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武王东沟试验示范区根据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特点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建设,高标准地完成了塬、坡、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索高原沟壑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由历史上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现在的粮、果、工副三元产业结构阶段,种植业占农村经济的总产值由过去的80%下降至不足20%,果业收入占30%左右,工副业占50%左右,已有20%的农民专门从事果业生产与销售,有25%的农民离开土地从事第三产业,引起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完善沟坡土地资源开发技术体系,林草覆盖率45%,土壤侵蚀模数降至504 t/(km2*a);探索出高原沟壑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厘清黄土高原典型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梳理总结了西峰站、绥德站和天水站3个试验站提出的7种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高质量综合治理的模式,其中包括:“三道防线”综合治理、“四个生态经济带”综合治理、多元小生态系统交错配置的经济生态农业、全方位综合防治体系、“四道防线”治理保护、基于径流调控利用的多元综合治理和基于水生态修复的水沙调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塬面高质量综合治理、坡面高质量综合治理和沟道高质量综合治理3种技术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水利部开展整沟治理试点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及其经验计算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解放后的小流域径流资料和八十年代前期的不同治理措施的试验小区径流观测资料, 以及气象部门降水资料, 采用频率统计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揭示了降雨特征与水土流失量间的内涵关系。结果表明: 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可用降水指标建立回归方程, 试验小区的水土流失可用主成分方法建立经验计算模式。为进一步研究水土流失规律,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最佳模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历来是人们关注的地方,特别是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黄土高原的问题。水利部等部委和中国科学院曾组织过几次多学科的专家进行过系统的考察,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近50年的探索,黄土高原已经走出了一条防治水土...  相似文献   

5.
长武试验示范区建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通过路、水、田、果、林五项工程统一规划和实施,使王东沟小流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1988年以来,—延安地区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支持援助下,在杏子河流域,实行山、坡、沟、水、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一条农林牧全面、稳定发展的路子,是目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最佳治理模式。经过短短5年时间,使整个杏子河流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昔日的“山光、水混、地瘦、人穷”变为今天的“山青、水秀、地平、人勤”。使杏子河流域到处呈现出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沟壑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雨季,旱季缓坡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坡位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季,旱季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相同,但浅层(10-30cm)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降雨产流时;土壤水分的补偿和恢复主要取决于雨强适中,历时长且雨量大的降雨过程,与土壤前期水分剖面特征,作物覆盖度以及作物耗水特性密切相关,而坡度几乎没有影响,坡位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观测期末雨季,旱季土壤蓄水增量为坡上<坡中<坡下,坡的中下部土壤储水量也较坡上部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农村的基本细胞——农户的详细分析,讨论了农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按照不同类型农户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灾害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水土流失灾害是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阐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主要危害、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建立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可以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提供统一的标准,从而为控制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服务。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主导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初步建立了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6~36 a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区苹果园的高投入种植管理模式,能够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使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土壤Cu含量随树龄增加而增加,20 a以上的土壤-果树系统对土壤Cu的输入与输出趋于平衡,Cu含量变化不大,且耕层土壤Cu含量较高。Cr含量随树龄线性递增,36 a果园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Cr含量分别比6 a果园增加27.14%,17.09%和19.17%。Cd含量随树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长期大量施用磷肥是土壤Cd的主要来源,果园生态系统深层土壤Cd含量的峰值比耕层提前出现。Pb含量以15~26 a果园含量最高,树龄〈15 a和〉26 a时Pb含量较低。Hg含量则以15 a为转折点,在不同土层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As含量在树龄〈15 a时逐渐降低,15~20 a时逐渐增加,20 a以后果园土壤As含量趋于不变,且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农业资源与产业发展方向的优化配置有其自身的必然规律,人为科学的干预,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该通过对黄土高原长武王东沟试验区,及长武县的经济生产过程,农业资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分析,提出了高原沟壑区目前,甚至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产业发展方向。其内容内容包括提高粮食单产;开发沟坡资源;活跃多种经营与农村工副业。这一产业发展方向对无工不富的观念构挑战,其科学性在长武试验区、长武县“七五”、“八五”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对加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
西峰站的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工作已开展了60余年,初步摸清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基本规律,提出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对推动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全国的水土流失治理、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减少入黄泥沙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西峰站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观测将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观测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黄土高塬沟壑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黄河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沟壑区包括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晋陕黄河峡谷高原沟壑区和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6945万km2,人口约900万。该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年降水量为500~710mm,光温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适宜小麦、玉米、豆类等作物的生长,亦是苹...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治理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治理若干问题刍议李国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北京10O761)ViewonseveralPfoblemsAboutManagementofsoilLossAreaontheLoessPlateau¥LiGuoying(TheMin...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土地利用分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以合理利用重点水土流失区土地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耕地和发生经济为目的,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划分出3个区、7个亚区,并简述了各区概况和土地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据统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3万km2,年输入黄河泥沙量1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低下,土壤质地变粗,团粒结构遭到坡坏,加剧了土壤缺水,改变了土壤成立过程。根据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水土流失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集水深蓄耕作技术,被改梯及打坝淤地工程措施及人工林草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沟壑区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6~36 a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区苹果园的高投入种植管理模式,能够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使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土壤Cu含量随树龄增加而增加,20 a以上的土壤-果树系统对土壤Cu的输入与输出趋于平衡,Cu含量变化不大,且耕层土壤Cu含量较高.Cr含量随树龄线性递增,36 a果园0~20 cm,20~40 cm和40~60 cm 土层Cr含量分别比6 a果园增加27.14%,17.09%和19.17%.Cd含量随树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长期大量施用磷肥是土壤Cd的主要来源,果园生态系统深层土壤Cd含量的峰值比耕层提前出现.Pb含量以15~26 a果园含量最高,树龄<15 a和>26 a时Pb含量较低.Hg含量则以15 a为转折点,在不同土层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As含量在树龄<15 a时逐渐降低,15~20 a时逐渐增加,20 a以后果园土壤As含量趋于不变,且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 晋陕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和海河上游,是两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区内黄土分布广泛,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晋西北和陕北一带,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密度达3.47~8.05km km~2。属剧烈侵蚀区。在气候和植被方面,本区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向暖温带半暖温带干旱草原过渡的地带,年降水量东南部为600至650毫米,向西北逐渐减少为450毫米左右。降水的年际、年内变率都很大,多数集中在7、8、9三个月,并且往往以暴雨形式出现。天然次生森林共6400万亩,主要分布在山西的太行、太岳、吕梁山脉和陕西的子午岭、黄龙山、白于山、秦岭等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几乎没有森林覆盖,灌丛草地也很少。这样的气候、植被条件,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水土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