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除草剂防除困难的问题,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PX、PM和Mn2+三种代谢酶抑制剂对精喹禾灵、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和烯禾啶防除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增效作用,测定不同用量代谢酶抑制剂PX对这5种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及其与莠去津混用后稗草体内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和细胞色素 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3种代谢酶抑制剂中,代谢酶抑制剂PX对精喹禾灵、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和烯禾啶5种除草剂的增效作用最显著。不同用量代谢酶抑制剂PX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不同,其中75 g (a.i.)/hm2代谢酶抑制剂PX对莠去津的增效最佳,株防除效果和鲜重防除效果分别增加了35.33个百分点和37.33个百分点。莠去津与代谢酶抑制剂PX混用后,稗草体内GST和CYP450活性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表明除草剂与代谢酶抑制剂PX混用能增加除草剂对稗草的防除效果,可以达到减施除草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氰氟草酯防除双穗雀稗的最佳使用技术,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氰氟草酯在不同施药情况下对双穗雀稗的防除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对双穗雀稗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LD50为有效剂量26.15g/hm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株受药情况下,施用10%氰氟草酯乳油有效剂量90~270g/hm2对苗期至营养生长盛期双穗雀稗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防除效果接近100%。室内和田间不均匀施药试验结果表明,双穗雀稗喷施氰氟草酯部分防除效果较理想,未施药部分防除效果随着施药部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体来讲,施药不均匀是导致防除效果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施药均匀、全株施药的情况下,10%氰氟草酯乳油有效剂量90g/hm2对双穗雀稗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在不能保证均匀全株受药的情况下,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双穗雀稗的使用剂量应该提高到有效剂量270g/hm2。  相似文献   

4.
快杀稗防除直播稻田稗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5.
稗草是一种与水稻伴生的恶性杂草,发生与危害严重。现行推广的除草剂一般只能防除1~3叶期的低龄稗草,一旦错过适期便难以取得理想的防除效果。据介绍,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快杀稗能有效地防除高龄稗草,并对水稻安全。1991年我场水稻移栽期间,由于洪涝灾害的影响,土壤封闭化除和芽后早期茎叶处理均成泡影。到7月中旬末调查,田间稗草已达5~6叶龄,夹棵稗已经拔节,个别已抽穗,常用除草剂已难以奏效。为进一步验证快杀稗的防效并明确防除高龄稗草的使用剂量,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苄·丙草胺+稻喜防除稗草千金子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 g/L五氟.氰氟草酯油悬剂2 505 ml/hm2,播后15 d作茎叶处理,株防效为83.3%~95.7%。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高龄稗草的有效药剂,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6种除草剂对高龄稗草的生物活性,并通过大田试验作了进一步验证。盆栽法测得五氟磺草胺和双草醚对高龄稗草的活性最高,其ED50值均为9.3 g/hm2,而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对高龄稗草活性最低,ED50 分别为28.7、28.6 g/hm2。其余2种除草剂嘧啶肟草醚和氟吡磺隆对高龄稗草的活性介于以上两者之间,ED50为10.1 g/hm2和11.4 g/hm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0、37.5 g/hm2和10%噁唑酰草胺乳油 150、180 g/hm2 4个处理对高龄稗草防效优良,处理后20、40 d防效均在93.0%以上;处理后40 d,10%双草醚悬浮剂3种浓度处理和5%嘧啶肟草醚乳油 80 g/hm2的防效均在91.4%以上;10%氟吡磺隆水分散粒剂和10%氰氟草酯乳油对高龄稗草防效均不理想,药后20、40 d各处理的株防效均不到80%。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昆山化工厂生产的神锄对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并与进口快杀稗的防效比较,1992年6月我们在水稻秧田进行了神锄防除稻田稗草试验,现将其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 参试药利国产50%神锄WP(昆山化工厂产)、进口50%快杀稗WP(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20%敌稗EC(?)混用药剂,抚顺农药厂生产)。 (二) 试验处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稻田稗草的发生危害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进生  缪松才 《杂草科学》1991,(3):32-33,48
一、稗草的发生危害 1.稗草的发生规律:稻田稗草主要是通过稻种、土壤及农事作业三个途径传入的,其发生源主要来自稻种夹带和散落在土壤中的稗草籽。据水稻落谷后12天和移栽后30天调查,稗草从露尖至分蘖各生育叶龄期均有发生(图1、图2)。这实际是一种异步现象,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稻种处理及时差引起的。在本地栽培条件下,落谷前2~3天秧田上水,2~3天后放水做秧板,播催过芽的稻种并塌谷。虽然在落谷前2~3天表  相似文献   

10.
尖角突脐孢对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温室内进行了露水期、接种量、喷液量及稗草叶龄对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monoceras)除稗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条件下,尖角突脐孢对4叶期以下的稗草幼苗具有极好的防效.要达到理想的除稗效果需要至少24h的露水期,接种菌液的孢子浓度在1.25×105孢子/ml以上.接种孢子浓度和喷液量对尖角突脐孢除稗效果的影响也极明显,它们与防效呈S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稗草病原真菌对稗草及水稻的致病性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从稗草病叶上分离到8种病原真菌,它们是:链格孢、棒弯孢、月弯孢、画眉草弯孢、橙黄树座霉、紫附球菌、Bipolarisschoemaker和尖角突脐孢。前4种病原菌对水稻有致病作用。在对水稻无致病作用的4种病原菌中,橙黄树座霉、紫附球菌和B.schoemaker对稗草的致病力弱,而尖角突脐孢对4.5叶期以下的稗草有极强的致病作用。寄主范围测定表明尖角突脐孢除了轻度侵染玉米幼苗,对其它主要作物如水稻、小麦、大豆、棉花、谷子、豌豆、芸豆、向日葵、芝麻、大麻无致病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尖角突脐孢在我国可作为微生物除稗剂的候选菌  相似文献   

