,测定了133头猪。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与三种瘦肉型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尤以杜X荣最好,其日增重为668克,料肉比3.17,胴体瘦肉率为58.78%;肉质优良,pH1为6.15,pH24为5.96,失水率为22.58%,多数性状都显著或极显著优于长×荣和约×荣(P<0.05或P<0.01),因此,杜×荣为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最优杂交组合,长×荣为次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研究植物调理剂对湘沙配套系最佳杂交组合杜巴沙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特性的影响,湘潭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科技人员于2013年8月9日在沙子岭猪资源场选择60头平均体重在15公斤左右的杜巴沙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头。经过136天的饲养试验,12月25日,课题组邀请湖南农大和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对12头试验猪(每组选择4头)进行了屠宰测定,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测定,筛选出一种既能提高湘沙猪生产性能,又能显著改善肉质的绿色植物调理剂,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杂交组合肉羊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无角道塞特、萨福克、德国关利奴为父本与夏寒F1代、夏寒F2代分别进行杂交,共分6个杂交组合,每个杂交组合20只母羊,每组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同组各重复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杂交后代集中育肥3个月,6月龄时进行屠宰,对各组羊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各组羊与夏寒F2代杂交好于与夏寒F1代杂交,日增重德夏寒最高,料重比德夏寒最低,体型指标德夏寒最高,萨夏寒组最低,差异不显著(P〉0.05)。净肉重各组羊与夏寒F1代杂交稍大于与夏寒F2代杂交后代,代间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肉骨比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F1代与F2代差异不显著(P〉0.05),F1代间及F2代间差异极显著(P〈O.01),且以道夏寒最高,萨夏寒次之,德夏寒最低。结论:德夏寒杂交羊生长快、肉用体型好;道夏寒杂交羊产肉力高、肉质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利用东安土猪地方品种资源,为东安土猪优质高效配套杂交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长大东(东安猪)、长大广(两广花猪)、大长东、大长广为母本进行四元杂交组合进行试验,测定其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长大东杂交组合猪窝产仔数为10.95头,与另外3个杂交组合比较差异显著(P0.05);含地方血缘12.5%的两广花猪组合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高于含东安猪血缘的组合,但胴体质量无明显差异;四元杂交组合商品猪瘦肉率在60.09%以上。  相似文献   

17.
沙子岭猪不同杂交组合肥育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双×沙、杜×沙、长×沙三个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结果表明双×沙组合日增重快(563.58 kg)、料肉比低(3.671)、瘦肉率中等(54.54%),肉质优良.但经方差分析,肥育和胴体品质性状三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双×沙组合在繁殖性能方面的突出表现,认为用加系双肌臂大约克作为沙子岭猪二元杂交生产中的配套父本品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杜洛克猪对梅山猪生长育肥性状的改良效果,选择杜×梅杂交一代猪48头(26公、22母),测定体重20~100 kg阶段的平均日增重、体长、体高、屠宰率、胴体瘦肉率、后腿比例、眼肌面积等。结果:阉公猪的全期日增重为(622.30±20.93)g/d,比阉母猪的低18.2 g/d,阉公猪的全期饲料转化率为2.92∶1,比阉母猪的多0.27;宰前体尺中,阉母猪体长、体高和腿臀围均高于阉公猪(P0.01),不同屠宰体重组所测定的体尺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体尺随宰前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阉母猪的胴体指标优于阉公猪,不同屠宰体重组大部分胴体指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杜×梅杂交一代商品猪宜公、母分栏饲养,其出栏体重控制在90~95 kg为宜。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二元长大(L×Y)、三元杜长大(D×LY)、四元皮杜长大(PD×LY)三个杂交组合猪群为实验动物,进行生长发育性能、胴体品质性状测定,旨在为优质肉高效配套杂交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PD×LY日增重、料肉比及屠宰率最优,日增重、屠宰率与L×Y差异显著(P〈0.05);PD×LY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分别为48.09cm2、34.23%,为三组合中最高,并与L×Y差异显著(P〈0.05),与D×LY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新)长、大(加)长2 个二元母本,与杜洛克杂交。杜×大(新)长为试验组、杜×大(加)长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肥育性能、饲料利用率、胴体性状和肌肉营养组分,试验组都好于对照组,唯屠宰率试验组稍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增加33g,提高3.7% ,饲料利用率提高1.55% ( P> 0.05),瘦肉率提高2.6% ( P>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