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耀炳 《植物保护》1963,1(2):52-52
应用401抗菌剂防止甘薯在储藏期和运输途中霉烂,我们在1961、1962年多次进行小型、中型、大型试验,都证明401抗菌剂防止烂薯有显著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摸清401抗菌剂对几种主要为害甘薯微生物的有效剂量(据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报导:401抗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最低制菌浓度为11微克/毫升),研究改进剂型和使用操作方法,以提高效果、降低药剂成本,进行了一系列的剂量和剂型的室内试验: 一、“401”对黑斑病菌分生孢子的药效测定: 1.密闭条件好的:在马铃薯蔗糖洋荣培养基上(以下简称培养基),接入甘薯黑斑病菌分生孢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菌剂“401”防治甘薯黑斑病和防止貯运期鲜薯腐烂的试验,各有关单位做了不少工作。本文报告抗菌剂“401”抑制甘薯黑斑病菌所需的浓度,和对孢子发芽、菌丝生长量、呼吸作用效应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试用抗菌剂“401”气熏法,处理贮藏甘薯防止腐烂,获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提高“401”的抑菌作用;同时由于“401”系用醋酸(65%)为溶剂,容易发生药害,不能提高剂量,为此,有关研究部门进一步制成“402”(即纯粹的“401”有效成分),并加工成粉剂。这种药剂不但药效提高,而且有效期延长,施用方便,适合农民群众的要求。兹将应用“402”粉剂保藏鲜甘薯、防止腐烂损失的理论和技术,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营山县从1958年发现甘薯黑斑病以来,由于秋冬气候温和,湿度较大,其为害严重性,集中表现在貯藏期的烂窖。如何做好甘薯貯藏期间的防治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经室内研究表明,噻菌灵、咪鲜胺、克菌丹、抑霉唑4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有效浓度为5×10-8的抑霉唑和6×10-8的咪鲜胺浸泡处理10min能完全杀灭梨黑斑病菌,是极具潜力的浸果处理杀菌药剂。  相似文献   

6.
选用对黑斑病菌具有不同抗感程度的甘薯品种(R:85-2458,S:85-180)块根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甘薯品种对黑斑病菌的抗性与抗氰呼吸、乙烯释放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感材料接种后的抗氰呼吸活性明显高于伤害组织(对照)。抗病品种在接种和伤害情况下,其抗氰呼吸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乙烯释放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抗氰呼吸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甘薯品种块根组织对黑斑病菌的抗性与抗氰呼吸活性及对总呼吸的贡献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7.
储坤 《植物保护》1964,2(3):115-116
舟山地区甘薯发生黑斑病主要是因土壤带菌。健康无病薯苗,插到带有黑斑病菌的土壤里就会发病,有时还很严重。所以我们重点抓住了处理土壤防治黑斑病效果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甘薯块根组织脂氧合酶及其在抗病生理中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甘薯黑斑病菌抗性差异显著的两个甘薯品种鄂薯1号(高抗)和徐薯18(高感)在接种黑斑病菌孢子悬浮液初期进行了其脂质过氧化代谢规律的研究。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脂氧合酶活性分析表明,在接种初期,抗病品种鄂薯1号比感病品种徐薯18发生了较强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揭示了脂质过氧化作用介入了甘薯对黑斑病菌的抗性机制。进一步从鄂薯1号块根组织中利用Sephadex G-200柱凝胶层析分离纯化了脂氧合酶,酶活性提高8.9倍,回收率达25%,通过Lineweaver-Burk作图测定其Km值为1.2mmol/l,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89.1 KDa。  相似文献   

9.
两年试验结果证明,0.1—0.2%“401”,冷浸薯种10分钟,对甘薯黑斑病均有一定防治作用。 供试甘薯品种为华北52—45,育苗前种薯发病率为29%和46%,从中选取无病斑薯块作试验。1963年每处理用种120—130斤,重复二次;1964年每处理用种140斤,重复二次,在同一苗床上。 育苗方式为室外回龙火炕,全育苗期平均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普遍推广甘薯经高温处理后贮藏的方法。高温处理种薯主要起促使伤口愈合增强抗性的作用。但对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说法不一:有的说38—40℃持续96小时;也有说35—38℃持续48~72小时。对病菌杀伤效果也说法不一致。为了弄清不同处理对甘薯黑斑病菌三种孢子的萌发、菌落生长以及薯块不同深度菌丝的影响,我们于1977年进行了试验。 材料和方法 一、高温处理后孢子萌发对比观察:从本地黑斑病薯上分离,得纯菌种一管,同时移植在16管P.D.A.培养基上作斜面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对琯溪蜜柚黑斑病菌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分离筛选植物根际土壤放线菌,共分离纯化得到12株能够拮抗蜜柚黑斑病菌Phyllosticta citriasiana的放线菌菌株,其中菌株XG40对蜜柚黑斑病菌的拮抗能力最强,抑菌带宽度为16.3 mm。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recA、rpoB、gyrB序列分析,将菌株XG40确定为小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tenulae。抗菌谱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G40的发酵液对番茄叶霉病菌、蜜柚炭疽病菌、蜜柚黑点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和2种植物病原细菌也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抗菌性能广谱高效。菌株XG40对黑斑病菌的抑菌机制表现为受抑制菌丝发生畸变、粗细不均匀、大量断裂,其发酵液能使黑斑病菌孢子内含物消解并产生液泡。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XG40发酵液对室内离体果实黑斑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3.52%和78.87%;对田间果实黑斑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78.91%和71.15%。因此,菌株XG40可作为防治蜜柚黑斑病的生防材料,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张悟民 《植物保护》1966,4(2):75-75
随着稻田养萍的发展,种萍的需要量也随着增加。浙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露天放养越冬,有冻死的危险。种萍贮存越冬,是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绿萍营养体含水量高,组织柔嫩,如果管理不善,在贮存期间易受病菌侵染,而造成失水和大量腐烂。经两年(1963—1964年)试用抗菌剂“401”防止绿萍腐烂有效,不但能抑制霉菌活动,减少腐  相似文献   