12.
湖南稻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部分稻区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水平进行监测。琼脂法测定结果表明,湖南安乡稗草生物型已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明显的抗性,2001年安乡稗草生物型IC50结果显示,其最高相对抗性倍数高达63.80;常德市郊、汉寿县、长沙县高桥镇和春华镇的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正在形成,IC50相对抗性倍数比值为2.15-2.78;而其他地区稗草生物型尚未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性。茎叶喷雾法测定表明,在室内即便是使用高浓度400 mg/L二氯喹啉酸也不能很好地控制安乡稗草生物型;田间使用浓度为6倍于田间推荐用量(1 350 g/hm2)的二氯喹啉酸不能有效防治安乡稗草生物型,而用田间推荐量(225 g/hm2)的二氯喹啉酸可有效的防治敏感性稗草生物型。以上结果表明湖南安乡稗草生物型已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极明显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吉林省玉米田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和抗性分子机理,测定了两个抗药性狗尾草种群R1、R2和一个敏感种群S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水平,并检测了不同种群间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基因序列差异。结果显示:R1、R2种群抗药性指数分别为21.8和23.9。扩增狗尾草ALS基因序列发现,相较于敏感种群,R1种群在376位点由GAT突变为GAA,R2种群在376位点由GAT突变为GAG,两种突变均导致天冬氨酸替换为谷氨酸(Asp-376-Glu)。表明狗尾草R1和R2种群对烟嘧磺隆产生抗性是由于靶标ALS基因突变导致,研究结果为科学防控抗药性狗尾草种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室内贴牌水培法及整株法,快速鉴定并验证了2013年采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稻田的50个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贴牌水培法所用的二氯喹啉酸甄别剂量为80mg/L;稗草死亡率越低,其抗性倍数(resistance factor,RF)越高,其中死亡率为0时,整株法测定的RF值高达896.07~1 209.38;贴牌水培法测定的稗草样本对二氯喹啉酸的ED50远低于整株法,但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水平趋势高度吻合。笔者认为以贴牌水培法测定的死亡率小于40%的稗草样本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风险较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1~2003年分别按照替换试验设计的模型盆栽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991与稗草、普通粳稻越富与稗草,比较这两个水稻品种与稗草的竞争力。水稻和稗草按照4:0、3:1、2∶2、1∶3和0∶4的比例混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粳稻越富和转基因水稻991对稗草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在稗草存在下,转基因抗草铵膦水稻991的干重和根长受稗草抑制程度大于普通粳稻越富;而叶面积指数的趋势相反,991的入侵能力明显低于越富。综合评价为在与稗草的竞争性方面,普通粳稻越富优于转基因抗草铵膦水稻991。  相似文献   

16.
N-硝基二苯基脲衍生物的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测定了6个N-硝基二苯基脲衍生物( Ⅰ )在500 mg/L浓度下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绿苋Amaranthus viridis的除草活性,从中筛选出两个化合物 Ⅰ b 、 Ⅰ e 做系列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对稗草、绿苋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且随着浓度增加,抑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培养皿法,研究了银胶菊花水浸提液及其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剩余水相不同极性组分对苘麻和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 g/L浓度处理下,水浸提液完全抑制苘麻和稗种子萌发,对苘麻和稗根长、芽长、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2.6%、89.1%、84.3%和91.7%、55.8%、39.1%;正丁醇相抑制苘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强,乙酸乙酯相抑制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强。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1 g/L浓度处理下,乙酸乙酯相生物活性最高,苘麻和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13.3%和33.3%,对苘麻和稗根长、芽长、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63.1%、80.0%、58.3%和51.3%、26.7%、23.3%。  相似文献   

18.
Dose–respons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glasshouse pot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selectivity of oxadiargyl, a recently introduced herbicide, in direct‐seeded rice under both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Crop sensitivity to oxadiargyl was comparatively greater for wet‐seeded (anaerobic) than for dry‐seeded rice (aerobic). Likewise, greater efficacy against Echinochloa crus‐galli (L.) was also observed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greater activity of oxadiargyl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but that application pre‐sowing with subsequent flooding would reduce selectivity in wet‐seeded rice.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rice production in Mediterranea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9.
高湿对农田狗尾草种子发芽特性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狗尾草种子为材料,研究高温(45℃)、相对湿度(50%、60%、70%、80%)处理对种子发芽及幼苗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为揭示狗尾草成功占据休耕地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在50%、60%和70%湿度条件下,老化lld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说明增加湿度可有效解除狗尾草种子休眠.在4个湿度下老化lld的狗尾草种子萌发率变异系数降至最低,死亡率最高,休眠率则呈现由低变高的趋势,表明种子出苗整齐程度和诱导进入次生休眠受高湿条件的影响.老化湿度对胚芽鞘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杯法测定了8个人工合成的多炔类化合物对稗草的光活化生长抑制活性,经近紫外光(320~400nm)照射后,所测的化合物中的化合物5(1-苯基-4-(3,4-亚甲基二氧)苯基-丁二炔)能显著抑制稗草根、茎的伸长,当处理浓度为100mg/L时,经光照处理测得对稗草根、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3.56%和68.03%,而非光照处理则为27.73%和17.76%,显示出明显的光活化生长抑制效应.在检测不同光照时间和不同浓度处理的试验结果中发现,随着光照时间从0.5h到3h,浓度从0.1mg/L到10mg/L时,测得稗草根长和茎长的抑制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电镜下观察表明,经化合物5处理的稗草愈伤组织,浓度为10mg/L、光照为3h时,可造成生物膜结构的破坏,而非光照的细胞内膜结构受到轻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