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陆两优99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少川  何文  谭春平 《杂交水稻》2006,21(5):44-45,49
介绍了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陆两优996亲本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早稻陆两优996制种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陆两优996(陆18S/996)制种母本终花期后第8~20天每天收获1次种子,观测种子外观特征、发芽特性及部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陆两优996制种种子适宜收获期在母本终花后第14~17天,该时期收获的种子籽粒饱满.成熟完全,物质积累充分,发芽率(势)高,种子电导率低、POD、CAT活性强,种子活力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申优26制种不同父母本行比对不育系结实率、有效穗数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制种双亲花期相遇良好及拖拉机辅助授粉条件下,该组合制种的父母本行比以2:7和2:8较为适宜;当父母本行比为3:12和2:8时,不育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制种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当父母本行比为3:12时,父本厢宽为1.1m,适宜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4.
对陆两优996制种授粉期后8-20d每天收获一次种子.观测种子外观特征、发芽特性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陆两优996制种种子适宜收获期为母本终花后第14~17天,该时期种子已经子粒饱满.成熟完全.物质积累充分,发芽率(势)高。种子电导率、POD、CAT酶活性强,种子活力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陆两优996(陆18S/996)亲本特性及其在江西永丰县3 a椒后制种实践,提出了该组合椒后制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亲本异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亲本异交特性研究表明,陆两优966父母本的花时早而集中,花时相遇较好,但两者群体抽穗历期差异较大,花期相遇不太理想;母本陆18S的柱头体积大、外露率较高,但生活力较低;包颈程度轻,颖间距和开颖角度较大,但张颖历期较短;父本996的花粉量较多。陆两优996亲本具有较高的异交结实潜力,在制种上应根据亲本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7.
栽培方式对陆两优996产量形成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施氮180kg/hm2与不施氮条件下,比较了宽窄行和等行距两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产量形成特性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等行距栽培相比,宽窄行栽培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原因在于: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促进穗分化,提高每穗总粒数;增大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促进物质积累;降低茎鞘物质输出率,改善源库关系。(2)与等行距栽培相比,宽窄行栽培的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与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氮收获指数与氮素利用效率显著下降,而氮生理效率与氮肥效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于2007年在湖南桃江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陆两优996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效应NKP,建立了氮、磷、钾用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确定了陆两优996最佳经济施肥量:N 189.12 kg/hm2,P2O596.38 kg/hm2,K2O 108.36 kg/hm2,对生育期、经济性状、效益的影响效应氮明显大于磷、钾。试验研究结果对陆两优996大面积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陆两优996亲本主要特征特性及其母本抛栽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两系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在湘北平湖区种植表现出耐寒、耐肥、高产等特点,生产上采用旱育保姆育壮秧、宽行窄株移栽、平衡施肥等技术措施,早稻最高产量达到9 337.5 kg/hm2.介绍了陆两优996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降雨量不足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比较分析了2004年与常年气象资料和四个试验品种的表现,结果表明:2004年6、7月份和8月上、中旬降雨量严重不足(较历年少近150 mm),造成土壤和大气干旱,大豆生长关键时期(即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供水不足,使大豆株高降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粒数减少,百粒重降低,产量降低的事实。说明了大豆6、7、8月份降水对大豆产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6,(3):30-31
对杂交粳稻花优14母本机插制种中亲本行比及母本株距与制种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栽插行比、母本栽插株距对制种产量有影响显著,在机械辅助授粉条件下,花优14母本机插制种以父母本行比2∶8、母本行株距25 cm×12 c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以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其稻瘟病抗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N量的增加,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5级瘟穗率逐渐升高,当施N量过大时(270 kg/hm2)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都最高;施N量在0~180 kg/hm2范围内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N量超过180 kg/hm2后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反而下降;综合考虑稻穗病发病情况、产量和经济效益,陆两优996以施N量90~135 kg/hm2为好。  相似文献   

14.
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试验,就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连续多年种植未提纯复壮的种子造成品种的抗逆性下降是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而,坚持经常更换大豆种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宋英博 《杂粮作物》2010,30(3):233-235
在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选用半矮秆大豆品种合农60,并以大垄栽培为对照,研究窄行密植技术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大豆的产量显著地高于大垄栽培的产量,并且除了百粒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其他各性状都以窄行密植的大豆表现最好;不同时期窄行密植和大垄栽培大豆的SPAD值、单株叶面积和叶干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