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禄丰县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kikuchiiMatsumura)的生物学特性观测表明 :思茅松毛虫在禄丰县 1年发生 1代 ,以 4龄幼虫越冬。幼虫在林分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m 与 x之间的直线回归关系式为 :m =0 80 4 0 +1 2 873 x ,最适抽样数量为 :N =180 4 / x +2 8 73。组建了思茅松毛虫 2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揭示了该虫在禄丰县种群消长趋势 ,其指数 (I)为 0 33,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当地滇油杉林的思茅松毛虫危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禄丰县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禄丰县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的生物学特性观测表明:思茅松毛虫在禄丰县1年发生1代,以4龄幼虫越冬。幼虫在林分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m^*与x^-之间的直线回归关系式为:m^*=0.8040+1.2873x^-,最适抽样数量为:N=180.4/x^-+28.73。组建了思茅松毛虫2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揭示了该虫在禄丰县种群消长趋势,其指数(I)为0.33,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当地滇油杉林的思茅松毛虫危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选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WP、苏云金杆菌WP、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灭幼脲3号SC和氯虫苯甲酰胺SC五种制剂对思茅松毛虫4~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在长沙年生2代,以幼虫在松树表皮树缝或枯枝落叶层越冬。第一代幼虫始于7月上旬至9月上旬,越冬代幼虫始于10月下旬至翌年的6月上旬。0.18%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表现出较好的前期防控效果和后期持续效果,综合防控效果可达90%左右,1 000倍剂与2 000倍剂无显著差异性;25%灭幼脲3号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防控能力,但防治10d后,防效仅为70%左右,且3个稀释浓度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松毛虫病毒防效不甚理想,主要原因与其病毒的来源存在较大关系。结果可为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监测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思茅松毛虫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432-435
景东县是思茅松毛虫的老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县共发生思茅松毛虫危害14.02万hm2.介绍了思茅松毛虫的形态、生活史、危害及经济损失,松毛虫的防治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毛虫蛹和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取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林中心长埠实验林场的晚松人工林中发生思茅松毛虫危害,蛹及越冬幼虫基本属于聚集分布,蛹期调查取样以棋盘式,越冬的幼虫以对角线为最好。  相似文献   

6.
应用带病毒的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思茅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室内饲养观察实验及2004~2005年在思茅松林间释放携带病毒的松毛虫赤眼蜂卵卡防治思茅松毛虫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室内平均羽化率为84.3 %,对思茅松毛虫卵的平均寄生率为87.6 %;思茅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1.7 %和84.8 %.利用卵寄生蜂-松毛虫赤眼蜂作为媒介昆虫传递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思茅松毛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诱虫灯(光谱范围408.87~433.49 nm,峰值光波422.55 nm)效果最好,13#(光谱范围439.87~543.92 nm,峰值光波494.93 nm、498.57 nm)诱集效果最差;思茅松毛虫雄虫先于雌虫羽化,在雌虫羽化位点等待雌虫羽化后与之交尾;后期,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雄性比偏向于雌性。总体上,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性较多,表明思茅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结果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思茅松毛虫,同时为利用诱虫灯的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进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来研究思茅松毛虫的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平均存活率达1.63%,种群趋势指数为1.6529。在各虫态中,危害期幼虫期死亡率最高,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素和被捕食,捕食性天敌影响很大,思茅松毛虫的防治关键时期也在幼虫危害期。根据这一结果和生物灾害精确管理原理,编制了思茅松毛虫防治历。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合出了滇油杉(KeteleeriaevelynianaMast.)针叶量(y)与冠幅 (x)的最优回归模型lgy =3.2 70 9+0 .2 172lgx +1.880 1lg2 x (R=0 .815 ) ,进行了滇油杉树冠级数表的研究和思茅松毛虫幼虫食叶量的测定 ,最后研制出了思茅松毛虫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可为制定思茅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林间条件下,定期系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相结合的手段,观察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习性、生活史、取食量等。在饲养条件下,无论是第一代幼虫还是越冬幼虫,其取食量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在林间,第一代幼虫进入5龄期后食量迅猛增加,是4龄的14.5倍,5~7龄的取食率占所有龄期总和的95.8%;越冬幼虫同样从5龄开始猛然增加,是4龄的7.8倍,5~8龄占98.5%。  相似文献   

11.
景东县是思茅松毛虫的老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县共发生思茅松毛虫危害14.02万hm2。介绍了思茅松毛虫的形态、生活史、危害及经济损失,松毛虫的防治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思茅松毛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思茅松毛虫生物生态学特性、抽样监测和测报技术、防治技术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综述了我国思茅松毛虫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kii)是为害其生长的重大害虫。对该虫在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表明:1年发生2代,以3至4龄幼虫越冬。根据该虫取食量、银杉的生长状况和年生长量,制定划分虫灾级别指数,提出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于1986年在首次发现,经3年调查研究,我市1年仅发生1代,幼虫有7龄,4龄越冬,多发生在海拔500m以上短叶松林中,并已基本摸清该虫在本市的分布及各虫态,虫龄的发生期与历期。  相似文献   

15.
思茅松毛虫幼虫食叶量测定及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合出了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针叶量(y)与冠幅(X)的最优回归模型lgy=3.2709 0.2172lgx 1.8801lg^2x(R=0.815^**),进行了滇油杉树冠级数表的研究和思茅松毛虫幼虫食叶量的测定,最后研制出了思茅松毛虫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可为制定思茅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平均落卵量、落卵所占百分比和不同松针上幼虫数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ère和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对寄主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白皮松P.bungeana的成虫产卵选择和幼虫取食选择趋性。结果表明:云南松毛虫在思茅松,华山松,油松,白皮松上的成虫平均落卵百分比分别为46.98%,26.10%,22.73%,4.19%;思茅松毛虫在思茅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上的成虫平均落卵百分比分别为48.22%,23.55%,15.80%,12.44%。在36 h观测时间内,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幼虫对4种松树的取食选择趋性不一致,且与成虫产卵选择趋性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白僵菌防治思茅松毛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白僵菌喷粉法对云南油杉的思茅松毛虫进行防治,通过分析笼内虫口及非笼内虫口死亡情况表明:白僵菌防治思茅松毛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和马尾松毛虫(Den.PunctatusWalker)同时危害雪松,以思茅松毛虫占多数,能在雪松上完成世代。开化县城内228株雪松全部受害,严重影响生长和树形美。采用喷烟防治和除茧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应用思茅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Dendrolimus kikuchi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Virus(Dk CPV)防治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kikuchii和文山松毛虫 D.punctatus wen-shanensis的实验证明用 Dk CPV粉剂防治 3~ 5龄幼虫效果达 97% ,且具有显著的扩散流行和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德昌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tehchagensis)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危害思茅松,云南松等树种,是松林的毁灭性食叶害虫。分布四川德昌,凉山和云南永仁,每年发生两代。在永仁县永定林场航播的三十多万亩思茅松或云南松纯林中,常年危害,严重时松针被吃光,似如火烧一样,造成幼林松树枯死。1978年从永定林场团山林区采集自然死亡的德昌松毛虫中,分离到一种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