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柑桔瘤皮虫 (Agricussp.)又称缠皮虫 ,是闽西柑桔产区分布广、为害较重的害虫之一 ,以幼虫蛀害较小枝条 ,造成枯顶。(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10 mm左右 ,黑色微带金属光泽。卵馒头形 ,长 1.7mm,初产时乳白色 ,后渐变为黄色 ,孵化前呈黑色。老熟幼虫体扁平 ,白色 ,体长 2 3~ 2 6 mm。蛹纺锤形 ,体长 9~ 12 mm,初化蛹乳白色 ,将羽化时呈黄褐色。(2 )生活习性 该虫 1年发生 1代 ,以幼虫在枝条木质部内越冬。翌年 4月化蛹 ,成虫在 5月上旬开始出洞。产卵于枝条表皮。孵出幼虫即蛀入树皮内为害 ,初期被害部位有流胶现象。通常自枝条上部向下蛀…  相似文献   

2.
据笔者在丰城市曲江镇梨园调查,梨眼天牛在当地2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枝条内越冬。成虫5月上旬羽化,一直延续到6月中旬。成虫多选择直径15~25mm粗的枝条产卵。产卵前先将皮层咬伤,在其中产卵一粒。卵多产在树冠外围枝条上,每雌虫可产卵10~30粒。初孵幼虫就近取食韧皮部,2龄以后幼虫蛀入木质部为害,被害处树皮破裂,充满烟丝状木屑。成虫食叶。防治梨眼天牛应及时削除虫卵和初孵幼虫,用铁丝穿入蛀道钩杀幼虫,捕捉成虫;在天牛为害盛期的7~8月,发现果树被天牛幼虫蛀入树体为害时,用棉球等物蘸50%敌敌畏20倍…  相似文献   

3.
蝉害与灭蝉     
<正>蚱蝉可危害桃、梨、苹果、柑枯等果树及多种林木,以成虫在枝条上吸食汁液,并产卵在嫩枝条内,使输导组织受损而造成枝条千枯,结果枝受害则造成果实凋萎,而其幼虫(若虫)在土下又靠吸食树根汁液而存活,故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4.
<正>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属透翅蛾科准透翅蛾属。是近年发现的严重为害猕猴桃的蛀干害虫。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在福建省一年发生一代。幼虫7龄,以3~4龄在枝条隧道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3月上中旬)。幼虫7月上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为成虫羽化始期,8月下旬~9月上句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为害盛期在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5.
速灭杀丁防治尺蠖有特效近年来,我地以泡桐、椿、樟树等做防护林的柑格园,油桐尺蠖普通发生,为害严重。一株成年结果树有尺蠖幼虫五六百条,多者上千条,4龄幼虫聚集时,一夜之间可将全树叶片吃光,仅残留光秃枝条,严重影响生长结果。油桐尺蠖在新邵县一年发生3代,...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区葛氏梨茎蜂生物学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氏梨茎蜂在沈阳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的当年生枝条干梢基部越冬。成虫羽化出枝后,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卵产在梨树新梢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封顶梢上不产卵。一般剪口下2 cm处、直径在2.1 mm以上的新梢幼虫越冬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正>桑天牛是一种常见的枝干害虫,近两年在苹果园危害趋重,不但危害成龄树,也危害幼树。1)危害症状。以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蛀道内无粪屑,每隔一定距离向外咬一圆形通气排粪孔,被害枝干自上向下可见一串排粪孔,孔内无虫粪,孔外和地面上有红褐色虫粪。被害植株生长衰弱,枝条易风折,重者枯死。2)发生规律。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中越冬,经过两个冬天后,第3年6—7月羽化。7—8月成虫啃食树木嫩芽及新枝皮层补充营养。夜间活动。卵产在新枝上,多选直径10~15 mm枝条的中部或  相似文献   

