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6种泡桐的3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对其木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及壁腔比的显微镜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泡桐木纤维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兰考泡桐木纤维最长,95-02与南方泡桐木纤维最宽,95-02与毛×白33木纤维壁最厚,毛泡桐木纤维腔径最小,兰考泡桐木纤维长宽比最大,毛泡桐壁腔比最大.这些木纤维特征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50年生天然林闽楠(Phoebe bournei)为研究对象,借助数码光学显微镜和图像测量分析软件对闽楠木材纤维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了闽楠木材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闽楠木材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壁腔比、长宽比平均值分别为1079、21.93、14.56、7.31μm和0.55、49。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规律较为明显,随树龄的增长呈“递增-稳定”的变异规律;纤维双壁厚和壁腔比随树龄的增长径向变异规律总体上呈波动性递增的趋势;纤维宽度、腔径随树龄的增长变异规律不明显。经方差分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随树龄变异在0.01水平差异显著,纤维双壁厚随树龄变异在0.05水平差异显著,纤维宽度、腔径和壁腔比随树龄差异不显著。采用有序聚类最优分割法,划分出天然林闽楠幼龄材和成熟材的界限为21~23a。  相似文献   

3.
群众杨改良无性系材性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个群众杨改良无性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壁腔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木材我性间差异显著,28-77号无性的木材密度为0.4327g/cm^3,比对照品种群众杨提高了23.8%;(2)无性系间和树龄间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差异极显著。树龄间纤维宽度、纤维壁腔比差异极显著。纤维长度树龄的增长逐渐变长;树龄对纤维长度总变异的贡献率达64.3%,是变异的主要来源。(3)木材密  相似文献   

4.
对粗放与集约两种栽培措施下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与粗放管理的人工经济林核桃相比较,集约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和壁腔比均小,方差分析表明只有纤维宽度、壁厚在0.05水平显著,其它特征均未达显著水平.(2)两种栽培措施下纤维长度、宽度、壁厚、长宽比和壁腔比的径向变异规律差别不大.(3)集约管理的核桃的各种纤维形态特征和粗放管理的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长宽比等特征的轴向差异均不显著;粗放管理的壁厚、壁腔比的轴向差异显著.(4)两种栽培措施下的大部分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和轴向变异规律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对冀北山区50年生天然林白桦木材解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坡向对白桦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阴坡白桦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壁腔比、纤维比量等指标平均值大于半阴坡,而半阴坡纤维宽度、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等指标平均值大于阴坡;不同坡向天然林白桦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由髓心向树皮方向的径向变异趋势为初始增大随后趋于稳定增加,壁腔比在径向上呈递增或递减波浪式变异,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纤维比量由髓心向外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波动;坡向对白桦木材纤维长度影响显著、对长宽比影响极显著,对宽度、壁腔比、组织比量等影响不显著,多项式方程对白桦木材纤维性状和生长轮拟合效果好;白桦幼龄材和成熟材的界限为第20年。从解剖特性看,阴坡、半阴坡天然林白桦木材适宜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6.
蓖麻秆显微构造和纤维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蓖麻Ricinus communis秆是一种优质的纤维原料。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利用蓖麻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蓖麻秆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的显微结构:并利用Motic Images Plus2.0图像处理系统测量了蓖麻秆皮部和木质部的纤维尺寸。结果表明,蓖麻秆皮部含有纤维细胞、轴向薄壁细胞和射线细胞;木质部的结构类似于散孔材,靠近髓的部位管孔较发达,具有单列或双列的异型木射线,纤维细胞壁上可见具缘纹孔,节部纤维弯曲;髓部多为多面体的薄壁细胞,可观察到螺纹导管。皮部纤维长度最大可达26.50mm,长宽比高达540.00,壁腔比0.56~0.83;枝丫部分的纤维最长.长宽比最大:穗部的纤维最短,长宽比和壁腔比最小。木质部纤维的平均长度为0.75~0.90mm,宽度4。38~5.40μm,长宽比31.78~37.54,壁腔比0.56~0.83。蓖麻秆纵向上枝丫部分的平均长度、腔宽和长宽比小于秆部,壁腔比大于或等于秆部;穗部纤维的长度、宽度和腔宽均最小,长宽比和壁腔比最大。径向上靠近木质部中部的细胞长度、细胞腔宽度和长宽比较大:最外侧细胞的宽度、壁厚和壁腔比最大。蓖麻秆是一种优质的纤维原料,可用来造纸和制造人造板等工业化利用:其不同部位的纤维形态不同,呈一定的规律变化。图9表3参10  相似文献   

7.
对34个美国原生种源的刺槐苗干密度等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原产地种源间一年生苗生长量差异明显,Bloomington、Brulington种源生长量较大;木材含水率为30.91%—45.59%,差异不明显;木材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Colt种源最大;木纤维长度、长宽比均差异显著,Colt种源木纤维最长,Greenville种源木纤维长宽比最大;木纤维宽度为19.7—24.1μm,差异不明显。原产地刺槐材性受种源地理位置的影响,具有地理变异性,但不同材性指标变异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施肥对尾巨桉木材纤维与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方法]以18a生3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尾巨桉无性系木材为研究材料,研究木材纤维特征、木材基本密度及变异情况。[结果]3种施肥处理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在树干径向方向由髓心向外都有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而纤维腔径在树干径向方向由髓心向外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纤维宽度变化在3种施肥处理间不一致。3种施肥处理间只有纤维壁腔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肥量中间处理的纤维壁腔比值显著高于其余2个处理。[结论]不同施肥处理对木材纤维特性除纤维壁腔比之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5个白桦天然林种群为对象,较全面地研究了白桦木材材质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天然林白桦种群间木材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小拉什强度和年轮宽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壁腔比、木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差异不显著。白桦导管比量与均温和降雨量、胞壁率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r>0.9)。在种群间木材基本密度与胞壁率呈显著正相关(r>0.9);纤维宽度与胞壁率、纤维壁腔比、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r>0.8),纤维长度与微纤丝角呈负相关(r=-0.97)。  相似文献   

10.
研究酸枣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和基本密度随树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酸枣人工林木纤维长度、长宽比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15a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木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分别为1 170μm和82.1,木纤维宽度变化范围为14.8~21.2μm,7a时木纤维宽度达到最大为21.2μm。酸枣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大,10a左右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基本密度为0.497g/cm~3。从木纤维长度分布特征的径向变异分析得出,随着树龄的增大短纤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长纤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5a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