13.
李丕珩 《植物保护》1964,2(6):252-252
在研究甘薯黑斑病的同时,测定了黑斑病菌的寄主范围。初步桔果如下: 一、供试材料:豌豆、四季豆、绿豆、豇豆、长豇豆、花生、玉米、小麦。 二、研究方法:将各材料种子分别用培养皿和花盆(培养皿中铺脱脂棉代替吸水纸,花盆中的土壤为沙土)发芽,待培养皿中的幼芽长到一寸,花盆里的幼芽露土时,挑取甘薯黑斑病菌的子囊孢子,用伤口接种法接种于白色部分。观察是否寄生,如能寄生则取其上的子囊孢子接种于甘薯块根上,观察其致病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5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离体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了10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甘蓝黑斑病菌等5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的链格孢属病菌对同一药荆的敏感性相近;咪鲜胺、啶菌恶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腐霉利等5种杀菌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其EC50在0.01~1.28μg/mL之间;百菌清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其次是醚菌酯和嘧菌酯。  相似文献   

15.
黑斑病是影响白术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2015—2017年从浙江省磐安、天台、新昌和嵊州4地采集、分离得到137株白术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斑病菌群体 (n = 137) 对甲基硫菌灵的高水平抗性频率为77.4%,中等水平抗性频率为22.6%,未检测到敏感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20.4%,含21株低水平抗性菌株和7株中等水平抗性菌株。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对白术黑斑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15 mg/L。供试的137株白术黑斑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分布在0.05~0.87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29 ± 0.11) mg/L,可作为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16.
离体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了10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甘蓝黑斑病菌等5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的链格孢属病菌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相近;咪鲜胺、啶菌恶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腐霉利等5种杀菌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其EC50在0.01~1.28 μg/mL之间;百菌清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其次是醚菌酯和嘧菌酯。  相似文献   

17.
 甘薯块根组织受病原物的侵染或经有害化学试剂(如HgCI2)的处理,均能诱发产生一类呋喃类萜植保素。虽然人们对这类物质中主要成分——甘薯酮能阻碍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作过报导,但对感病后甘薯块根中的这类呋喃类萜合物的活性,没有进行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研磨法从中华真地鳖五龄若虫体内提取得到抗菌物质,分别采用比浊法和菌碟法测定了其对多种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抗菌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菜软腐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4种细菌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数期延迟1~4h,菌的浓度、繁殖速度减缓。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表明,该抗菌物质对玉米茎基腐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为50.0%、49.2%、45.2%;而对白菜黑斑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活性较差,抑制率仅为28.3%和24.5%。  相似文献   

19.
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3%二甲戊乐灵乳油2种除草剂,结合地膜覆盖栽培进行甘薯田杂草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和所用2种除草剂均可有效防除甘薯田杂草;30 d时,各措施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均在85%以上,以覆盖黑色地膜防效最高;45 d时,覆盖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喷施33%二甲戊乐灵乳油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杂草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在90%以上;采用地膜覆盖或除草剂除草均能提高甘薯鲜薯产量,与空白对照相比,覆盖黑色地膜处理增产极显著,达到27.70%,透明膜+除草剂的2个处理增产显著,分别为18.75%、21.33%;喷施除草剂但不覆地膜的2个处理增产不显著,分别为5.02%、6.79%。综合试验结果可知,甘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对甘薯田杂草防效与试验用除草剂效果相当,黑色地膜覆盖不但可有效防除甘薯田杂草,而且可提高鲜薯产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棉区常见的烂铃病菌有:炭疽病菌(Glomerella gossppii)、角斑病菌(Xanthomonas malvacearum)、花腐病菌(Choanephora cucurbitarum)、黑果病菌(Diplodia gossypina)、印度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indicum)、面包霉菌(Rhizopus nigricans)、红粉病菌(Cephalothecium roseum)、红腐病菌(Fusarium spp.)、疫菌(Phytophthora sp.)、轮纹斑病菌(Alternaria spp.)、褐斑病菌(Phyllosticta spp.)、青霉菌(Penicillium spp.)、黑子菌(Nigrospora sp.)、斑纹病菌(Pestalozzia sp.)、(?)腐病菌(Aspergillus spp.)、蠕子菌(Helminthos-porium cuverlaria)、黑斑病菌(Ceratostoma sp.)、汚叶病菌(Cladosporium sp.)等18种,某些年分以炭疽、角斑、红腐等为最主要。1950—51年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棉花生长期8、9二个月久雨多湿是引起炭疽病及其他烂铃发生的重要因子。田间接种试验证明:气温平均在25—30℃以及长期保湿,炭疽病菌能直接侵害棉铃。机械损伤、虫孔、角斑病等都是病菌侵害的有利条件。以生长10天的幼铃抗力最强。接近吐絮时的自然裂口,在高湿多雨时,也可成为各种菌类侵害的重要途径。适当密植,合理施用氮肥,进行整枝摘叶,使株行间通风透光,减低湿度,对减轻烂铃损失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