8.
吕娜 《河北果树》2006,(6):41-41
1按顺序修剪,枝条稀密错落有致修剪顺序是先修剪大枝,后修剪小枝;先修剪下部枝条,后修剪上部枝条;先修剪树冠内枝条,后修剪树冠外枝条。修剪时应遵循“三稀三密”的原则,即大枝稀,小枝密;上部枝条稀,下部枝条密;树冠外围枝条稀,树冠内膛枝条密。以轻剪缓放为主,见果回缩定植1、  相似文献   

9.
<正>1生长特性1.1枝条生长特性萌芽力强,发枝力弱。1年生枝条上面的芽,第2年萌发能力强,除极少数瘪芽外,其它的芽都萌发。直立枝条萌发短枝少,平生枝条萌芽率高,但发枝力弱,不容易形成侧枝。枝条拉枝过平以及弯弓似的拉枝,前端结果后容易下垂,形成猪尾巴枝前细后粗,后部容易抽生徒长枝条。修剪过重,  相似文献   

10.
杏仁蜂(gurytoma samsonovi Wass)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又名杏核蜂,杏、李、桃等核果类果树均有发生.雌成虫在核皮与杏仁之间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在核内蛀食杏仁,以幼虫在落杏核内或枝条上的杏核内越冬.危害杏果后,造成大量落果,或使杏仁被蛀食一空,严重影响鲜杏和杏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周润生 《落叶果树》2006,38(1):50-52
1 继续清理果园 这一阶段果园中的落叶、杂草及病落僵果已经清理完毕。但修剪后的枝条又散放在果园中。有些人认为,果树的枝条特别是较大的枝条可用作架材或做篱笆墙,因而在修剪后选其较大者去除小枝,将其堆积在果园中,把较小的枝条理顺并捆成捆积放,以便将来做烧材。却不知剪下的枝条仍是病菌的滋生地,成为腐烂病的传染源。有天牛危害的果园,其幼虫可在锯下的大枝中存活多年。因此,急须改变传统的做法,要将剪下的树枝尽快运出,存放在远离果园的地方,或尽快烧掉,不可长期堆积在园中,更不要用树枝做果园的围墙。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树拉枝的注意事项苹果树的拉枝是整形修剪中增大枝条角度和改变枝条方位常用的一种方法。拉枝后,有效地减缓了枝条的顶端优势,能促进枝条中下部的芽萌发和成枝,防止下部光秃;扩大了枝展,改善了风光条件;从而有利于成花结果。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要使苹果树拉枝...  相似文献   

13.
豹蠹蛾是一种蛀干性害虫。据有关资料记载,主要为害枣树,其次为害杏、梨、核桃、桃、苹果、刺槐、棉花,没有为害柑桔的记载。笔者1996年发现该虫为害甜橙、温州蜜柑等,此后相继发现还为害枇杷、白玉兰、乌桕、意大利杨。为此,1996~1999年笔者对豹蠹蛾进行了生活习性观察和防治试验。1 生活习性 豹蠹蛾在赣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条内越冬。第2年春季柑桔萌发后,越冬幼虫开始沿枝条髓部向上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咬一排粪孔,随时将虫粪排出孔外,被害枝梢即枯萎死亡。5月下旬开始,在隧道内吐丝缀连碎屑堵塞被害枝条的两端,并…  相似文献   

14.
马莲小枣树开甲后须防灰暗斑螟。灰暗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枣树甲口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枣树甲口和其他寄主伤口,造成甲口不能完全愈合或全部断离。食性较杂,可危害多种林木。每年发生4-5代,以4、5代幼虫为主交替出现,有世代重叠现象。幼虫在受害处附近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初化蛹,4月底羽化,被害树树势迅速转弱,枝条枯干,枣果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重者1~2年整株死亡。5月上旬出现第1代卵、幼虫。第2、3代幼虫危害马莲小枣树甲口最重。第4代幼虫在9月下旬以后结茧的部分老熟幼虫不化蛹,直接越冬。第5代幼虫于11月中旬进入越冬期。  相似文献   

