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组织培养法保存野生苎麻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瑛 《中国麻业》2002,24(6):1-3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激素配比、外植体等主要因素对野生苎麻组织培养的影响,野生苎麻茎尖经过诱导不定芽、长苗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三个步骤,在相应的培养基上获得完整的试管植株,对野生苎麻资源利用组培法保存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苎麻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是保存苎麻种质资源、进行快速繁殖的有效方法,并且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苎麻品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研究学者开展了苎麻组织培养研究,本论文从不同基因型、不同的外植体、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的激素对苎麻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及培养条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在苎麻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苎麻良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和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它既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又是异花授粉作物,并且当前全国苎麻优良品种多属杂交种。生产上长期利用无性繁殖法,能保持品种纯度和良种特性,但繁殖系数太低,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全国纷纷建立苎麻纺织原料基地、实行品种区域化、迅速扩大种植优良品种的需要。如果能用组织培养法繁殖苎麻,既有繁殖系数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茶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来植物育种成果将取决于种质资源的持续不断扩大的供应。种质是培育优良品种的物质基础,也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携带种质的主要材料是种子或各种无性繁殖器官(如接穗、插穗、根等),种质可蕴藏在其他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上,从植株(苗木)到器官、组织(如愈伤组织、分生组织等)、花粉、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苎麻组织培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结果表明:在以苎麻品种浏阳大叶绿的子叶为材料,在含CPA1.0mg/l、KT0.5mg/l的MSB脱分化培养基培养和继代,可以得到高质量、高分化潜力的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可制得良好的悬浮系。其游离得到的原生质体,以海藻酸钠包埋漂浮方式培养在KM_8P培养基中得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BA2.0mg/l的MSB培养基上分化可再生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
野生亚麻是优异的种质资源,由于其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性,用常规方法繁殖难度较大,本试验利用组织培养方法,通过对实生苗幼嫩的茎杆及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苗的途径,对野生亚麻的试管苗扩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定数量的野生亚麻再生无根苗.研究结果表明,野生亚麻愈伤分化成苗对培养基的选择性不强,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用组织培养法繁殖野生亚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野生亚麻是优异的种质资源,由于其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性,用常规方法繁殖难度较大,本试验利用组织培养方法,通过对实生苗幼嫩的茎杆及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苗的途径,对野生亚麻的试管苗扩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定数量的野生亚麻再生无根苗。研究结果表明,野生亚麻愈伤分化成苗对培养基的选择性不强,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苎麻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保存在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中国野生苎麻种质资源圃”中的野生种资源16人种3个变种共80份材料,进行生长条件的生育特性,经济性状,抗逆性等特征特性的观察鉴定。拓展其应用研究领域,为苎麻属野生种进一步在无融合生殖、品质改良,提高抗逆性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和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它既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又是异花授粉作物,并且当前全国苎麻优良品种多属杂交种。生产上长期利用无性繁殖法,能保持品种纯度和良种特性,但繁殖系数太低,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全国纷纷建立苎麻纺织原料基地、实行品种区域化、迅速扩大种植优良品种的需要。如果能用组织培养法繁殖苎麻,既有繁殖系数高,又有保持良种特性的优点。因此,我们开展了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苎麻良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2010年已从滇东南、滇南、滇西南热区收集和种植保存了野生香蕉种质131份,并进行了农艺性状和育种方面的初步研究,为野生香蕉的创新利用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苎麻属野生近缘种形态变异类型的系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变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构建系统聚类树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苎麻属野生近缘种5组26种(变种)的基本形态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1)苎麻、大叶苎麻、序叶苎麻、细野麻这4个野生种形态的丰富变化主要集中在叶色、叶脉色、托叶色、叶缘锯齿这几种表型。2)苎麻属各野生种表型之间叶形与叶基特性的关系非常紧密,其余的形态表型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3)苎麻组组内演化关系为微绿苎麻→青叶苎麻→苎麻、贴毛苎麻。苎麻和贴毛苎麻都起源于青叶苎麻。4)苎麻属野生种种间的系统聚类树显示,处在最低位置的苎麻属组群是帚序苎麻组和腋球苎麻组,序叶苎麻组位于中间位置,苎麻组和大叶苎麻组则是位于最高位置的苎麻属组群,苎麻组和大叶苎麻组的亲缘关系更加紧密。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苎麻属野生近缘种分类及系统演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野生亚麻(Linum stelleroides Planch)是二年生植物,要通过有性繁殖留取种子的方式进行保存颇有难度。本项研究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野生亚麻的茎段进行无性扩繁获得成功,一年内从2株无菌苗入手培养最终获得再生植株600多株,繁殖倍数达300倍,而且移栽成活的再生植株已开花结实。同时进行了低温保存不定芽的研究,结果显示,4℃条件下保存3个月对野生亚麻茎段分化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步确定MS(附加6-BA0.5mg/l,NAA0.05mg/l)培养基为茎段分化的适宜培养基,1/2MS(附加一定量的激素)培养基为不定芽保存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野生亚麻(Linum stelleroides Planch)是二年生植物,要通过有性繁殖留取种子的方式进行保存颇有难度.本项研究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野生亚麻的茎段进行无性扩繁获得成功,一年内从2株无菌苗入手培养最终获得再生植株600多株,繁殖倍数达300倍,而且移栽成活的再生植株已开花结实.同时进行了低温保存不定芽的研究,结果显示,4℃条件下保存3个月对野生亚麻茎段分化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步确定MS(附加6-BA 0.5mg/l,NAA 0.05mg/l)培养基为茎段分化的适宜培养基,1/2MS(附加一定量的激素)培养基为不定芽保存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苎麻野生近缘种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CTAB法提取悬铃叶苎麻基因组 DNA.针对悬铃叶苎麻中多糖、多酚、果胶和黄酮类次生代谢物含量高的特点,在裂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PVP 和β-巯基乙醇,采用一步抽提一步纯化的方法,并对传统乙醇沉淀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利于对基因组 DNA 进行浓缩和纯化.在获得高质量 DNA 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提取时间和程序.经实验验证,该方法提取的 DNA 能满足酶切、连接等高精度分子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PVP(0.2、0.5、1.0、2.0 g/L)、Vc(0.5、1、2、3 g/L)、活性炭(1、2、5、10 g/L)对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进行防褐化研究。结果表明,防褐化最好但继代时出芽一般的培养基是Vc(1 g/L),防褐化较理想且继代时出芽也好的培养基为PVP(0.5 g/L)。  相似文献   

16.
苎麻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苎麻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培养等几个方面以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国内外苎麻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培养等几个方面以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鄂西山区收集的12份苎麻属野生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电导法研究了野生材料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表明:在高温处理时所测定的苎麻属野生种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变化范围较大,其中HR-03-03(栽培种野生类型)的耐高温能力最强;低温处理时,不同材料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HR-01-02、HR-01-04(序叶苎麻)等两份材料耐低温能力较强;不同材料对苎麻炭疽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序叶苎麻和艾麻发病时间晚,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其中HR-01-03和HR-01-04的病情指数最低,而两个栽培种野生类型为苎麻炭疽病的高感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鄂西山区收集的12份苎麻属野生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电导法研究了野生材料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表明:在高温处理时所测定的苎麻属野生种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变化范围较大,其中HR-03-03(栽培种野生类型)的耐高温能力最强;低温处理时,不同材料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HR-01-02、HR-01-04(序叶苎麻)等两份材料耐低温能力较强;不同材料对苎麻炭疽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序叶苎麻和艾麻发病时间晚,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其中HR-01-03和HR-01-04的病情指数最低,而两个栽培种野生类型为苎麻炭疽病的高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