15.
1 发生规律 栗瘿蜂又名栗瘤蜂 ,主要为害板栗树。一年发生 1代 ,以初孵幼虫在芽内越冬 ,翌年栗芽萌动时幼虫开始活动为害。 5月上旬幼虫在虫瘿内老熟化蛹 ,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成虫羽化后需在虫瘿内停留 10~ 15天 ,出瘿后行孤雌生殖。每头雌成虫产卵 2 0 0粒左右 ,卵产于芽内及第 2幼叶的主脉内。幼虫孵化后在芽内为害 ,形成较虫体稍大的虫室 ,但在年前芽外并不出现组织变形。第 2年 4月中旬寄主幼枝出现小虫瘿 ,4月下旬虫瘿形成。虫瘿多为椭圆形 ,表面光滑 ,绿色或红绿色。栗芽受害后枝条不能抽出 ,严重时全树布满虫瘿 ,不能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6.
栗链蚧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危害状 成虫和幼虫群集在树干、枝条、叶片上吸食汁液。叶片受害后,产生退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被害栗树枝干上有芝麻大小的黄色小亮点,枝干表皮下陷皱缩、凹凸不平,新枝表面皱缩开裂,秋后干枯而死,叶片受害后呈淡黄色斑点,易导致早期落叶。  相似文献   

17.
正1核桃缀叶螟也叫缀叶丛螟、木橑粘虫等。为鳞翅目,螟蛾科,缀叶丛螟属。近几年来,北方核桃受害越来越重,出现了灾情;一般受害率为50%~80%,严重的单株虫口密度达3 000多头;以幼虫为害叶片,发生严重可将树叶全部吃光。1.1为害症状受害叶多位于树冠上部及外围,容易发现;以幼虫为害核桃叶片,植株被害后,枝残叶碎,结网卷叶,布满虫粪,冠顶光秃,形似火烧;枝条上留下雀巢般的虫窝,严重时,几天之内,可以将树叶全部吃光。  相似文献   

18.
苹果小卷叶哦在吉林省白城地区苹果园为害严重,1991年受害树早期落果,虫果率达60%。以上。1992年采用以性诱剂预报方法,田间定期调查,指导树上防治,效果良好。1 生活史和习性苹果小卷叶蛾在白城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幼令幼虫在树干、枝杈的粗翘皮结小白茧越冬,来年4月下旬苹果树花芽开绽时幼虫开始出蛰,后沿着枝条爬到幼芽、嫩叶和花蕾上进行食害。6月中旬老熟化蛹,成虫出现5—7天开始产卵,卵期一周左右。6月末7月初田间出现第一代幼虫,7月上旬幼虫大量孵化,幼虫往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黑刺粉虱已成为我地柑橘上的一种主要害虫,为害日益严重,防治越来越难。该虫以幼虫在柑橘叶背为害,虫体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导致枝条枯死,叶片脱落,受害严重的果园污黑一片,果实品质较差.商品价格锐减,直接影响着树势、产量及果实品质。自1999年~2001年间,根据幼虫各期喷洒相应的药剂进行大面积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防治1~2龄幼虫:1龄幼虫扁平,椭圆形,无色透明后渐变灰色,固定后体黑色有光泽,体背有2对较长的黄色刺毛,2龄幼虫黄黑色,体躯周围的白色蜡质较一龄宽。防治时以40%氧化乐果乳…  相似文献   

20.
栗瘿蜂别名:栗瘤蜂。主要为害板栗、茅栗。对栗的生长、结果影响很大。1999~2000年连续两年对此虫进行观测,初步掌握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1、为害特点幼虫为害芽、叶和嫩梢,被害芽春季生长时形成瘿瘤而不能抽枝和开花,叶小畸形,小枝枯死,使树势衰弱。幼虫为害的栗瘿大体有3个类型:芽瘿型,被害芽萌发后不抽生枝条,长出栗瘿;叶瘿型:在叶片主脉或叶柄基部形成虫瘿。枝瘿型:虫瘿着生在当年新梢顶端或下方枝条上。栗瘿一般呈不规则圆形。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3mm,黄褐至黑褐色,有光泽。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